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年中考模拟2020年中考物理: 物态变化(教师版)

两年中考模拟2020年中考物理: 物态变化(教师版)

专题03 物态变化本专题中考考点及要求(“▲”表示该标准要求属于评价水平这一层次)评价目标和评价水平标准要求知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了解认识理解独立操作经历认同内化(1)描述固、液和气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及其应用。

▲(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4)用水的三态变化说明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了解我国和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有关心环境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规律总结1: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1.温度计的使用方法⑴看清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⑵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浸在液体中,不要靠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⑶温度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⑷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2.温度计使用中的注意事项(1)根据被测量物选择适宜的温度计(2)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液体应该足够多以浸没玻璃泡)(3)记录时应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必须与液体柱的上表面相平(俯视读大,仰视读小)(4)使用温度计时,手应拿在它的上部,实验中不允许用它作搅拌棒使用。

规律总结2:解决物态变化问题思维方法1.熔化: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

(如冰变成水,铁块变成铁水等等)2.凝固:物体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如水变成冰等)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

(如烧开水、地面水变干了、酒精蒸发)4.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如“白气”的形成、液化石油气)5.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如钨丝灯泡中钨丝变细等)6.凝华: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如霜的形成等)对涉及物态变化的6个概念理解的情况下,解决物态变化问题思维方法和技巧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构思:第一步,写出物态变化图(一般的问题只涉及两种物态,只画出部分);第二步,画出前面是什么状态,后面是什么状态;第三步,根据物态变化图说明是什么现象以及吸热、放热情况。

规律总结3:解决固体熔化实验与水的沸腾实验的办法1.要理解固体熔化特点(1)区分熔化图像和凝固图像的方法:温度上升的是熔化,温度下降的是凝固;(2)区分晶体图像和非晶体图像的方法:有固定熔点和凝固点(有横线)的是晶体图像,没有固定熔点和凝固点(没有横线)的是非晶体图像。

注意: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3)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4)凝固的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探究晶体熔化实验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1)安装装置时,应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

(2)石棉网的作用:时烧杯受热均匀。

(3)加热过程中不断搅拌的目的:使物体受热均匀(4)实验选取小颗粒目的是: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固体充分接触;容易受热均匀。

(5)采用水浴法的优点:使物体受热均匀;是物体受热缓慢,便于观察温度变化规律。

(6)试管放置要求:试管中所装物体完全浸没水中;试管不接触烧杯底或烧杯壁。

(7)烧杯口处出现白气的成因:水蒸气预冷形成的小水珠。

(8)熔化前后曲线的倾斜程度不一样的原因: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的比热容不同。

(9)收集多组数据的目的是:得出普遍规律。

3.要掌握水沸腾的特点(1)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2)水沸腾的特点:温度不变,需要吸热。

4.探究“水的沸腾"实验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1)安装装置时,应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

(2)甲乙两个小组同时做此实验,结果甲组队员发现所用时间比乙组长,请你提出改进意见。

(3)减少水的质量b提升水的初温c加盖子(4)水沸腾前,烧杯内上升的气泡是由大变小的;水沸腾时,烧杯内上升的气泡由小变大,因为上升过程中,水对气泡压强变小。

(5)在水沸腾过程中,水持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内能增加(此处和晶体熔化过程相同)(6)按图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至沸腾。

实验记录的数据如表格所示。

例如:A.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点是_100℃B.若第6分钟末移去酒精灯,立即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将会看到温度计的示数不变。

(C.烧杯的纸盖上留有两个小孔,穿过温度计的那个孔作用:固定温度计。

另外一个孔的作用是使水面上方大气压强与外界相同,使水的沸点测量值更准确;若不留小孔对实验结果产生的影响是如果没有小孔,会使里面气压增大,测出的水的沸点偏高。

(7)如果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碰到容器底,会导致测量值偏大。

(8)石棉网的作用:时烧杯受热均匀。

(9)撤去酒精灯,水依然沸腾原因是:石棉网温度较高,水会继续吸热。

(10)沸点不是100℃的原因:1、当地大气压低于一标准大气压。

2、杯口的盖封闭较严,导致气压大于一标准大气压。

【例题1】(2018四川绵阳)如图所示温度计的使用情况中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A中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碰到容器底了;B中温度计倾斜了;C中温度计玻璃泡没有全部浸在所测液体里;D中温度计符合温度计的使用要求。

