增强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干部的学习能力与理论素养——着力提升干部的“三大思维能力”提高干部的学习能力和理论素养,是建设学习型政党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所在。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把理论素养、学习能力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要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带头探索回答重大理论问题。
”理论教育是培养学习能力与理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任务。
一、准确把握学习能力与理论素养的内涵1、学习能力与理论素养的内涵学习能力是一种吸收、感悟、转化新理论、新知识、新信息的能力,是连接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必然王国与自由王国的桥梁纽带,是党员干部必备的一个基本能力。
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是人的先天禀赋与后天素质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基本品质。
理论素养是衡量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
干部的理论素养具体表现为干部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视野、能力水平。
其中战略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是干部必备的三大思维能力。
2、学习能力是提高“三大思维能力”的基础提高学习能力是提高理论素养的基础,学习能力与理论素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学习能力高低与理论素养的高低成正比。
提高学习能力的目标体系与提高理论素养是一致的。
提升学习能力的目标体系是由决策目标、基本目标和衡量指标所组成。
其中基本目标有两个子系统,即“素养系统”和“能力系统”。
为此,提升学习能力是提升其它素养与能力的前提,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最重要能力之一。
提升战略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必须以提升学习能力为基础。
提升学习能力是培养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现实要求,是提高理论素养的根本途径。
3、理论学习是提高“三大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重视理论学习是我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思想武器,胡锦涛同志指出:“思想理论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
理论既是科学化、系统化、观念化的复杂知识体系,也是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提升理论素养关键是加强理论学习,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准确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因为推进改革开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迫切需要成千上万具有深厚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人文素养、知识渊博、追求崇高的干部。
理论学习是克服“本领恐慌”、“知识恐慌”的唯一途径,是不断增强干部运用科学理论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视野及能力水平。
是提高“三大思维能力”的关键所在。
4、理论教育是提高“三大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理论教育给人们传输的是一种思想真理,思想的真理性在于它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作出的理性思考。
“三大思维能力”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理性思维。
理论教育是提高干部“领导力”“执行力”的关键,是有效地培养干部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为此,要拓展理论教育内容,突出理论教育特色,创新理论教育方式方法,把握理论教育本质,切实增强理论教育的实效性。
二、拓展理论教育内容提升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1、突出理论教育特色努力提高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战略思维就是全局性思维,是对全局性、规律性、长远性的重大问题制定决策的科学知识体系和科学思维方法,是从全局高度对重大现实问题进行宏观性、前瞻性思考的过程。
战略思维本质上是一种理论思维能力,需要深厚的理论功底。
理论教育的突出特点就是注重理论思维。
为此,在理论教育中,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头脑,引导干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作为教育的中心内容,努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
让其接受系统的理论学习,把学员平常积累的零散的、点滴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切实提高学员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善于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夯实理论基础,开阔战略思维。
2、拓展理论教育的知识含量着力培养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理论教育的内容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拓展教育的知识含量。
因为战略思维主体必须具备丰富的知识储备。
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只有通过知识的丰厚积累才能形成和发展起来。
知识贫乏是思维障碍的第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获取更丰富的知识,必须提高学习能力。
提高理论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就是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通过读书,积淀历史知识,达到古今之变的境界。
对干部读书情况曾作过问卷调查,34.1%的人每周的读书时间为0—-3个小时,25.3%的人为3-6小时。
就是说有六成多的干部每周的阅读时间是在六小时以下,有的甚至更少。
在“您在读书的中最大的困扰是什么”的调查中,“工作忙,抽不出时间读书”成为干部的最大烦恼,占56%。
第二位的是“应酬太多,读书时间被挤占”,比例为23.2%。
在忙学习是不能中断的,战略思维的培养也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3、在实践中学会战略管理的基本方法切实提高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战略思维是直接指导实践的高端理性,必须具有对客观实际情况的深刻把握。
战略思维能力是干部的一种基本素质,它不可能是在脱离实践的课堂上直接培养出来的,而必须从实践中锻炼出来。
因此,提高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最终还是要靠实践。
只有从实践经验中汲取营养,不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规律,从而获得高超的战略思维能力。
