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可靠性测试标准(手机)
测试目的:测试样机抗盐雾腐蚀能力
试验标准:常温干燥后,手机各项功能正常,外壳表面及装饰件无明显腐蚀等异常现象。
3.3.结构耐久测试 (Mechanical Endurance Test)
样品标准数量:8台。
测试周期:7天。
测试目的:各结构件寿命测试。
3.3.1.按键测试(Keypad Test)
试验标准:手机外观,结构和功能符合要求。
3.2.3.高温/低温功能测试(Functional Test)
测试环境:-20° C/+60°C,24小时,4台手机。恢复至常温,然后进行结构,功能和电性能检查。
测试目的:高温/低温应用性功能测试
试验标准:手机电性能指标满足要求,功能正常,外壳无变形。
B:恶劣气候性测试
实验方法:选取靠近耳塞的一段导线,将其两端固定在实验机上,用20N±2N的力度持续拉伸6秒,循环100次。
检验标准:导线功能正常,被覆外皮不破裂,变形。
3.3.14.导线折弯强度试验(Cable Bending Endurance Test)
测试环境:室温(20~25° C);
实验方法:分别选取靠近耳塞和靠近插头的一段导线,将导线的两端固定在实验机上,做0mm~25mm折弯实验3000次。
试验标准:手机外观,结构和功能符合要求。
3.1.4振动试验(Vibration Test)
测试条件: 30Hz;振幅:5.0mm,3600 s
测试目的:测试样机抗振性能
试验方法:将手机开机放入振动箱内固定夹紧。启动振动台垂直振动1个小时,对样机进行参数测试。
试验标准:振动后手机内存和设置没有丢失现象,手机外观,结构和功能符合要求,参数测试正常,晃动无异响。
1. 目的
为规范手机可靠性认证,确保整机及供货商所供产品符合国际标准,及我公司品质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手机可靠性认证。
3. 内容
手机可靠性测试(PRT)的目的是在特定的可接受的环境下不断的催化产品的寿命和疲劳度,可以在早期预测和评估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可靠性测试包括六个部分:加速寿命测试,气候适应测试,结构耐久测试,表面装饰测试,特殊条件测试,及其他条件测试。
3.3.3.翻盖测试(Flip Life Test)
测试环境:室温(20~25° C);4台手机;手机设置成开机状态;10万次开合翻盖测试。
试验标准:6万次后,手机外观,结构,及功能正常。
3.3.4.滑盖测试(Slide Life Test)
测试环境:室温(20~25° C);4台手机;手机设置成开机状态;8万次滑盖测试。
测试目的:测试样机抗静电干扰性能
试验标准:在+/-4Kv 和 +/-8Kv时出现任何问题都要被计为故障。
3.2.气候适应性测试 (Climatic Stress Test)
样品标准数量:一般气候性测试4台; 恶劣气候性测试3台。共7台。
测试周期:1天。
一般气候性测试恶劣气候性测试
A: 一般气候性测试:
试验标准:手机外观,结构和功能符合要求。
3.1.6滚筒试验(platen Test)
测试条件:0m长度,100转,4台手机(此项目仅供参考,不强制要求)
试验方法:将手机处于开机状态进行。
试验标准:手机外观,结构和功能符合要求。
3.1.7静电测试(ESD)
测试条件:+/-4kV~+/-8kV,开机并处于充电状态,+/-4kV接触和~+/-8kV空气放电各10次。,4台手机。具体测试方法详见公司测试标准细则。
检验标准:方格面油漆脱落应小于3%,并且没有满格脱落。
3.4.3.汗液测试(Perspiration Test)
测试环境:60°C,90%RH
试验方法:把滤纸放于酸性(PH=4.2)或碱性(PH=8.8)溶液充分浸透,用胶带将浸有酸性或碱性溶液的滤纸粘在样品喷漆表面,确保试纸与样品喷漆表面充分接触,然后放在测试环境中,在24小时检查一次,48小时后,将样品从测试环境中取出,并且放置2小时后,检查样品表面喷漆。
3.3.11. SIM Card 拆装测试(SIM Card Test)
测试环境:室温(20~25°C);4台手机;SIM卡插上取下反复500次。
检验标准:SIM卡触片、SIM卡推扭开关正常,手机读卡功能使用正常。
3.3.12. 耳机插拔测试(Headset Test)
测试环境:室温;4台手机;开机状态;耳机插入耳机插孔再拔出,3000次。
检验标准:实验后检查耳机插座无焊接故障,耳机插头无损伤,使用耳机通话接收与送话无杂音(通话过程中转动耳机插头),耳机插入手机耳机插孔时不会松动(可以承受得住手机本身的重量)。
3.3.13.导线连接强度试验(Cable Pulling Endurance Test)
测试环境:室温(20~25° C);
试验标准:手机表面喷涂无异变,结构无异常,功能正常,可正常拨打电话。
3.1.3跌落试验(Drop Test)