【例题2】(2019山东泰安)如图所示,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________,示数为℃。

【答案】1℃,﹣6。

【解析】两个大刻度之间平均分成10等份,每一等份为1℃,也就是两个最小相邻刻度之间距离代表的温度为分度值。

看图知,数值自下而上是变小的为零下多少摄氏度,比0℃低6格,即低6摄氏度,为﹣6℃。

【例题3】(2018•长沙)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

水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界的25%,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了解地球的水循环知识,提高节水意识,培养良好的用水习惯,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两年中考一年模拟A.海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华成小冰珠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液化成雨水【答案】A【解析】A.海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正确,海水蒸发成水蒸气;B.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错误,液化成水滴;C.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华成小冰珠,错误,凝固成小冰珠;D.小冰珠在降落过程,液化成雨水,错误,冰珠熔化成水。

【例题4】(2019湖北宜昌)如图所示的热现象中,通过液化形成的是()A.蜡烛燃烧流出的烛“泪” B.冬天清晨树叶上的“霜” C.冬天河水结“冰”D.厨房蒸笼旁的“白汽”【答案】D【解析】“烛泪”是由固态的蜡烛熔化而来的,故A错误;“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故B正确;冬天河水结“冰”,是水遇冷凝固成冰,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白气是由蒸笼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故D正确。

【例题5】(2018 荆门)在探究固体的熔化实验中,把分别装有固体a与b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

将温度计正确的插入两种固体中,实验转置如图甲所示,固体a的熔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固体b的熔化图象如图丙所示,(1)固体a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内能(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此时a处于状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2)固体b熔化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3)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图丁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

【答案】(1)不变;增加;固液共存;(2)升高;(3)28。

【解析】(1)由图乙知,物质a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变,但内能增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2)由图丙知,固体b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故b为非晶体;(3)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液柱在零刻度线的上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28℃。

【例题6】(2019济宁)如图甲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1)如图乙温度计的示数为℃。

(2)如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海波熔化过程对应图线中的段(选填“AB”或“BC”)其熔点为℃.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放出的热虽(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用质量为m1的海波做实验,绘制的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丁中的a。

若用质量为m2(m2>m1)的海波做实验,得到的图线可能是图丁中的(选填“b”“c”或“d”)。

【答案】(1)46;(2)BC;48;大于;(3)c。

【解析】由图可知,(1)由图乙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计示数为46℃;(2)如丙图,海波在BC段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所以BC段海波处于熔化过程。

其熔点为48℃.熔化过程中海波吸收的热量用来熔化,故大于放出的热量;(3)由题可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海波的质量增加,海波的熔点是不变的,但是b、d表示熔点都变了,所以bd 错误,c正确。

【例题7】(2018云南)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像.(1)小明对甲图的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2)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______(选填大或者小),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3)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4)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高于杯内水的温度,原因是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且需要____热量.(5)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以采取在烧杯上面加盖等措施,烧杯上面加纸板盖的目的就是.【答案】(1)C (2)大(3)小华所用水的质量大(4)吸收.(5)减少散热。

【解析】(1)根据温度计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可知C正确。

(2)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3)掌握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水的多少、水的初温、是否加盖、是否用酒精灯的火焰加热等。

(4)水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吸热温度不变.酒精灯加热时,铁圈和石棉网的温度升高,高于水的温度,移开酒精灯时,水还会从铁圈和石棉网吸收热量。

(5)烧杯上面加纸板盖的目的就是减少热损失.【例题8】(2019四川成都)在探究水的沸腾特点时,所用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组装实验装置时,支撑烧杯的铁圈和悬挂温度计的铁杆,应先固定______(选填“铁圈”或“铁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