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气氛马国平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境,能使受到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良好的课堂气氛的营造,关键在于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一、精心准备,营造氛围上课前,体育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新课程标准,精心设计教案,力求教材内容和形式达到和谐统一。
并做好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合理布置好场地、器械,使学生一进入场地,就能感到良好的体育课的氛围,从而产生跃跃欲试的学习动机。
二、形象激趣,渲染气氛师生关系融洽,有利于课堂气氛的形成,但这仅是一个有利条件,还需教师用自己美好的形象、满腔的热诚、诚恳的态度去教育、影响学生,去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若带者情绪去上课,注意力不专注、对学生动辄训斥,甚至打骂、体罚、使学生产生对立情绪,使课堂气氛紧张,这种气氛一旦形成就不容易改变。
所以每位体育教师在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还应注意自己个性和心理修养,时刻以最佳状态呈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影响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游戏竞赛,活跃气氛游戏内容丰富,简单易行,有一定竞争意识,深受小学生所喜爱,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根据教学需要,合理选用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快乐、活跃的气氛中进行各种练习,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责任性和荣誉感。
同时教师也可以和学生共同参加游戏和各类竞赛活动,师生同练、师生同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从而使课堂气氛更活跃。
让良好课堂气氛走入体育教学中厚街专业技术学校梁沛洪摘要:课堂气氛就是精神环境,是一种重要的客观存在,它对体育教学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
良好的体育课堂气氛,对体育教学起着积极的、决定性的作用。
这是教学的基础,也是进行创造性教学必要条件。
本文从当今体育课堂气氛的现状、体育课堂气氛对教学的影响、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等方面进行探讨,为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体育教学;课堂气氛;营造前言课堂气氛是指存在于教与学双边活动中的情绪特征和经常表现的行为风格,如紧张的气氛、活跃的气氛,平静的气氛等。
它是整个班级在课堂上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表现。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育情绪,能使学生受到感化和熏陶,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它直接影响到师生信息和感情上的交流以至整个教学效果。
只有具有积极的课堂气氛,才能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才能促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和谐,才能促进学生学习和思维的发展,这是教学的基础和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必要条件。
1 课堂气氛对体育教学的影响课堂气氛就是精神环境,是一种重要的客观存在,它对体育教学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
它是实实在在可以感觉到的东西。
气氛融洽,一切都好办,气氛弄僵了,好办的事也变得难办,这就是气氛在里面起作用。
体育教学中,课堂气氛的好坏,也可以体现出一个班级班风的好坏。
好的班风能使坏学生变好,坏的班风能使好的学生变坏,而班风中的学风,对课堂气氛的好坏起着很大的作用。
课堂气氛好,学生认真进行练习,很有可能掌握所学内容。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力稳定而集中, 全神贯注;情感状态积极、愉快,热情洋溢, 师生感情融洽;学生努力克服困难, 自觉调节自己, 能够积极开动脑筋, 迸发出创造性;教师的语言生动、有趣、逻辑性强, 学生理解问题与回答问题迅速而准确, 确信认真听讲积极动脑, 按照教师安排的练习步骤认真进行练习就一定能掌握所学内容。
教师心情舒畅,讲得流利、生动,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练习,这样就减少了组织教学的时间和次数。
增加了练习的时间,保证了练习的质量,提高了学习效率。
体育课的教学气氛是学生对体育课中情绪、情感等心理特征的综合体现, 它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条件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
当教材内容符合学生的年龄、性别、生理、心理特点, 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教学条件完备, 学生的学习情绪就高, 收获也大, 这时体育课就容易形成活跃的气氛。
相反教材内容不符合学生特点, 教师的组织方法和练习方法又很单调, 体育课呈现呆板、死气沉沉的气氛, 学生就不会积极主动热情地参加练习。
可见, 课堂气氛是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的, 它是教学过程中的外在的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受教学内容的制约。
因此, 可以说体育课堂的气氛与体育教学的关系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体育教学起着积极的、决定性的作用。
2 体育课堂气氛的现状不少老师都能认识到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体育教学。
但是在实际的体育课堂中,能够把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当作体育教学的重点的老师却是寥寥无几。
综观不少体育课,课堂气氛的现状并不容人乐观。
许多老师仍旧把自己当作教学主体,无法改变课堂角色,造成体育课堂死板、枯燥、无创新;学生被动地机械模仿,无法发挥主体作用,日渐对体育课堂产生厌倦、排斥、无兴趣。
具体来说,体育课堂气氛呈现了以下具体状况。
2.1 压抑学生的创造性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习惯于夸大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习惯于把学生当作教学的对象,当作知识的承载体。
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尽可能多的识知信息,为了确保“基本技能”、“基础知识”和教学目标得到落实,教师一味地强求学生进行枯燥的技能训练,不厌其烦地,长时间地去讲解、示范等。
这种把学生当作教学客体的做法,极大地损伤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此外,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阴影时时闪现在我们的课堂,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课堂不是学生的,而是教师的表演舞台,教师枯燥的讲解,反复地示范,到学生机械地模仿,机械地重复练习。
