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乾照光电LED及太阳能电池扩产项目

乾照光电LED及太阳能电池扩产项目

乾照光电LED及太阳能电池扩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华侨大学环境保护设计研究所(持国环评证乙字第2201号)厦门大学(持国环评证甲字第2203号)二○○九年五月一、项目工程概况1.1地理位置乾照光电LED及太阳能电池扩产项目位于厦门火炬(翔安)产业园内(西坂路以北,莲塘北路以东)。

其东面与迎辉光电相邻;西临莲塘北路,隔着莲塘北路是上庄村;南面隔着西坂路与晶宇光电相邻;北面与均豪精密工业(厦门)有限公司相邻;东北面是鹿宏科技;西南面是安台创新科技。

其地理位置及区域位置分别见图1.1和图1.2。

本项目位置图1.1 乾照光电LED 及太阳能电池扩产项目地理位置图图1.2 乾照光电LED及太阳能电池扩产项目区域地理位置图1.2工程组成乾照光电LED及太阳能电池扩产项目总投资25000万元,选址于厦门火炬(翔安)产业园内(西坂路以北,莲塘北路以东),占地面积约37614m2,建筑面积16390m2,周边绿化等面积15000m2。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红、黄LED外延片和芯片生产线、砷化镓太阳能电池外延片生产线以及相应的研发中心。

其生产规模为生产红、黄LED外延片240000片/年;太阳能电池外延片18000片/年;红、黄LED 芯粒92亿粒/年。

1.3环境保护工程本项目配套建设的环境保护工程主要包括:污水处理站、生产废气中特殊气体处置的尾气处理器、尾气碳纤维废气处理器以及全厂设备的隔声减振措施等。

1.4项目水耗及能源1.4.1水资源消耗本项目用水量为8000m3/月,供水水源取自开发区城市自来水供水管网,进口为φ200mm。

1.4.2能源消耗(供电)经计算,该项目的全厂用电量300000kWh/月,用电来自翔安火炬园区220KV区域变电站。

二、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1.1大气环境保护目标据项目性质和周围环境特征,确定评价区内的大气环境保护目标为西坂医院、上庄村。

2.1.2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期间各测点PM10、SO2和NO2日均浓度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限值。

2.1.3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污染防治措施(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结论本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定为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相关规定,三级评价可以不进行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工作,直接以估算模式计算结果作为预测与分析依据。

预测结果表明:A s H3最大落地浓度为 1.80×10-5mg/m3,对应的落地距离为距源强242m处,A s H3的最大占标率P Max为0.09%;PH3最大落地浓度为2.52×10-5 mg/m3,对应的落地距离同样为距源强242m处,PH3的最大占标率P Max为0.126%。

不管是A s H3还是PH3,其最大落地浓度均小于大气环境质量浓度限值(0.02mg/m3)。

因此,本项目对周围大气环境影响程度微弱,不会影响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质量。

(2)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在外延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特殊气体,如砷烷、磷烷等,除了在生产工艺中反应消耗外,其余尾气经过从英国引进的当今最先进的尾气处理器进行处理。

尾气处理器的喷淋液是由两种溶液组成:A级喷淋溶液的主要组成是NaClO3+H2SO4+H2O;B级喷淋溶液的主要组成是NaOH+H2O,A级喷淋溶液将AsH3、PH3氧化成酸性化合物并溶于水,B级喷淋溶液处理A级喷淋溶液处理后的酸性气体。

经过处理后,绝大部分尾气(大约99%)以喷淋废液形式而被收集,只有极少量尾气在此经过碳纤维废气处理器再一次吸附净化后排入大气环境。

经过上述处理,最终外排工艺尾气中特殊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放速率均远低于国家《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和荷兰排放导则中相应排放控制的要求。

上述特殊气体的处理方法是目前国内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生产过程普遍采用的方法,在国内厦门三安电子有限公司、厦门乾照光电有限公司以及石家庄等地的同类厂家均用此法。

2.2声学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2.1声学环境保护目标噪声环境保护目标为本项目厂界及上庄村等。

2.2.2声学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所在地及其周边区域各监测点的昼、夜间等效连续A 声级完全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3类标准限值。

2.2.3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污染防治措施(1)噪声环境影响分析结论预测结果表明:在采取降噪措施情况下,厂界噪声叠加本底值后,厂界东侧、西侧、南侧和北侧的昼间、夜间预测噪声值均可以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限值(昼间≤65dB,夜间≤55dB)要求。

因此,本项目运营期设备噪声对厂区周边的声环境质量影响轻微。

(2)噪声污染防治措施本工程的噪声污染源主要来自动力设备,如冷冻机组、空压机、通风机等。

在工程设计和噪声治理上采取措施:合理布置噪声源:冷冻机组、空压机等强噪声源均布置在动力车间内。

选择低噪声设备:冷冻站、空压站等动力设备选用满足国际标准的低噪声、低振动设备,设备都设有减振基础并采用消声措施。

在建筑采取隔声措施,设备与管道之间的连接采用柔性连接,以减少噪声和振动的传递。

本项目噪声控制措施的关键在于将强噪声源:空压机、冷冻机等均布置在动力车间内,并采取了较严密的降噪措施;对于通风机等均采取了相应的减振、消声措施。

经过墙体隔声、吸声及随距离衰减等有效降噪后,其厂界噪声可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3类标准限值。

