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南京财经分院 毕业论文(设计) 所 在 系 会计系 专 业 会计 班 级 51310 姓 名 李琬亭 学 号 ********* 论文题目 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分析指导教师 阚蓉2018年4月 装订线论文提纲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与分析【内容摘要】:存货是流动资产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它的生产、采购以及发出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企业可以有多种存货计价方法,选择方法不同其结果也不同,可酌情选择。
本主经过对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这四种计价方法举行对照、剖析,探讨从不同的方面考虑选择计价方式,为企业选出知宜的计价方法。
【关键词】:存货计价方法企业选择影响【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快,市场的价格波动幅度也相对较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有许多的选择权,对选择不同的企业的会计内部控制、企业盈亏利益将受到很大的影响。
存货是企业在平常运动中持有准备卖出的产制品或者商品,是企业日常活动中较为活跃的流动资产,它的生产、采购以及发出在企业的日常活动中占据了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企业可以有多种存货计价方法,选择方法不同其结果也不同,可酌情选择。
更可以增进企业良好成长。
一、现行存货计价方法的种类(一)个别计价法1、定义及计算也可以称为个体认定法、分批实际法、具体识别法,其主要重点在存货具体项目的实物流转和成本流转之间的联系。
个别计价法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计价方法,它计算精确,能够准确地提供存货的成本。
个体认定法是指以每次收入存货的实际本钱作为盘算各该次发出存货成本的根据。
即:每次(批)存货发出本钱=该次(批)存货发出数量X该次(批)存货实际收入的单位本钱除上述计价法外,另有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售价金额核算法等,但前五种法子属于企业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存货发出的计价方式。
存货期末计价一般是以实际成本来肯定。
2、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选用这种计价方式所盘算的发出存货本钱和期末存货本钱都是以现实的历史成本反应,与存货获得本钱相符,它不会造成现实流转与成本流转的差异,也不会遭到价格更动的影响。
从理论上来讲算是最理想的计价方式,但是它需要耗费大量人工精力,适用于能够进行简单的辨别且数量较少的贵重物品,比如珠宝、古玩之类。
(二)先进先出法1、定义及计算先进先出法是按照先入库的存货优先发出(销售或者耗用)这样一种存货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存货成本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在物价呈上升趋势时时,发出成本偏低,因此会高估企业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价值;当物价呈下降趋势时,相应会低估企业存货价值和当期利润,给企业带来损失。
同时,需要随时结转成本,耗费精力较多,比较繁琐。
当然也有优点,这种方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最接近市场价值,能及时核算成本并符合实物流转过程。
2、优缺点及适用范围采用这种方法能够随时结转企业的存货发出成本,也使企业不能为了操纵当期利润而随便选择存货计价法,但比较繁琐,要是存货收发业务较多且存货单价不稳定时,工作量较大。
在运用过程当中要是碰到物价上涨,企业的期末存货本钱与市场价格接近,但企业发出的本钱在较低的情况下,会高估了当期的利润与存货价值,反之会低估当期的利润与存货价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物价基本稳定,存货收发频率不高的存货。
(三)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1、定义及计算是指以本月期初结存存货的数目和本月各批存货的数目的和为分子,以月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成本和本月各批收货的实际成本的和为分母,盘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单位本钱,以此为基础盘算出本月发出存货的本钱和期末结存存货本钱的一种方式。
存货加权平均单价=(月初结存存货的实际本钱+本月各批收货的实际本钱)/(本月期初结存存货的数目+本月各批存货的数目)本月发出存货成本=本月发出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数量*加权平均单价2、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使用这种方法可以简化企业的成本计算流程,核算工作量比较小,只要在月末进行一次核算就可以。
但是这种方法,不能从账面上看出平时的发出和结存存货的单价和金额,无法随时了解存货资金占用情况,缺乏必要的合理性,不利于日常管理。
一般来说,采用这种方法的基本是那些存货类型较少、成本差异大的企业。
(四)移动加权平均法1、定义及计算移动加权平均法是指每次购进货物的成本加上原有的库存存货的成本,除以每次购进的数量和原来库存存货的数量之和,由此来计算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为下次计算存货成本提供依据。
移动加权平均单位=(原有存货成本+本批入库存货成本)/(原有存货数量+本批入库存货数量)本次发货成本=本月发出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单位成本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末存货的单位成本2、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跟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对比下来,移动加权平均法是平常会登记存货计价和明细帐,比较契合配比原则,将繁琐沉重的工作分流,减轻了月末的工作,便于实时把握信息,保证账簿记录清晰明了和完整性,避免发生账实不符的现象。
