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埔区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方案

黄埔区中小学校长提高培训方案

附:
黄埔区中小学(德育)校长提高培训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端正校长的办学思想,提高校长全面抓好素质教育和执行教育政策法规的自觉性,提高校长的教育教学指导能力,增强改革意识,开阔办学思路,努力造就教育教学改革和科学管理的校长队伍。

二、培训对象
全区各初中、小学(含民办)已取得校长岗位资格证书、主管德育工作的正副书记、正副校长及德育干部约40人。

三、培训目标
1.提升小学德育校长、干部的教育理念,完善知识结构,宽厚知识储备,提高科学管理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2.提高小学德育校长、干部的德育专业化水平,掌握前沿的德育理论知识和相关技能,使他们能够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开创黄埔学校德育工作新局面,推动黄埔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四、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分三大板块。

1.理论版块
(1).通识提高内容。

教育类——办学思想创新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政策法规解读、教育科研方法;领导类——校长的人格
魅力、学校发展的愿景与规划;管理类——现代校长思维、学校管理与案例分析、教育诊断与策划、校本培训活动的策划与制度建设。

(2).德育专业内容。

德育管理的新理念与新方式、德育案例研究、我国的传统德育、未成年人道德问题探讨、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与德育工作、班主任工作新思维、广州市德育工作报告等。

(3).专题研究内容。

以当前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热点问题为前提,确定三提高班的研究总主题为“构建和谐的学校德育环境”。

同时结合具体的培训课程,又分“校长的人格魅力”、“德育工作新方式”、“班主任工作新思维”、“学校办学新思想”、“名校创建新启发”等五个专题让学员自选为主攻研究课题。

2.互动版块。

感言300秒、论坛、座谈。

3.实践版块。

课题研究。

三版块课时比例2:1:2。

五、培训时间
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共240学时。

(大部分时间安排在周六或周日上课)
六、培训模式
根据我区中小学校长队伍实际情况,采取六环节培训模式:讲授、反思、论坛、考察、实践、问效。

1.讲授:聘请教育行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富有实践经验的名优校长讲学,提高校长理论水平、改变思维方式,使校长从社会与
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来思考教育、审视教育,从而用系统思考来规划学校发展愿景。

2.反思:通过理论学习后,要求学员冷静思考、认真反思,提出一些学校德育工作中急需研究和解决的热点问题及重点问题。

3.论坛:以校长为主体,充分利用校长队伍中的优质教育资源,根据校长们提出的问题为把子,通过论坛,以求达到思想碰撞,进而开拓思路、更新观念的目的。

4.考察:到办学卓有成效的先进地区的学校进行考察学习,观摩不同的德育工作方法,丰富学校德育前沿信息,提高校长感性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加快我市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5.实践:校长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学校愿景规划,然后在本校德育实践中实验探索,并不断总结、完善、提高,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具有科学性、实效性。

6.问效:实行跟踪问效、重心后移,把学员返校后的学用结合作为反馈与考核的重要内容。

七、考核
培训考核是校长培训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理论知识、科研能力、工作业绩三方面内容。

1.理论知识考核
理论知识考核实行学分制。

学习理论讲座:每人按教学要求修满4学时为1分;论坛考察:每人按教学要求参加论坛考察4学时为1
分;学科作业:按教学要求,学员撰写案例及分析或学科作业一篇案例4分,学员修满40分,理论知识考核合格。

2.课题研究考核
对参训学员撰写的学校改革方案、考察报告、课题研究进行考评,并通过小组评议、班级交流,评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个等级。

凡及格以上成绩,考核为合格。

3.工作业绩
学员学习结束,回学校工作一年后,由教师进修学校对学员进行德、勤、绩、能四个方面的综合考核,其中主要针对工作业绩进行跟踪考评。

工作业绩考核分为优、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

八、结业
参训学员按规定修满教学计划全部课程、理论知识、科研能力、工作业绩考核合格者,准予结业并进行校长提高培训登记,记入继续教育学分5分。

黄埔区教师进修学校
二○○八年九月九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