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行业产业链分析
服装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棉花种植、化纤生产、纺织印染以及辅料的生产等,将
产品供应至服装行业,其下游产业主要为消费者直接消费。
下游服装需求增速放缓;
上游原料价格下跌是服装行业产业链呈现出的最大特点。
其主要的产业链条示意图可
以参见下图。
化纤行业的原材料是聚脂切片、PTMEG、MDI、棉浆粕,产品是涤纶、氨纶、粘胶等。
纺织行业的原材料是化纤、羊毛、棉花等,产品是各种布料。
服装制造业原材料
是布料,产品是服装等。
化纤、纺织、服装业依次是上下游关系。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纺织产品是服装产品的主要上游产品,因此服装生产行业主要应该建立在纺织产
业发达的地区。
服装作为直接进入消费市场的重要产品,区域经济实力和地区消费能
力直接决定着纺织服装行业的市场需求和利润水平,进而影响纺织行业的发展。
因此,服装行业在地区消费能力较强的东部沿海区域普遍发展较快,如广东、浙江、山东、
福建等地区。
此外,由于纺织行业的上游主要是化纤和棉花等产品,而化纤行业则与
石油化工息息相关。
化纤行业的发展和价格对于服装行业的原料供应影响很大。
从服饰生产成本的角度分析,面、辅料等原材料约占65-75%左右,成衣制造加工成
本约占25-35%。
对于高级服饰而言,产品提价率较高,毛利率水平持续较高。
因此,上游行业的价格波动对高级服装市场直接影响相对有限。
纺织业在我国是一个劳动密集程度高和对外依存度较大的产业。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
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我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纺织品的原料主要有棉花、羊绒、羊毛、蚕茧丝、化学纤维、羽毛羽绒等。
纺织业的
下游产业主要有服装业、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
纺织业细分下来包括棉纺织、化纤、麻纺织、毛纺织、丝绸、纺织品针织行业、印染
业等。
纺织业同时也是一个高污染行业。
2007年5月,国务院下发了《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方案》,纺织业被列为重点污染行业。
据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印染行业污水排放总量居
全国制造业排放量的第5位。
60%的行业污水排放也来自印染行业,且污染重、处理难度高,废水的回用率低。
化纤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有些产品大量使用酸和碱,最终产生硫磺、硫酸、硫酸盐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有些则是所用溶剂、介质对环境污染较
为严重。
化纤生产污染环境的另一种表现是化纤产品本身的不可降解性,特别是合成纤维,其废弃物回收成本高,燃烧后污染空气;废弃后不易降解,造成土壤环境恶化。
另外,毛
麻丝行业的前处理过程也是行业污水排放的重点。
在能源消耗方面,纺织机械、化纤机械
电力消耗十分突出。
化纤行业总耗能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3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