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化学与物理模拟试卷答案
一、解释下列概念(12分,每题2分)
1由于内旋转而使高分子长链表现不同程度卷曲的特性称为柔顺性。
.
2.当吸电子基α—碳原子上连着氢原子时,β—碳原子上的醚键变得不稳定,在
碱性条件下容易发生断裂,称为β—分裂。
3.非晶态高分子的玻璃态与高弹态的相互转变温度叫做玻璃化转变温度。
4.羊毛在湿、热条件下经外力的反复作用,纤维之间相互穿插纠缠,纤维集合体
收缩变得紧密,这种性能称为羊毛的缩绒性。
5.高分子链中,能独立运动的最小单元称为链段。
6.结晶分子中,结晶部分所占的百分率,它反映了高分子链时形成结晶的程度。
二、判断正误(在括号里画“√”或“×” 12分,每题2分)
1.(×)
2.(√)
3.(×)
4.(√)
5. (√)
6.(√)
三、填空(25分,每空1分)
1.一级结构,一次结构(近程结构),二次结构(远程结构)
2.变大,变大,下降,升高,提高,变大
3.涤纶(PET),锦纶(PA),腈纶(PAN),丙纶(PP),氨纶(PU)
4.腰圆形,中腔,扁平袋状,天然扭曲,(C6H10O5)n,β—D—葡萄糖剩基,1,4
苷键。
5. α—螺旋,β—折叠,无规线团。
四、曲线题(6分)
1.Tb催化温度,Tg玻璃化温度,Tf黏流化温度,Td分解温度。
A玻璃态,B玻璃态转变,C高弹态D黏流态转变,E,黏流态。
2. 1—塑性流体,2—假塑性流体,3—膨胀流体,4—牛顿流体。
四、回答下列问题(45分,8小题)
1.联系:都是链段运动,都能发生较大的变形。
区别:第一,强迫高弹形变:T<Tg,高弹形变,T>Tg
第二,当外力撤消后,强荣高弹形变已无法完全回复,而高弹形变可以回复。
2.第一,热力学稳定相态,分子排列紧密、规整,分子间作用力大,所以溶解比非
晶聚合物困难的多。
第二,溶解有两个过程,首先吸热,分子链开始运动,晶格被破坏,然后再溶胀溶解。
3.性能的改变:(1)棉纤维吸附能力提高(2)反映活泼性提高(3)光泽改善
(4)强度提高(5)尺寸稳定性提高
为什么:(1)形态结构变化,改善了纤维的光泽,
(2)洁净度下降,提高了织物的吸附性和化学反应活泼型,
(3)取向度提高,增加了织物的强度和尺寸的稳定性。
4.(1)用铜胺溶液或铜乙二胺溶液测定纤维聚合度,若下降则纤维受到损伤,
(2)测纤维的强度,强力下降,是水解纤维素,强力不下降,用碱液处理,烘干后测强度,若强度大幅度下降则氧化纤维素。
5.羊毛的拉伸和回复性能与其分子结构及聚集态结构有关。
羊毛的多肽链是卷曲
的,并有螺旋构象,肽链之间存在着各种次价键包括二硫键,当受到外力拉伸时,螺旋状的α—构象可以转变成直的β—构象,肽链之间的交联键能阻止分子链之间的相对滑移,所以,羊毛既具有较大延伸性能,又具有良好的回复性能。
6.蚕丝纤维在形成过程中,既由液体变为固体纤维时,曾经受到强烈的拉伸和土司口处的压挤,不但分子链较为伸直取向度较高,而且分子链之间的排列比较整齐,结晶度高,故羊毛具有较高的断裂强度、初始杨氏模量和较低的断裂伸长率。
7.(1)都有剩基(2)都有一定的耐光性(3)耐氧化性差(4)都可降解(5)导电性差(6)易染色(7)吸湿性好(8)都有天然和再生之分(9)穿着舒适(10)分子链都是刚性分子链(11)分子链之间存在大量氢键(12)不易起静电。
8.(1)碱处理,失重为涤纶,失重率低的为锦纶。
(2)测密度,锦纶密度低
(3)染色性能,涤纶上染率低,锦纶上染率高
(4)测回潮率,锦纶回潮率高。
涤纶回潮率低,
(5)测起球起毛,涤纶意起球起毛,
(6)测耐磨性,涤纶的耐磨性次于锦纶
(7)碱处理,涤纶对碱不稳定,锦纶对碱稳定,
(8)耐氧化性,涤纶耐氧化性好,锦纶对氧化剂的稳定性差,
(9)测耐热性,涤纶的耐热性最好,锦纶耐热性不如涤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