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正式)

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正式)


1、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有何不同?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外界因素---温度、压强与溶 解度大小有什么关系? 试解释:大热天,鱼儿钻出水面呼吸。 汽水瓶打开时有气泡冒出。
课时训练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只有水才可以作溶剂 B.一瓶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都相同 C.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D.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不饱和溶液 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C ) A.升高温度 B.降低温度 C.加入溶质 D.加入溶剂
溶液 溶液 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水分蒸发变成饱和溶液的过程中, 保持不变的量是 溶质 ,发生改变的是 溶剂 和 。
3、不饱和溶液在加入溶质变成饱和溶液的过程中, 保持不变的量是 溶剂 ,发生改变的是 溶质 和 。
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甜 两烧杯中有等量的水,分别加入蔗糖和熟 的糖水,说明浓度很大,那 石灰,振荡后,静置片刻,观察现象: 么这种浓度很大的糖水是否 一定是饱和溶液呢? 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 较少 ,溶液较 稀 , 但已经 饱和 ;而蔗糖在水中溶解的 较多 ,溶 液较 浓 ,而还未 饱和 。
氯化钾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40 50
氯化钠
硼酸
60 70 80 90 100
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 看图找规律 响情况: 1.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 温度升高而增大, 例如 硝酸钠 、氯化铵等。 2. 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 度影响不大, 例如食盐。 3.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 温度升高反而减小,例如熟石 灰。 温度/℃
课时训练
3.室温下,饱和食盐水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 间后,有少量固体析出,这是因为( C ) A.氯化钠溶解度变小 B.溶液质量分数变小 C.溶剂质量减小 D.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
4.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向一瓶硝酸钾溶液 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晶体,晶体仍能全部溶解。 对此,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D A.原硝酸钾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B.加入晶体后,溶质的溶解度变大 C.加入晶体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D.加入晶体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课时训练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盐的水溶液一定呈中性 B.凡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将饱和溶液冷却一定有晶体析出 6.下列各组内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 是( D) A.硫酸钡与水 B.煤油与水 C.氢氧化铜与水 D.碘晶体与酒精
课时训练
实验1 目 的 条件控制
验证溶解度是否与溶质有关 溶质不同,其它条件相同
实验2
称量一定质量的甲固体a克,在室温 下用100克水配制甲的饱和溶液,剩 余固体b克。即甲溶解度为a-b克; 实验方案 称量一定质量的乙固体a克,在室温 下用100克水配制乙的饱和溶液,剩 余固体c克。即乙溶解度为a-c克。 a克、b克、c克、100克 实验数据
【故 事】冲糖水的故事
女孩:“妈妈,我要喝糖开水。”
(妈妈将一玻璃杯放在桌上,向玻璃杯中倒水,然后向其 中加两勺糖,搅拌,糖全部溶解;又取了一勺糖放入杯中, 搅拌,杯底有糖剩余。) 女孩:“妈妈,再加点糖吧~” 妈妈:“已经很甜了,再加也不会更甜了。” 女孩:“为什么呀?”
【提出问题】:某种物质在水中能无限制地溶解吗? 【建立假设】: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3、数据记录:
温度/℃ 溶解度/g 0 13.3 10 20.9 20 31.6 30 45.8 40 63.9 50 85.5 60 110 70 138 80 169 90 202 100 246
溶 解 度 克
190 170 150 130 110 90 70 50 30 10 10
\
4、描点作图:
2、含义:
例: 蔗糖在20℃时的溶解度是203.9g 表示在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 203.9g蔗糖
3、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
溶解性 易溶 溶解度/g (20℃) >10g 可溶 1~10g 微溶 难(不)溶 0.01~1g <0.01g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 因素(除温度外)
1、提出问题: 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2、建立假设: 溶解度的大小可能与溶质有关; 溶解度的大小可能与溶剂有关; ……. 3、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例4、在20℃时食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 少?(已知20℃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例5、配制1000毫升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 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 硫酸的密度和硫酸溶液中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 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2、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 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间的转化
饱和 不饱和 溶液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改变温度 溶液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增加溶剂,改变温度
1、饱和溶液在用水稀释变成不饱和溶液的过程中, 保持不变的量是 溶质 ,发生改变的是 溶剂 和 。
通过刚才实验,想一想饱和溶液 跟溶液的浓、稀有关系吗?
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 【结论】 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 ①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 × ②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 ③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中的 × 溶质多( ) ④一定温度下,向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 如果溶液质量不变,则该溶液是饱和溶液( ) √ ⑤一定温度下,溶质的质量不改变,则无法使不 × 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 ⑥一定温度下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一定不能继续 × 溶解硝酸钾( )


