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项目进度安排及跟踪-文档资料

项目进度安排及跟踪-文档资料

两个推荐任务集合之间的TSS取值的重叠是 有意设定的,这用于说明在进行任务集合的 选择时,定义出精确的边界是不可能的。在 进行最后的分析时,应该将任务集合选择因 子的取值、以往的经验以及常识都作为项目 任务集合的选择因素。
表7-2显示了在一个假想的项目中如何计算TSS的情 况。
“乘积”= 等级分数×加权因子×条目点乘数 TSS的取值(“乘积”一栏中所有条目的平均值)是
放入标记着“任务集合选择因子(TSS)”的空格 中。
7.3.4 解释TSS值并选择任务集合
一旦计算好任务集合选择因子,就可以使用下述 的指南帮助你选择一个适用于项目的任务集合:
任务集合选择因子取值
TSS<1.2 意的
1.0<TSS<3.0 化的
TSS>2.4 格的
严格度 随
结构

7.3.4 解释TSS值并选择任务集合
7.3.1 严格度
▪随意的:使用了所有过程框架活动,但只需要一个
最小的任务集合.
▪结构化的:过程框架将在项目中使用。 ▪严格的:整个过程将按照一种能够确保高质量的严
格规程要求应用于项目之中。
▪快速反应的:该项目将使用过程框架,但由于某
种紧急情况的出现,只应用了为保 持软件系统质量所必须完成的任务。
软件工程
第7章 项目进度安排及跟踪
第7章 项目进度安排及跟踪
7.1 基本概念 7.2 人员与工作量之间的关系 7.3 为软件项目定义任务集合 7.4 选择软件工程任务 7.5 主要任务的求精 7.6 定义任务网络 7.7 进度安排
7.1 基本概念
软件延期交付的原因:
▪ 一个不现实的截止期限,由软件工程组以外的人所设
7.2.3 工作量分布
一种在定义和开发阶段之间的工作量分配规 则:“40-20-40规则”: 40%工作量分配给前端的分析和设计任务 20%工作量编码工作 40%工作量用于后端测试
7.3 为软件项目定义任务集合
项目一般属于下述类型:
▪ 概念开发项目 ▪ 新应用开发项目 ▪ 应用增强项目 ▪ 应用维护项目 ▪ 再工程项目
E是以人月为单位的开发工作量 P是一个生产率参数 B是特殊技术因子,生产软件规模的函数 t是以月为单位的项目持续时间
将上述方程式重排,可以得到关于开发工作量E的计 算公式:
E= L3/(P3t4)
(7.1)
E是在软件开发和维护的整个生命周期内所需的工作 量(以人年计算)
t是以年计算的开发时间
通过引入平均劳动力价格因素($/人年),开发工作 量的计算公式还能够与开发成本相关联。
程序评估和评审技术(PERT)和关键路径方法(CPM)是 可用于软件开发的项目进度安排方法。它们都是由 较早的项目计划活动中已经产生的信息来驱动的, 这些信息包括:
▪ 工作量的估算。 ▪ 产品功能的分解。 ▪ 适当的过程模型的选择。 ▪ 项目类型和任务集合的选择
7.7.1 时间表
“时间表(Timeline Chart)”,也叫做“甘 特图(Gantt Chart)”。可以为整个项目建 立一个时间表,也可以为各个项目功能或各 个项目参与者分别开发各自的时间表。
7.3.2 定义适应性准则
适应准则用于确定一个项目中使用软件过程的严格度。 共有11条适应准则:
▪ 项目的规模。 ▪ 潜在的用户数量。 ▪ 任务的关键性。 ▪ 应用程序的寿命。 ▪ 需求的稳定性。
7.3.2 定义适应性准则
▪ 客户与开发者之间通信的容易程度。 ▪ 应用技术的成熟度。 ▪ 性能约束。 ▪ 嵌入式/非嵌入式特性。 ▪ 项目人员配置。 ▪ 再工程因素。
7.7.2 跟踪进度
项目进度表中应定义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必须被跟踪 和控制的任务及里程碑。项目跟踪可以通过以下方 式得以实现:
▪ 定期举行项目状态会议,由项目组中的各个成员
分别报告进度和问题。
▪ 评估所有在软件工程过程中所进行的复审的结果。 ▪ 确定正式的项目里程碑(表7-3中的菱形)是否在
▪ 划分 ▪ 相互依赖性 ▪ 时间分配 ▪ 工作量确认 ▪ 定义责任 ▪ 定义结果 ▪ 定义里程碑
7.2 人员与工作量之间的关系
参加软件项目的工作人员数量与整 体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不是线性的
7.2.2 一个经验关系
交付的代码(源代码语句)行数L与工作量和开发时 间之间的关系: ?L=P ×(E/B)1/3t4/3
7.1 基本概念
软件延期交付的原因:
▪ 由于项目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不畅而导致的延期。 ▪ 项目管理者未能发现进度拖后,也未能采取行
动解决这一问题。
7.1.2 基本原则
软件项目安排是一种活动,它通过将工作量分配给特定 的软件工程任务,而将所目进度安排的原则:
2.8
7.4 选择软件工程任务
概念开发项目是在必须探索某些新技术是否可行时 发起的。其完成需要应用以下所述主要任务:
▪ 确定概念范围 ▪ 初步的概念计划 ▪ 技术风险评估 ▪ 概念证明 ▪ 概念实现 ▪ 客户对概念的反应
7.5 主要任务的求精
▪ 必须将宏观进度表精化来创建一个详细的 项目进度表
每一条适应准则被赋予一定的等级分,取值在1到5之间。
7.3.3 计算任务集合选择因子的值
为项目选择适当的任务集合的步骤: 1.复审每个适应性准则,赋予适当的等级分并输入
到表7-1中; 2.复审赋予每个适应性准则的加权因子; 3.等级分数×加权因子×条目点乘数,结果分别放入
表7-1的“乘积”栏中; 4.计算“乘积”栏中所有条目的平均值,并将结果
立并强加给软件工程组内的管理者和项目开发者。
▪ 客户需求发生变化,而需求的变化没有能够反映在项
目进度的变化上。
▪ 对工作量和/或完成该工作所需的资源数量估计不足。
7.1 基本概念
软件延期交付的原因:
▪ 在项目开始时,没有将可以预测的和/或不可
预测的风险考虑在内。
▪ 事先无法预计的技术困难。 ▪ 事先无法预计的人力困难。
▪ 精化工作始于将每个主要任务分解为一组 子任务(以及相关的工作产品和里程碑)
7.6 定义任务网络
“任务网络”是一个项目的任务流程的图形 表示。该网络有时被用作在自动项目进度安 排工具中输入任务序列和依赖关系的机制。 任务网络的最简单形式(当创建宏观进度表 时使用)刻画了软件工程主要任务。
7.7 进度安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