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考试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当前高校课程考试管理的重要手段, 是老师和管理人员获得学生发展和学习效果 信息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对学习效果自我判断的依据。在考 试与教学两者之中,教学目的应起主导作用。 但是,从现在的 情况来看,人们不自觉地颠倒了教学与考试二者的位置,考试 成了目的, 强调考试的评价功能, 忽视了考试其他功能的发 挥。 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 教师把给学生某门课程的 成绩作为考试的目的,学生把得到分数,获得相应的学分作为 考试的目的。教学管理者,则是考试结束后核查学生是否都有 相应的学分,是否都达到了毕业的条件,而缺少对考试其他环 节的有效监督、指导和反馈。 这显然违背了素质教育的目的, 以致学生只重视考试结果而不重视学习的过程和自身能力的 培养。 (二)考试形式单一。 目前高校的课程考核一般为考查和 考试两种类型,考查一般是开卷,考试一般是闭卷。 考试题型 中填空题、选择题、是非题、配对题、改错题、名词解释题、简答 题等客观性试题的比例偏多,而议论题、写作题、设计题、翻译 题、分析计算题、综合应用题等主观性试题比例偏少。 这种考 核多以知识点的考核为主,命题僵化,形式刻板,难以测查学 生多样性的学习行为及个性化的智能水平, 不利于学生分析 能力、综合能力、评价创新能力的提高。 由此造成学生知识面 偏窄、学习兴趣不高。
(四)考后管理不完善 忽视阅卷管理, 重成绩轻分析。 有些高校课程考试结束 后,试卷由任课教师拿到家中改卷,集中阅卷大多流于形式, 任课教师在批改试卷中也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多给几分,少给 几分的人情分现象时有发生。对于某些课程的学生答卷情况, 教务处等管理部门因缺乏专业知识, 教研室或是任课教师本 人就是权威,抓几个补考的,往往人为因素较大。 考试分析主要做两件事。一个是对考试本身做质量分析, 即自我评价本次考试的结果是否有效和可信, 另一个是在确 认本次考试有效和可信的情况下, 根据考试结果对本门课程 做教学分析,即对本门课程的教学工作肯定成绩,找出问题, 提出改进措施。虽然很多高校要求教师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 教务管理系统能自然生成成绩分析柱状图, 但成绩分析柱状 图只是简单地进行及格率、 优秀率和各分数段的人数分布统 计,教研室没有组织教师坐下来,科学地分析试卷的难度、信 度、效试和区分度,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另外,高校课程 除大学英语外,一般很少有跨学期的课程,给学生的考试信息 反馈工作增添了难度。 考试对教学的反馈促进功能发挥不出 来,对教学改革、教学内容调整、学习方法的改进都无法起到 促进作用。 (五)考试管理制度执行不严。考试管理是一项科学、规范 的管理。 近年来,各高校都完善了本校的考试管理制度,使考 试工作的各环节都有章可循。考试管理制度建立,目的是为了 执行,如果制度建立了广大师生不熟悉也不严格执行,再好的 制度也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目前,高校在教师的岗前培训中 缺乏对考试管理的培训, 许多新教师对学校的考试管理制度 不熟悉。教师把监考当成一种额外的任务,不能认识考试的重 要性、严肃性,不熟悉考场操作规范,在考场上看书,玩手机,
(惠州学院 教务处,广东 惠州 516007)
摘 要:高校的考试管理是一项环环相扣的系统工程。 本文对高校考试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从加强 题库建设、丰富考试内容、强化考后管理、完善规章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解决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等院校;考试管理;规范化;问题;对策
考试管理是对考试的管理工作活动,“是在考试活动中, 管理者根据既定考试目的的要求,运用适当的程序、方法、手 段及行为规范,合理调配人、财、物、信息等资源,对活动运行 实行有效控制,以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社会活动过程”。
(三)考试内容结构不合理。重知识考核,轻应用能力和创 新能力考核; 考试一般着重对课本中的知识点和能力点的考 察, 局限于教师在教材上划定的范围和指定的重点以及上课 笔记,缺乏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的考查,难以 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的要求。考试以单个任课教 师命题为主,由于任课教师教学思想、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 限制,一般只根据自己所讲的内容出题,能对教学大纲和知识 体系进行通盘考虑的较少, 出题的方向和范围容易受教师个 人心理倾向的影响。某些教师因为是自己教的学生,难免会因 某种感情或利益关系而降低或拔高对学生的要求。 导致学生 “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忘笔记”,极易造成高分低能 现象。
考试管理和其他管理一样,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从广义上 说,考试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由教务处负责,二级学院、教 研室共同参与,不仅需要全体师生积极配合,而且需要思想政 治工作者辅佐和帮助。 它由考前管理、考中管理、考后管理三 个方面组成:1. 考前管理。 包括试卷的命题、印制、封装、保密 工作、考场的准备;对学生考风考纪的教育及相关规章制度的 学习; 对考务人员及监考教师的考前培训。 在整个考试管理 中,考前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考中管理。 即考试实施 过程的管理,包括对考生考试资格的审查、考试当日的组织与 实施及对考试过程中考风考纪的监控与巡视检查。 3. 考后管 理。 包括试卷的评阅、成绩的录入、试卷的分析、试卷的归档、 考后分析、反馈和课程总结等。考后管理是完善考试管理的关 键 。 [1]
2013 年 1 月 第 10 卷 第 1 期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Jan.2013 Vol.10 No.1
关于高校考试管理的几点思考
李 萍,张 锐
对学生违纪作弊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新生入校后对学校 的各项考试管理制度缺乏必要的学习,对考试违纪、作弊的严 重后果认识不足。相关职能部门积极性不高,与教务处配合不 够,使考试部分环节的落实处于被动局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