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民歌—思乡曲
今天,天堂草原音乐网的小编鸭梨,带您接着来了解蒙古族民歌的第三大种类——思乡曲。
蒙古人民的生活是蒙古民歌的唯一源泉,也是我们考察不同民歌体裁产生和发展的客观依据。
蒙古民族有别于其它民族的生活风貌,自然环境以及历史发展状况,不仅决定着蒙古民歌的内容,而且也决定着那些独特的民歌形式。
难道,草原牧歌这一民歌体裁,不正是从蒙古人民长期的游牧生活中产生的么?内容决定形式,民歌体裁形式的多样性,总是同生活本身的多样性联系在一起的。
思乡曲是远离家乡的人们为思念故乡而唱的民歌题材。
在蒙古地区,思乡曲这一民歌形式极为发达;它在蒙古人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思乡曲按其所反映的社会题材,可划分为如下两类:
一、武士思乡曲
武士思乡曲是指从军出征,在外作战的蒙古武士们所唱的怀土思乡之歌。
如锡林郭勒盟民歌《旷野中的蓬松树》,伊克昭盟民歌《豹花白的骆驼羔》等。
二、妇女思乡曲
妇女思乡曲是指远嫁他乡的青年女子们所唱的思念故乡亲人之歌。
如《诺文吉雅》、《乌拉盖河》等。
一般的说,思乡曲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是具有一定进步意义的。
这些歌曲在不同程度上揭露和控诉了封建统治者穷兵黩武,发动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出贫苦牧民厌恶非正义战争,向往和平生活的正义要求。
至于青年女子们的思乡曲,则表达了她们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对封建买办婚姻制度的有力控诉和批判。
思乡曲的艺术性是很高的。
其热点是曲调优美流畅,节奏舒展,表达情感细腻委婉,具有真挚感人的艺术特色。
思乡曲结构严谨,
调式运用丰富而大胆;常以摸进的手法发展音调,因而富有内在动力性。
蒙古族民歌是蒙古民族艺术的精华。
民歌是歌唱的艺术,而每一种民歌形式在用音乐手段(不仅是歌词)反映生活、表达情感时,则往往表现出自身的特殊性来。
如果您还想更深入的了解蒙古族民歌,您可以点击进入天堂草原音乐网进行相关搜索。
同时,小编鸭梨推荐您可以试听一下我们网站的蒙古音乐。
这样您会对蒙古民歌体会的更加透彻!
编辑人:天堂草原音乐网的小编鸭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