固体的溶解度不但与温度有关(外因) 还与溶质、溶剂有关(内因)
温度与固体物质的溶解 度有怎样的定量关系
设计实验(以硝酸钾为例) 1、器材: 天平、大试管、玻璃棒、大烧杯、
蒸发皿、铁架台、酒精灯、硝酸钾、 蒸馏水、温度计
2、实验步骤:
(1)组装装置,采用水浴法加热 (2)向大试管中加10毫升水,逐渐向大试管加 入硝酸钾,溶解后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硝酸钾 (3)称剩余的硝酸钾或蒸发饱和溶液后得到的 已溶硝酸钾的质量
温度/℃
1、 20℃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30克, 40℃时B物质 的溶解度为50克,则30℃时A、B物质的溶解度大 小关系是( D ) A、A大 B、A、B一样大 C、B大 D、无法判断 2、如右图三条溶解度曲线,当 溶 a 解 它们的溶液接近饱和时,分别采 度 b 用升高温度、蒸发溶剂、增加溶 c 质的方法,均可使它变为饱和溶 液的是( C ) 温度 A、a溶液 B、 b、c溶液 C、c溶液 D、 a、b溶液
4、关于溶解度的计算
例1:某温度下,某同学将12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 蒸干,得到20克硝酸钾,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 解度为多少? 解:由题意可知: m质=20克 m液=120克 m剂= m液-m质 =120克-20克=100克 m质 20克 ×100克 S= m ×100克 = 100克 剂 =20克 答: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克。
4、 20℃时,某同学将18克食盐溶于50克水中, 刚好制得饱和溶液68克,则20℃时食盐的溶解度 为( B ) A、36 B、36克 C、26.5 D、26.5克
5、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某同学现 将27克食盐放入80克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 不饱和溶液(“饱和”或“不饱和 ”)。若使此 5 1.8 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加入 克食盐或蒸发 掉 克水(保持温度不变)。 6、小明将40℃时A的不饱和溶液平分成两份,一 份自然蒸发掉5克水;另一份加入1.8克A,都恰好 饱和,则物质A在40℃时的溶解度为 36克 。
三、溶质的质量分数
1、涵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是指溶质质量与溶 液质量的比值。
2、公式:
溶质的质量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的质量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3、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例1 、从一瓶氯化钾溶液中取出一烧杯溶液,知 其为20g,蒸干后得到2.8g氯化钾固体,则取出溶 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这瓶氯化钾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制订方案 】如何证明在水中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实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 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溶解,溶液呈蓝色 在一定的条件下,某 种物质在水中不能无 继续溶解 限制地溶解 溶液下部有固体
验】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 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例2、33℃时,有250克硝酸钾溶液,若向该溶液 加入30克硝酸钾,则恰好为饱和溶液,若原溶液 恒温蒸发掉60克水也恰好成为饱和溶液,则33℃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多少? 解:由题意可知: m质 30克 ×100克 S= m ×100克 = 60克 剂
=50克
答: 33℃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50克。
1、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这表示 20℃时, 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食盐36克 。 2、 30℃时某物质的溶解度是120克,若将100克该 物质放到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得到 200 克该 物质溶液,还需加入 20 克该物质才能刚好成为 30℃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3、某温度下,a克溶质溶解在a克水中恰好饱和, 此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 A ) A、100克 B、a克 C、2a D、1克
30
50
70
90
温度/℃
右图为硝酸钾溶解度曲线, 溶 解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度
\
190 170
1、A点对应的横坐标 为 克 , 150 60 100 纵坐标为 ; 两坐标交点 130 60℃ A的含义是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克 。 110 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 度的升高而 增大 。 3、曲线上的点所对应的溶 质的溶液是 饱和 溶液,曲 线下方的点表示对应溶质的 溶液是不饱和 溶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