一句话,学生是为教师服务的。
2.2 把活的体系学科教成了“死”的学科学生原本想从坐了很久的教室里,到室外(体育课)活动一下、放松一下、张扬一下、玩一下、疯一下,但是无数次的失望,让他们原本喜欢的逐渐变得不太喜欢体育课。
因为教师只是借助于地点变化(从教室到操场),继续进行课堂学科的延伸,在蓝天白云下,企图用教室里的教学方法和原则来“规范”学生的情绪与动作,来扼杀学生的天性。
使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
2.3 教师缺乏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化,本来对于传统的教学应当是辩证地扬弃,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成了一成不变的东西。
许多教师停留于一般的“继承”,而忽视了对教学的研究和发展。
教师教没有创造性的劳动,学生更难以得到创新。
2.4 教学随意性大,计划与课堂实践脱节长期以来,教师课堂教学与教学计划不相符合,计划定的是一套,而在课堂教学中上的又是另一套。
备课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上课又根据自己的爱好去选择。
因此,随意性大,长此以往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教学与课堂实践严重脱节,体育课得不到学生的喜爱。
其实,课堂上远远不止这些现象。
封闭、僵化的课堂泯灭了孩子们生命的活力。
因此,我们必须在反思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改造我们的课堂教学,使我们的课堂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充分发展个性,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3 如何营造良好的体育课堂气氛3.1 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创新教育思想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争做研究型的教师,永远把体育教学工作作为研究的对象,针对不同的学生修订不同的教学方案。
“不重复过去的教学”是教师工作的一个准则。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是一个不断实现教学创新的劳动者,我们的课堂应该对学生有一种持久的魅力才能体现它的生命力。
如果堂堂体育课都是一个范式,每节课都是枯燥无味的队形队列、机械的准备活动、复杂的技术动作,学生的学习热情又怎么能激发走来呢?因此,教学要必须进行观念的更新。
“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确保每一个学生都受益。
”教师要运用这些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反思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改造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一改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作法,不要让课堂成为教师表演的舞台,要走到学生中去,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充分发展学生个性,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创造高度自由的想象与创造空间。
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性、丰富课堂的色彩,要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从事身体练习,使课堂充满活力,真正成为孩子们的乐园。
3.2 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优化体育课堂气氛的教学场景,可使学生耳目一新,兴趣倍增。
体育教学主要是在室外场地上进行的,场地器材是构成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合理地规划教学场地,把场地设计得美观大方,粉线清晰;器材力争新颖,尽可能使旧器材焕发新的生命力;沙坑平整,垫子洁净,标志物醒目等,都给学生增添美感,引起其好奇心和提高兴奋性,有助于产生增力情绪,进而促进体育课堂气氛的优化。
总之,良好的课堂气氛是以活而不乱加秩序、全员的积极参与、融洽的情感交流为特色。
要构建良好的体育课堂气氛,其构建措施必须从教学过程的构成因素着手,定向于良好课堂氛围的秩序、参与和交流三项指标,才能获得良好的构建效果。
3.3 从情感上取得学生的认同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集体,所以老师们要深入到学生集体中去,多了解学生,多关爱学生,从情感上得到学生的认同,这是活跃课堂气氛的必要条件,也是一个教师教学权威的体现。
有些教师课备得很好,但是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同学们无精打采。
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在于他在情感上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同,因而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也就达不到调节、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
如果教师平常多与学生接触,多点与学生谈心。
才能够了解他们,对他们的个性特点等比较熟悉,那么,在上课时,不但教态会亲切自然,而且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来举例说明要讲的内容,这不仅使学生容易理解,还会使课堂气氛活跃。
3.4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以生为本”,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心目中可亲可敬的好老师、好朋友。
要外塑形象,注意个人穿着打扮的端庄得体;要内练真功,要以生动、幽默的教学语言和漂亮、超酷的动作示范,以及艺术化的教学方法去吸引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学生。
从而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民主和谐、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敢于表现自己,敢于做动作,敢于与教师一起上好体育课,从而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打下基础。
我们着眼于体育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变以往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也由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
其特点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全面性、民主性、发展性、活动性和开放性。
使学生得到和谐、主动、健康的发展。
3.5 发挥体育教师在营造课堂气氛中的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好坏的关键,是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