测试条件:开发阶段:2.4寸及以上的屏跌1.2m,小于2.4寸屏跌1.5m,跌落表面:水泥地面,共2轮,每轮对手机的六个面四个角依次进行自由跌落(底部→右侧→左侧→顶部→反面→正面)。试验从手机的最小面开始跌落,每个循环中LCD面为最后跌落面;有翻盖(滑盖)的移动电话机应将盖合上;跌落后进行外观检查,磨损是可以的,但不应有裂缝;允许电池脱落,但仍具备正常通话功能;
3.3.6. 充电器插拔测试(Charger Test)
测试环境:室温(20~25° C);4台手机。
试验方法:将充电器接上电源,连接手机充电接口,等待手机至充电界面显示正常后,拔除充电插头。在开机不插卡状态下插拔充电3000次。
检验标准:I/O接口无损坏,焊盘无脱落,充电功能正常。无异常手感。
3.3.8.笔插拔测试(Stylus Test)
检验标准:不应出现电性能不良现象;表面不应有损伤
3.3.10.电池/电池盖拆装测试(Battery/Battery Cover Test)
测试环境:室温(20~25°C);4台手机;将电池/电池盖反复拆装1000次。
检验标准:手机及电池卡扣功能正常无变形,电池触片、电池连接器应无下陷、变形及磨损的现象,外观无异常。
检验标准:导线功能正常,被覆外皮不破裂,变形。
3.3.15.导线摆动疲劳试验(Cable Swing Endurance Test)
测试环境:室温(20~25° C);
实验方法:分别将耳机和插头固定在实验机上,用1N的力, 以90°~120°的角度反复摆动耳机末端3000次。
检验标准:导线功能正常,被覆外皮不破裂。
测试环境:室温(20~25° C);4台手机;开机状态;2万次。
检验标准:手机笔输入功能正常,插入拔出结构功能、外壳及笔均正常。
3.3.8.触摸屏点击试验 (Point Activation Life Test)
试验条件:触摸屏测试仪,直径为0.8mm的塑料手写笔或随机附带的手写笔
试验方法:2台手机;将手机设置为开机状态,点击同一位置250,000次,点击力度为250g;点击速度:2次/秒;
检验标准:喷漆表面无变色、起皮、脱落、褪色等异常。
3.4.4.硬度测试(Hardness Test)
测试环境:室温(20~25°C);
试验方法:用2H铅笔,在45度角下,以1Kg的力度在样品表面从不同的方向划出3~5cm长的线条3~5条。
3.2.4.灰尘测试(Dust Test)
测试环境:室温,灰尘大小300目,持续3个小时。3台手机,详细测试方法见公司测试标准细则。
测试目的:测试样机结构密闭性
试验标准:手机各项功能正常,所有活动元器件运转自如,显示区域没有明显灰尘。
3.2.5.盐雾测试(Salt fog Test)
测试环境:35°C; 5%的氯化钠溶液;3台手机,关机;合上翻盖;样机用绳子悬挂起来;24小时。
3.1.5高温高湿(temperatureandHumidity Test)
测试环境:60° C,95%RH,4台手机
测试目的:测试样机耐高温高湿性能
试验方法:将手机处于关机状态,放入温湿度实验箱内的架子上,持续72个小时之后取出,常温恢复2小时,然后进行外观、结构和功能检查。对于翻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合上翻盖,一半样品打开翻盖;对于滑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滑开到上限位置。
3.4 表面装饰测试 (Decorative Surface Test)
样品标准数量:每种颜色6 套外壳。
测试周期:3天。
3.4.1.磨擦测试(Abrasion Test - RCA)
测试环境:室温(20~25°C);
试验方法:将最终喷涂的手机外壳固定在RCA试验机上,用175g力队同一点进行摩擦试验。对于表面摩擦300cycles,侧面和侧棱摩擦180 Cycles。
3.2.1.高温/低温参数测试(Parametric Test)
测试环境:-20° C/+60°C;持续2小时;手机电池充满电,手机处于开机状态。4台手机
测试目的:高温/低温应用性性能测试
试验方法:对于翻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合上翻盖,一半样品打开翻盖;对于滑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滑开到上限位置。
试验标准:手机电性能参数指标满足要求,功能正常,外壳无变形。
试验方法:手机带电池,设置成关机状态先放置于高温箱内持续60分钟后,在15秒内迅速移入低温箱并持续60分钟后,再15秒内迅速回到高温箱。此为一个循环,共循环10次。实验结束后将样机从温度冲击箱(高温箱)中取出,恢复2小时后进行外观、机械和电性能检查。对于翻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打开翻盖;对于滑盖手机,应将一半样品滑开到上限位置。
检验标准:不应出现电性能不良现象;表面不应有损伤
3.3.9.触摸屏划线试验 (LineationLife T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