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优质课件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优质课件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想象
诗人想象自己回还家乡,一幅 疾速飞驰的画面闪现在我们面前。
四个动词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归 心似箭的心境。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河 蓟北
北
河
巴峡 巫峡 南 洛阳
东
四
襄阳
海
川
剑外
长
江
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 蓟北的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泪 水长流,沾湿了衣裳。回过头来再看妻 子和孩子,平日的忧愁已不知跑到何处 去了;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几乎要 发狂。白日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 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我们 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 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 直奔洛阳。
漫卷诗书喜欲狂
胡乱地卷起 “漫”在字典里有三种意思
①水满了流出来; ②满,遍布; ③随便,不受约束。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却看:回过头来看。 妻子:妻子和儿女。 漫卷:随意把书卷起来。
回过头来再看妻子和儿子,平日的忧愁已不 知跑到何处去了Βιβλιοθήκη 我胡乱地卷起诗书高兴得 几乎要发狂。
白 日 放 歌 须 纵酒, 青 春 作 伴 好 还 乡。
一是失地收复;二是再也不要过这种滇 沛流离的生活了,他可以回到自己的家 乡了。
诗人这样欣喜若狂其中也包含 着浓浓的爱国之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写出
了诗人听到官军收复失地的 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表
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之情。
当堂达标
1、赏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集中表现出了诗人忽闻捷报后一瞬间 的感情,突出地写了一“喜”字。 B.一个“满”字,表露了诗人高兴的眼泪如泉
“忽传”二字表现出____消__息__来__得__突_,然诗人“涕 泪”是因为 __听__到__胜__利__的__消__息__喜__极__而__泣__,__又__有__对__自己 _长__期__颠__沛__流__离__生__活__的__感__慨__。___________
8.“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之
——唐.杜甫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 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工 部”,后人誉为“诗圣”,他写的 诗的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并称为 “大李杜”代表作:《春夜喜雨》 《春望》“三吏”、“三别”。
写作背景
• “安史之乱”始于公元755年,安禄[lù]山 趁唐朝政治腐败,在范阳发动叛乱。叛军南 下攻占洛阳、长安。唐朝大将郭子仪等率军 平叛。后来,安禄山的部将史思明又起兵反 唐。直到763年,唐朝的军队才打败叛军, “安史之乱”的叛军头子史朝义兵败自杀, 河南河北相继收复。当时杜甫在四川,听到 胜利的消息后写了这首充满欢乐之情的七言 律诗,抒发了诗人因多年战乱平息,国家重 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
通过同学们刚才的体会,诗人的 喜悦之情跃然纸上,同学们试着读出这 种感情。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表现出诗人喜欲狂的词语有 哪些?
涕泪满衣裳。
漫卷诗书。 放歌、纵酒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怎么会如此 得喜欲狂?这“喜极而泣”的“涕泪” 里到底包含着什么?。
朗读《闻官军收河南河北》_标清.flv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 忽传 收蓟北, 初闻 涕泪 满衣裳。 却看 妻子 愁何在,
漫卷 诗书 喜欲狂。
白日 放歌 须纵酒, 青春 作伴 好还乡。 即从 巴峡 穿巫峡, 便下 襄阳 向洛阳。
喜欲狂 ?
高兴得要发狂。
剑外忽传收蓟北, 河 蓟北
北
河 南
四 川 剑外
句,营造了一幅_疾___速__飞__驰__的画面,表达了诗 人迫__不__及___待__、__归__心___似__箭_的心境。
作业
作为爱国诗人,杜甫还写下了 许许多多的壮丽诗篇。就请同学们课 外再积累一些杜甫的名作,相信你们 会有更多的收获。
春望
杜甫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眼泪 “泪”既有面对胜利的喜悦;
又有对自己长期颠沛流离生活的感慨。 也包含着浓浓的爱国之情。
剑外: 剑门关以外,这里指四川。当时杜甫流 落在四川。
蓟北:今河北北部一带,是叛军的老巢。 剑门关以南的四川,忽然传来收复蓟北的 消息,初听到这个消息惊喜得涕泪交流,沾 湿了衣裳。
涌的状貌,逼真地展示了一个饱经沧桑,在战乱 中苦苦挣扎的人此时此地喜不自禁的感情。 C.“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诗人用拟人手法 写出了自己在欢庆之时急于还乡的心情。 D.一个“下”字说明“巫峡”到“襄阳”是逆
流而上,一个“向”字表明从“洛阳”到“襄阳” 已改换了陆路。
2.表现诗人一家欣喜欲狂的句子是: _却__看__妻__子__愁__何__在__,__漫__卷__诗__书__喜__欲__狂。 3.解释加点字词的含义: ①涕泪:眼泪 ②却看:回头看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生平第一快诗
听说 唐 收复 王朝
的军
队
jì
蓟北
wū
巫峡
tì
涕泪
xiānɡ
襄阳
luò
洛阳
提示:读 准字音、注 意停顿,读 通诗句,读 出韵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代 杜甫
剑外 忽传 收蓟北, 初闻 涕泪 满衣裳。 却看 妻子 愁何在, 漫卷 诗书 喜欲狂。 白日 放歌 须纵酒, 青春 作伴 好还乡。 即从 巴峡 穿巫峡, 便下 襄阳 向洛阳。
写准备还乡的情景。
纵酒:尽情地喝酒。 青春:春天的景物
作伴:指春天可以陪伴我。
白日里我要放声歌唱,纵情畅饮; 美好的春景正好伴着我返回故乡。
诗人连回家的路都想好了。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即:立即。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在今四川湖北交界处。
我们要立即动身,从巴峡乘船,穿过巫峡, 顺流直下到达湖北襄阳,再从襄阳北上, 直奔洛阳。
③漫:随便
4.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 表达了作者在四川听到平叛官军打了胜仗,
收复北地的喜悦心情。
5.此诗中表现的诗人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来概
括,就是___喜__。
6.杜甫为什么“涕泪”满衣衫呢?
一是失地收复;二是再也不要过这种滇沛 流离的生活了,他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了。
7.“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