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

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

XXXXXX有限公司安全标准化体系文件作业指导书和操作规程发放号:受控标识:管理部门:2012—4—2 发布2012—4—2 实施编制:XXX 审核:XXX 批准:XXX目录第一章作业活动安全技术操作1.1 交叉作业安全管理规定1.2 化学危险品的采购操作规程1.3 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操作规程1.4 化学危险品的储存、保管操作规程1.5 设备、设施检维修安全操作规程1.6 装卸、搬运安全操作规程1.7 变配电设备安全检修规程1.8 变配电安全操作规程第二章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第三章设备安全操作规程3.1 电焊机安全操作规程3.2 母线加工机器安全操作规程3.3 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3.4 台钻安全操作规程3.5 摇臂钻床安全操作规程3.6 电动葫芦安全操作规程3.7 叉车安全操作规程第4章作业人员安全操作规程4.1 电工安全操作规程4.2 机修工安全操作规程4.3 搬运装卸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4 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4.5 电工检修操作规程4.6 焊工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第1章作业活动安全技术操作1.1 交叉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一. 目的为了明确公司厂区内各施工单位之间交叉作业的安全要求和《交叉施工安全协议》办理程序,制定本规定。

二.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企业生产区域的断路作业。

三. 职责1.交叉作业的部门对交叉作业安全负责2.作业人员对作业过程负责3.公司管理部负责《交叉施工安全作业证》的管理和作业现场的监督、检查4.作业部门安全员负责作业现场的管理、检查四. 交叉作业安全要求1.在生产运行区进行交叉作业时,必须填写《交叉施工安全协议》。

2.施工中应尽量减少交叉作业。

必需交叉时,施工负责人应事先组织交叉作业各方,商定各方的施工范围及安全注意事项;各工序应密切配合,施工场地尽量错开,以减少干扰;无法错开的垂直交叉作业,层间必须搭设严密、牢固的防护隔离设施。

3.交叉作业场所的通道应保持畅通;有危险的出入口处应设围栏或悬挂警告牌。

4.隔离层、孔洞盖板、栏杆、安全网等安全防护设施严禁任意拆除;必须拆除时,应征得原搭设单位的同意,在工作完毕后立即恢复原状并经原搭设单位验收;严禁乱动非工作范围内的设备、机具及安全设施。

5.交叉施工时,工具、材料、边角余料等严禁上下投掷,应用工具袋、箩筐或吊笼等吊运。

严禁在吊物下方接料或逗留。

五. 《交叉施工安全协议》办理1.项目各施工单位向公司管理部提交项目作业方案,包括作业时间、地点、作业内容。

公司管理部根据施工单位提出的方案判定各施工单位是否存在交叉作业。

2.如果存在交叉作业,由公司管理部组织相关施工单位负责人、技术人员进行交叉作业协调会议,协调相关施工单位的作业时间,尽量避免交叉作业。

3.如果必须交叉作业时,由交叉作业双方共同签订交叉作业安全协议,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义务。

4.《交叉作业安全协议》签订后由公司管理部审核。

审核通过后交项目总工程师审批。

5.《交叉作业安全协议》由交叉作业方各持一份,公司管理部留存一份备档。

六. 相关支持文件《交叉作业安全协议》1.2化学危险品的采购操作规程一. 化学危险品采购必须按下程序操作,对化学危险品采购必须首先验证采购、销售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生产、经营许可资质,如具备国家规定的相应的生产、经营资质方可进行采购。

如不具备相应的资质,坚决不准实施采购。

二. 在办理相关业务时,经办人员必须按规定要求供方或需方提供必要批准手续,使用单位必须具备符合安全要求的相关证件和经营设施的批准文件。

1.3危险化学品的运输操作规程一. 危险化学品运输操作规程:本公司的危险化学的运输主要依靠供方送货或委托有资质的运输单位车辆代运,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检查有具备化学危险品运输、押运资质的专业车辆或人员。

(危险化学品运输许可或押运证)2.有安全部门开出的准购准运证或其他批准文件。

(留档备案)3.运输工具具备化学危险品的运输资质和条件,检查车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4.在装运货物时不准超载或混装。

按车辆载重规定装运化学危险品。

5.不混装不同类型的化学危险品。

6.无牌、无证车辆不得装运化学危险品。

7.必须有专业的危险品运输、押运人员。

8.按规定要求装卸、固定化学危险品。

9.安全措施及设施必须符合装运要求。

二. 货物装好后仓管员必须进行安全检查,按规定严格检查货运车辆,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发现问题及时要求驾驶员或押运员纠正,保证货物及车辆的安全。

1.4 化学危险品的储存、保管操作规程一. 危险化学品的储存必须下列要求操作:1.化学危险品必须按规定分类贮存,不得随意混放。

2.贮存的化学品储存应有明显的标志,标志符合GB190的规定。

根据危险品性能分类、分库管理。

3.贮存化学危险品的建筑物、区域内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

4.贮存化学品的建筑物、场所必须通风、并注意做好防护措施。

5.化学危险品的贮存安排应根据危险品性质分类、分项、容器类型进行贮存。

6.化学危险品入库时,应严格检验物品质量、数量、包装情况有无泄漏。

7.化学危险品入库后,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在贮存期内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8.贮存化学品的仓库必须建立严格的出入库管理制度。

未经批准不得收发危险化学物品。

9.进入化学危险品贮存区域内的人员、机动车辆和作业车辆必须采取防火措施。

10.装卸、搬运化学危险品时应按规定进行操作,做到轻装轻卸。

11.装卸对人身有毒有害及腐蚀性的物品时,操作人员应根据危险性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