2.3水环境影响分析结论2.3.1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正常生产运行后,废(污)水产生量约为146.67t/d,其中生产废水产生量约为120t/d,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26.67t/d。

废水量较小,废(污)水(其中含有少量的砷)经自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经产业区内的污水管网排入翔安污水处理厂,对翔安污水处理厂影响小。

2.3.2水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水污染治理措施有两部分:一是生产废水处理系统,二是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处理系统。

公司所产生的废水,通过生产废水系统的运行,使废水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1)含氟废水防治措施含氟废水添加氯化钙(CaCl2)以产生无害的氟化钙(CaF2),再添加混凝剂、絮凝剂通过混凝沉淀的工艺,该技术工艺是常规的处理工艺,工艺除氟效率高,技术可靠,能达到排放标准。

(2)含氨废水防治措施工艺中产生的含氨废水采用热交换和脱洗方法后,再经过生物硝化脱氮工艺,其工艺处理是常规的,能达到排放标准。

(3)有机废水防治措施有机废水采用生化法处理。

废水经过pH调节,生物接触氧化,澄清沉淀后排放,该方法完全可达到工厂排放口达标排放的要求。

(4)酸碱废水防治措施通过加入液碱(NaOH)及硫酸(H2SO4),进行酸碱中和法的水处理,工艺简单,也是极常规的水处理工艺,但是整个废水处理过程采用自动化控制是达到排放标准的重要条件。

(5)生活污水防治措施生活污水排入室外生活污水管网,纳入产业区的化粪池,将其处理后排往产业区市政污水管网。

这处理方法是通用的,也是可靠的方法。

2.4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结论2.4.1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1)一般固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运营期间产生的一般固体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和包装废脚料。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及时交由工业区环卫部门清运,送到厦门东部固体废弃物处理中心进行统一处理,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包装废脚料有废品回收商回收,不会对周边环境影响小。

(2)危险固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除生活垃圾、废包装材料等一般废物外,还有部分危险废物,如废有机溶剂、废显影液、废酸等,其主要成份为易燃的有机化合物或腐蚀性的化学品。

对这类废物的处置必须十分慎重,避免由于处理不当而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如果未采取防雨防淋防渗措施,危险固废可以通过雨水的浸渍和废物本身的分解等,使得其中的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随雨水一起进入项目周围的雨水系统,污染地表水环境;另外部分渗透到地下,污染地下水和土壤,最终通过食物链的途径危及人体健康。

2.4.2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本项目建成投产后产生的危险废物和废液交由福建省固体废物处置有限公司进行统一处置;废芯片由生产厂家回收;废包装材料交废品公司收购;办公及生活垃圾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通过上述分类处置措施,可使废物去向明确,不会产生二次污染,既安全有效而且经济、合理。

2.5公众参与结论公众参与调查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公众认同“乾照光电LED及太阳能电池扩产项目”建设对本地区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对项目建设表示支持,没有人提出明确的反对意见。

大部分受访公众表达了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认为本地区环境质量问题以大气污染最为严重,要求在本项目的施工期和运营期要加强管理,处理好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关系;项目运营期要特别注意生产的安全保障措施,以消除或减轻周围居民的担心。

同时,随着本项目及开发区其它企业的入驻,产生的环境问题也相应增多,地方政府及产业区管委会应处理好区域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建设单位对于公众反应的意见和建议明确表示:在进行本项目的施工期和运营期一定会注意尽量减轻环境污染,对受影响公众反应的问题会及时处理。

2.6环境风险分析结论2.6.1风险事故评价针对本项目的生产特点,对可能发生的事故风险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很有必要,以便提出防范及应急措施,力求将环境风险降至最低。

发生气体泄漏风险事故时,AsH3(或PH3)的最大落地浓度为4.513mg/m3,对应的落地距离为距源强83m处;在距离源强中心点1900m范围以外,最大落地浓度为小于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允许浓度(AsH3、PH3均为0.3mg/m3)。

因此,在事故条件下,需疏散周边人群距厂区1900m以外区域,即本评价的事故疏散防护距离为1900m。

2.6.2突发性风险事故处置根据相关类比调查,虽然第十三研究所、厦门三安电子有限公司从事LED外延片生产几年来,从未发生过事故,但考虑到使用到AsH3、PH3等具有可燃性和剧毒性的有毒气体,所以在AsH3、PH3的运输、贮存和生产等过程中,采取切实可行的、具有针对性的预防突发性污染事故的措施及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突发性风险事故的发生。

2.7清洁生产分析与总量控制结论2.7.1清洁生产分析清洁生产是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为目标,以“节能、降耗、减污”为宗旨,以良好的企业管理、优化合理的工艺、有效的原材料和废物的综合利用为手段,将污染物消除或削减在生产过程中,使生产末端处于无废或少废状态,实现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的一种全新工艺。

它将产品生产和污染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取得资源、能源配置利用的最大效率和环境成本的最小量化,是深化工业污染防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