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备考高考】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

【备考高考】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

【备考高考】统编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练习(含答案)一、实用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早先人们常常使用水力发电,水力发电是利用河流、湖泊等位于高处具有势能的水流至低处,将其中所含势能转换成水轮机的动能,再借水轮机为原动力,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风力发电逐渐兴起。

据估算,全世界可利用的风能为200亿千瓦(KW),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要大10倍。

全球风电行业未来几年是一个发展校好的时期:欧洲风电行业框架立法以及欧洲对2020年风电行业的明确目标,能够确保行业的稳定性;美国和加拿大风电规模发展速度仍然较快;中国风电市场继续保持强势。

当然,也有类似英国取消风电优惠一类政策的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

(摘自前产业研究院2018年2月8日《全球风电行业发展前景分析》)材料二:我国风电行业成长迅速。

2010年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

此后继续保持领先地位,并逐渐拉开与其他国家的差距。

据统计,2016年底中国累计风电装机已达到168.73GW,占全球比重高达34.48%。

具体变化情况如下图。

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变化材料三: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这就是风力发电。

它不同于火力发电,火力发电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

风力发电比火力发电拥有更多的优点,比如:清洁,环境效益好;可再生,永不枯竭;基建周期短;装机规模灵活。

对于缺水、缺燃料和文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

(摘自《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材料四:由于政府采取有效措施,中国风电稳步发展。

从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倾向数据看,2016年新增装机将向河南、山东、湖南等中东部、南部等电力消纳情况较好的地区转移。

随着第七批风电能源补贴目录项目的申报,国家补贴将逐步解决,补贴时效也将提速。

2016年底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风电标杆电价逐步下调,风电已经实现平价,平价的意义在于,风电在无补贴的情况正具备与火力发电直接竞争的能力,行业的存续不依赖政策的波动及补贴的缓急,并且随着成本的不断降低获得永续的生命力。

在政府的引导下,风电项目具备较好的经济性,吸引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到风电项目的开发,比如有一种分散式风电,不用像大规模风电场一样新建高电压、远距离输电线路,体量小、投资少,就成为民营资本投资风电项目的首选。

如今,民营企业的发展超过人们的预期,如天润、新天绿色等。

(摘自东吴证券公司《2017年风电行业深度报告》)(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AB.BC.D.D(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风电行业的利好信息来自欧洲风电行业的框架立法、美国和加拿大风电规模发展速度较快和英国取消风电优惠等。

B.较之于2015-2016年,起初的2006-2007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增加的数量减少,增长速度放缓。

C.根据材料二中各个年度的累计装机容量、累计装机增长率,我们能够了解2014-2016年我国风电行业迅速成长的情况。

D.因为风力发电比火力发电拥有更多的优点,所以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非常适合风力发电。

(3)结合材料,概括说明我国政府在风电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有效的措施。

【答案】(1)D(2)C(3)①引导新增装机向电力消纳情况较好的地区转移。

②风电标杆电价实现平价,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得永续生命力。

③吸引民营企业参与风电开发,提高经济效益。

【解析】【分析】(1)D项,“电压低、线路短”错误,原文是“不用像大规模风电场一样新建高电压、远距离输电线路”。

故选D。

(2)A项,误解文意,“英国取消风电优惠”不是风电行业的利好信息。

B项,对图形分析错误,“增加的数量减少”分析与原图不符,应为增加。

D项,“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非常适合风力发电”说法不准确,原文的表述是“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因地制宜地利用风力发电,非常适合”。

故选C。

(3)解答本题,注意题干中“我国政府在风电发展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有效的措施”的要求,可知答题区间主要集中在材料四中,抓住材料中的总结性语句,如“从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倾向数据看,2016年新增装机将向河南、山东、湖南等中东部、南部等电力消纳情况较好的地区转移”;“截至2016年底,随着第七批风电能源补贴目录项目的申报,补贴将逐步解决,补贴时效也将提速”;“2016年底国家发改委出台政策,风电标杆电价逐步下调,风电已经实现平价”;“在政府的引导下,风电项目具备较好的经济性,吸引越来越多的民营资本参与到风电项目的开发”。

抓住这四个关键句子,摘取关键词句进行概括即可。

故答案为:⑴D;⑵C;⑶①引导新增装机向电力消纳情况较好的地区转移。

②风电标杆电价实现平价,增强企业竞争力,获得永续生命力。

③吸引民营企业参与风电开发,提高经济效益。

【点评】(1)本题考查筛选、理解文章信息的能力。

信息筛选题的答题步骤是:①把握全文主要内容,从整体和局部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形成整体印象,尤其要注意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②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③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2)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