但缺点是若需要在每一次进货、交货都要重新算一遍单位成本,较为繁琐,对于需要经常收发货物的企业来说负担过重,不是一个合适的计价方法,所以一般适用于经营品种不多或者前后购进商品的单价相关幅度较大的商品流通类企业或是储存在同一地点,性能相同的大量存货。
二、各种存货计价法的比较及其对企业财务核算的影响(一)存货计价方法的比较1、使用目的不同为了促进收益计量的可靠性和准确度,可以采取个别配比的存货计价方法,但在实践中可能便利于企业操作利润,例如当同类商品成本差异存在的时候,管理人员的选择很重要。
因为存货的低值成本与存货的高值成本产生的差异性非常不同。
我们以前者进行利润的增加,以后者的处理来减少利润,因为存货变化库存等项目的改变是很大的。
同时,加权平均法的单一价格使用并不特别的注重企业的实际资产估价,因而企业实际的收益估值也不是此项计价方法的关注重点。
移动加权平均法计价的实际计算也以平均价格的使用为主,它必将偏重近期购入价格,先进先出法将当前的收入与历史成本配比,注重资产估值。
采用个别计价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和期末存货成本都是以现实的历史成本反应,与存货获得本钱相符,它不会造成现实流转与成本流转的差异,也不会遭到价格更动的影响,但是这一方法使用起来工作量非常大,需要耗费大量人工精力,且常常被用作调节利润来稳定企业的发展。
如果企业的发展处于营业欠佳的情况,那么他们的预估利润就不会特别的高,这个时候管理人员需要以高价售出低成本的商品,进行利润提升,以改变不理想的营业状况;或者可以以相反的处理方式来调低利润,改变发展。
2、对存货资产账面价值的计量不同个别计价方法将收入和成本进行配比,存货实物流的情况决定了期初存货和期末存货的资产账面价值,采用平均成本法进行计价的过程中,可以反映购买价格对销售成本和存货价值的影响。
通过先进先出法的计算我们可以看到,最后的结余的单位成本与现价相同,在物价波动的情况下,期末的存货成本接近于现价,但是发出的存货的成本则与现价存在差距,对估计企业剩余存货的价值有重大影响,且当存货的收、发业务频繁时,工作量较大。
总之,物价是不断的发生变化的,各种计价方法需要谨慎选择,以获得最期待的存货资产账面价值,获得发展的优惠。
具体说来:物价上涨阶段时的选择需要以先进先出法和平均成本法计算为主,以有效的增加存货账面价值;相反,物价处于下降的情况,账面价值也会随之而减少。
个别计价法计量的存货账面价值随物价的变动没有其他方法明显。
3、对损益的影响不同个别计价法是匹配特定的成本和收入,存货的实物流决定了当期损益的影响;对于先进先出法而言,存货的发出主要由历史成本来进行表示,期末存货成本则主要由最近成本来表示,如果价格处于上涨阶段时,当前收入较高;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用平均价格计价,平均价格在物价上涨时会增加,并减少收益。
所以当存货的价格连续下降时,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应选用先过先出法,加以数据统计,把实际的期末存货价格计算出来,将期末存货价格低的情况确定好。
紧接着,积极的增加企业的当期销售成本,以此来调节企业的当期利润,这样企业这个阶段的纳税负担就大大降低了;在存货价格不稳定,波动频繁的时候,加权平均法的运用来作为存货的计价方法是有优势的。
这是帮助企业稳定利润,防止各期利润时高时低的重要方式。
这个处理之下,企业的纳税额不会变化太大,也会使得企业的资金管理优化,降低企业支配时资金的应用难度。
要知道应纳所得税额如果过高,企业资金的周转可能是不理想的,如果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各方面的进步也是阻碍很大的。
基于以上的研究分析,我们了解到不同的存货计价方式对于该企业有着不同的影响,我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并选择最优方案,为企业获得最多的收益。
三、存货计价方法的国际比较(一)我国会计准则规定1、定义2006年公布了新的会计准则,此中详细准则中的第一号便是新的存货准则,该准则于2007年1月1日施行。
新准则规定:企业应选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来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
2、适用对象对于不能替代使用的存货,为特定项目专门购入或制造的存货以及供给的劳务,凡是选用个别计价法肯定发出存货的成本,新存货准则中取消了移动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在个别计价法的适用对象中,增加了供给劳务对象这一项。
(二)国际会计准则规定1、定义2003年将旧IAS2-《国际会计准则-存货》修订为新IAS2。
除个别计价法外,旧IAS2将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成本法列为基准处置方式,而将后进先出法列为容许选用的处置方式。
2、适用对象对于平常不能直接相互交换的存货项目和为特定项目生产和寄存摆放的货品或劳务,其成本应按它们个别成本的具体辨认法加以肯定。
新IAS2要求近似的存货采用一样的发出计价方式,并取消后进先出法可以作为选用处置方式的划定。
国际会计准则中划定的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和加权平均成本法(相当于我国的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的内容,与我国差不多相同,移动平均法又称移动加权平均法,它的计算原理与加权平均法有很多相似之处,其特殊性在于每次进货都要重新算一遍单位成本,计算的存货成本较为客观,计算出的损益结果也比较准确,但比较繁琐。
通过比较,发现双方会计准则是相趋同的,但在趋同的时候又考虑到我车的主场发育与会计环境等具体国情发生了一些变动,所以使我国的会计准则更适用于我国的会计实务。
四、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策略(一)从存货的特点及其管理要求考虑1、根据存货特点及其管理要求选择的计价方法存货是有形资产,它拥有较强的流动性,每一个企业都有自己本身的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属于自己本身的存货特点和管理要求,存货是处于连续销售、耗用、购置中的,具备较强变现本领和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