12.修补、换装、清扫易燃物料时,应使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或其它工具。

13.根据危险品特性和仓库特性,必须配置相应的消防设备、设施和灭火药剂,必须熟悉消防器材及设施的使用。

14.仓库工作人员对不符合装运危险品的车辆及设备、设施有权拒绝收货或发货。

15.以上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生效,请全体员工认真贯彻执行。

二. 化学危险品的收货、发货操作规程:1.公司产品或原料收、发货,应具备有公司开出产品销售货单和原料入库单,生产领用应有主任或班长开出所需原料领料单,签字后到仓库、领货,同时仓库开具出入、库单。

2.各车间成品入库需化验检验合格,数字核对准确之后方可入库。

3.外购原料入库凭订单及化验合格单后,才能验收入库。

4.公司成品原料销售,凭公司提货单或调拨单,仓库才能发货。

1.5 设备、设施检维修安全操作规程一. 目的明确公司内所有检维修作业过程的安全操作规程,保障在检维修操作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

二.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范围内的所有检维修作业。

三. 职责1.生产科对大检修计划进行审核并报总经理审批。

2.管理部对检修现场的作业安全进行监督。

3.车间对所辖区域的检维修作业进行管理。

4.相关作业人员必须对整个作业过程负责。

四. 控制程序1.检修计划的下达(1)设备检修计划分大修计划和日常检维修。

(2)根据设备检维修间隔期及日常设备检查中发现和存在的问题,由生产科提出生产设施大修计划,大修计划交管理部,生产科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和设备运行情况,制定公司年度大修计划,交管理部长审核,由总经理批示,下达年度大修计划。

(3)年度大修计划由车间在每年的十二月中旬编制上交,同时提出备品备件、材料、工具计划,制订检修计划应包括检修项目及内容、检修负责人、检修进度等。

(4)日常检维修计划由生产科报管理部备案后直接下达。

2.检修准备工作(1)大修计划实施:成立大修小组。

设立大修负责人、成员、地点、时间,形成统一指挥和统一行动与协调。

(2)各部门应根据检维修计划制订风险分析、风险控制措施,方可实施。

a)检修负责人根据检修计划编制检修施工方案,落实检修人员的具体分工及安全措施。

b)检修负责人根据检修任务划分作业组,凡两人以上的检修作业,必须指定一人负责安全工作,检查和落实安全措施。

c)检修负责人和检修人员必须到检修现场核实检修任务,并与作业人员及相关负责人交换意见,制定安全措施。

d)检修负责人要做好检修工具的整理工作,要求合理布置、周密检查、安全可靠。

五. 检修作业管理1.检维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规章制度,现场应设有安全防护栏杆、警示标志等,确保检维修安全。

2.检维修过程中应按照《安全作业管理制度》进行管理,检修负责人应根据作业内容办理动土、动火、进入受限空间等作业证,作为检维修施工依据。

六. 设施交接1.检修前交接(1)生产科应制定停车方案,并按规定进行停车。

对生产设施进行卸压、降温、排净、置换、隔离,切断需要检修设施的水、电、气等。

(2)分析测定检修环境空气中的可燃气体的含量,应达到安全要求。

(3)检修负责人和公司安全员应在现场检查检修设施,同时指派一人在检修现场协助工作。

(4)设施移交后,未征得检修负责人同意,不得使用。

2.检修后交接(1)检修完毕后应做到“三清”:一是清除设施内部遗忘工具和零配件;二是清扫管路,清理拆除阻塞;三是清除现场的杂物垃圾。

(2)检修完毕后进行试漏、试压、试车,做好记录,恢复原有的安全防护设施。

(3)检修完毕要执行交验手续,双方当场检查质量合格,安全设施恢复完备。

(4)对检修前切断的管线、重点设施等,要由专人检查处理。

(5)检修后试车应与生产科联系,不得私自乱开乱动。

(6)生产设施大修要有完整检修记录,并存档。

(7)年度大修完工后,由管理部负责协同生产科组织、公司安全员和相关责任人员对大修质量进行验收,并记录。

七. 应急措施和应急救援处理1.应急措施:在检维修工作开展前,应充分考虑到检维修时可能发生事故隐患或意外事故的发生。

应做好以下安全防范措施:(1)依据操作规程要求由安全管理员和操作工对维修设备、设施进行作业前检查。

(2)安全员应进入维修岗位负责实施全过程安全监督职能。

(3)做好相对应的个人劳动防护工作。

(4)准备好适用消防器材和应急救器材。

2.风险管理和隐患控制:在检维修过程中,如发生以下隐患应立即终止检维修工作,待隐患排除后或重新制定检维修方案,方可重新开始检维修工作。

(1)在吊装重物时有可能产生人身伤害事故或财产损坏时。

(2)设备、设施拆除时发现物料未清理到位有可能发生火灾或中毒危险时。

(3)在检维修时发现有应该关闭而未切断电源或不应该存在的感应电时。

(4)在登高作业时有可能物件坠落或其他人身伤害时。

(5)在安全应急设备、设施未完全准备到位时。

(6)其它可能发生各种意外事故时。

3.应急救援和应急处理:在检维修过程中,如发生以下意外事故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现场紧急措施,并立即报告管理部经理、总经理,公司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危害程度,启动安全应急救援预案或报相关主管部门。

(1)轻度着火、火灾或有爆炸可能性事故,应立即采取有效灭火措施,迅速撒离人员至上风向,并立即报管理部经理、总经理。

(2)人员有轻度伤害或轻度中毒症状的,或有可能发生重大事故,应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报管理部经理、总经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