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3)本题考查概括文本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答本题,应当明确题干的具体要求,找到材料中相关文字,提取有效信息,概括回答。

概括材料主要内容的方法有:方法一:语句摘录法。

通过摘录文中的中心句,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

方法二:要点归纳法。

把揭示文段中心内容的词语或者句子找出来,归纳组织成句子即可。

方法三:层意合并法。

先将文段分层归纳出层意。

然后在层意的基础上提炼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思维导图,英文是The Mind Map,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使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

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方法。

我们知道发散性思维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你的记忆,就如同大脑中的神经元一样互相连接,也就是你的个人数据库。

材料二:思维导图利用图像、分支和关键词等元素,充分调动全脑来记录和表达思想,它有四大原理,分别是图像原理、发散原理、收敛原理和主动原理,它有四大要素,分别是图像、颜色、线条和关键词。

思维导图的结构也很简单,主要结构是中心图、主干和分支,除了中心图、主干和分支之外,还有关键词和小图像。

中心图占据了思维导图的中心,是将思维导图的主题以一幅大的图像或者“图像+文字”的形式表示出来;主干也叫思维导图的一级分支,它与思维导图的中心图相连,是信息组织的主要几个大的方面;一级分支下面又有二级分支,是每一个大方面下的几个小方面。

逻辑层次非常清晰。

主干和分支以线条的形式表现,关键词写在线条上,简洁明了。

关键词和分支旁边可以画一些小图像,加以颜色等,就可以更好地刺激大脑,印象更加深刻。

材料三:从系统思维的要求来看。

思维导图并不是一个很理想的工具。

主要原因是:思维导图表面上看是一张放射性的大网,但如果把枝叶都垂下来,就会发现这只不过是一个树形结构。

而现实中的系统绝不会都只是树形结构这么简单,系统的结构是非常多样的,并且有的复杂系统很可能是多种基本结构的组合,会非常复杂。

所以,如果凡事都用思维导图,那么我们其实是曲解和简化了原本的系统。

不少人把思维导图既当作自己思考某个问题的起点,又当成了终点。

当把一张思维导图画完时,就以为已经大功告成、万事大吉。

思维导图的流行使很多人误以为系统分析就是这样一个简单、可控的过程,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给剖析清楚。

它使人们忽视了系统的复杂性,低估了系统思维的艰巨程度,从而逐渐形成一种浅尝辄止的思维习惯。

所以对待思维导图正确的做法是:适度地使用它,把它作为思维工具之一,而不是全部。

以问题的本质、本原为起点和终点进行思考,思维可视化的形式应依不同问题的性质而自由变化和创造,不必拘泥于思维导图的结构和风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有效而又极具实用性的图形思维工具,它可以将人们的发散性思维进行形象化展示。

B. 人类的发散性思考方式决定,进入大脑的每一种资料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向外发散出无数的关节点。

C. 材料二的“思维导图图例”具备了图像、线条和关键词三大思维导图要素,但是颜色这一要素展示得不够充分。

D. 材料三认为“思维导图不是一种理想的思维工具”的主要原因是,思维导图比较简单,是浅尝辄止的思维成果。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能有效提升人的左右脑的机能,协助人们实现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的平衡发展。

B. 思维导图的主干部分是以一幅大的图像或者“图像+文字”的形式表示出来的,主要呈现信息组织的主要几个大的方面。

C. 思维导图实际上还是一种树形结构,而现实思维系统却复杂多样,可能是多种基本结构的组合,树形结构只是其中之一。

D. 思维导图并不能表现思维的全貌,但作为一种工具,它能将思维可视化,因而可以大大激发我们大脑的无限潜力。

(3)根据材料信息,按序号补齐下面三则材料中所述的思维导图的空缺内容。

【答案】(1)D(2)C(3)①思维导图的定义和功能(或特征)什么是思维图”亦可);②功能(或作用)③关键词和小图像;④图例(或思维导图例);⑤容易曲解和简化原本复杂的系統;⑥适度使用。

【解析】【分析】(1)D项,“材料三认为‘思维导图不是一种理想的思维工具’的主要原因是,思维导图比较简单,是浅尝辄止的思维成果”错误,“思维导图的流行使很多人误以为系统分析就是这样一个简单、可控的过程,似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把一个复杂的问题给剖析清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