干部必须在实践中学会战略管理的基本方法:一是明确组织权限和职能,找准组织定位,确定战略目标。
二是分析组织外部环境,抓机遇,迎挑战。
任何一个组织都存在一个机遇与威胁并存的环境中,因此必须要超越组织目前的生存环境进行战略思维,正确面对挑战,充分利用机遇。
三是要测定和评价组织自身状况,把握自身的优势和劣势。
四是制定战略规划。
战略规划是对组织发展所作的战略选择。
他为组织提供行动纲领,可以使组织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实现战略目标。
五是推动战略规划的执行。
干部有推动战略规划执行和协调各方利益的职责,但这决不意味着大包大揽、事必躬亲,而是通过综合协调,把各方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合力干好工作。
三、创新理论教育方式方法提升干部的创新思维能力1、综合运用多种理论教育方法加强创新思维的能力训练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核心,是人类在用理性思维分析认识客观事物时进行的一种开拓性的活动。
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实践中有意识地锻炼、培养出来的。
为了有效地提高干部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进行教育培训。
在理论教学中必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研究式、启发式、案例式、情景式、体验式等方法,加大自学、研讨、答疑、考察的分量,来启发培养干部创新思维的能力。
具体方法:一是在研究式教学中采用联想思维法,让学员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由于思路受到其他事物某种已知特征的启发,通过相似性进行推导和举一反三,经过思维的联想迁移,已达到“以此解彼”的目的。
二是在体验式教学中采用思维舒展法,让干部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把注意力从紧张的思维情境中转移出来,从而创造一个更为轻松的思维环境。
三是在案例式教学中采用逆向思维法,让学员跳出思维常规和时空排列顺序。
反向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2、创新学习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开拓创新能力开拓创新能力来源于学习和思考,理论根基越深,创新能力越强。
学习的方式有很多,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群众学。
但是学习的目的是应用。
为此必须创新学习方式,实现学习的转型。
一是把以书本为中心的学习转向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因为学习必须是为解决问题而进行的。
二是以提高素质为目标的学习转向以提高能力为目标的学习,因为要解决问题仅仅有高素质是不够的,还要转化为高能力。
三是人生一个阶段的学习转向终生学习,因为仅仅一个阶段的学习已经不够了。
四是灌输式学习转向研讨式学习,因为灌输式学习无法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五是单科学习转向兼容式的学习,因为单一学科的知识已经无法应对时代的变化。
六是个人孤立式学习转向组织化学习,因为整个组织面临的问题需要大家的群体智慧来解决。
3、在实践中深入研究重大问题培养干部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创新思维深入研究重大问题。
创新思维就是不受现成的、常规的思路约束,以新颖的、独特的、超常规的方法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实践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干部只有以创新思维研究问题,才能适应新的形势、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才能使研究成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
一是要汲取新知识。
干部一定要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总要求,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坚持研究什么就学什么、缺乏什么就补充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研究工作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研究工作的行家里手。
二是要激发新思想。
干部在研究重大问题中一定要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突破传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超越前人,敢于触及矛盾,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不断研究新问题,发现新情况,揭示新矛盾,提出新建议。
三是要掌握新方法。
干部要总结研究经验,掌握研究规律,创新研究方法,积极探索传统研究方法和现代研究手段的有机结合,不断拓展研究渠道,构建研究平台,提高研究效率。
四是要保持新视角。
干部研究重大问题时,视角要新颖,眼光要敏锐。
善于用时代的、发展的眼光分析观察问题,善于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思考研究问题。
五是要多出新成果。
干部要着眼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探索一些鲜活而不陈旧、管用而不迂腐的认识和经验,多出一些创新的、有质量、高水平研究成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四、把握理论教育的本质提升干部的辩证思维能力1、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辩证思维是人们通过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事物辩证发展过程的正确反映。
辩证思维能力是运用唯物辩证法思考与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干部的必备的基本素质。
学习唯物辩证法,提高辩证思维能力,需要正确理解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原则,从总体上把握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深刻理解“对立面的统一”这一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学会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观察问题,掌握矛盾分析的方法,加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全面性,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绝对化,牢固树立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在实践中掌握辩证思维的重要原则实践出真知,实践出才干。
除了学习之外,干部应注重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在实践中提升辩证思维能力,自觉运用辩证思维指导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领会和掌握辩证思维的重要原则,其中六个问题是关键:一是掌握矛盾普遍性原理,运用辩证思维正确分析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看清主流,把握总的发展趋势,振奋精神,坚定信心。
二是掌握矛盾特殊性规律,遇事不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是掌握矛盾“重点论”原理,遇事要抓“牛鼻子”,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
四是掌握矛盾两点论原理,遇事不能以偏概全,而要全面地、历史地看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