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A.0.2-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报审表(按性能性指标)

表A.0.2-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报审表(按性能性指标)

表A.0.2-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报审表(按性能性指标)工程名称:层数:(地上)(地下)总建筑面积:序号审查内容参照建筑指标设计建筑指标节能措施是否符合标1 外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东向当建筑某个朝向的窗(包括透光幕墙)墙面积比小于0.40时,该朝向玻璃(或其它透光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60;当建筑某个朝向的窗(包括透光幕墙)墙面积比大于等于0.40时,该朝向玻璃(或其它透光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0。

0.35普通铝合金窗+LOW中空玻璃(6+12+6)西向外窗:活动遮阳是□否□南向0.35西向0.35北向0.352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的综合太阳得热系数SHGC w东向窗墙面积比C综合综合太阳得热系数SHGC w(东、南、西向/北向)C≤0.2 ≤0.52/-0.2<C≤0.3 ≤0.39/0.470.3<C≤0.4 ≤0.35/0.430.4<C≤0.5 ≤0.31/0.390.5<C≤0.6 ≤0.26/0.350.6<C≤0.7 ≤0.24/0.300.7<C≤1.0 ≤0.18/0.24C>0.8 ≤0.18/0.240.30是□否□南向0.30是□否□西向0.21是□否□北向0.30是□否□3 屋顶透明部分的综合太阳得热系数SHGC wSHGC w≤0.27 -是□否□4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的可开启面积外窗办公建筑、酒店建筑、学校建筑、医疗建筑及公寓建筑的100m 以下部分,每个房间外窗有效通风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外窗面积的30%;≥30%普通铝合金窗+LOW中空玻璃(6+12+6)是□否□透明幕墙办公建筑、酒店建筑、学校建筑、医疗建筑及公寓建筑的100m 以下部分,透光幕墙应具有不小于房间外墙透光面积10%的有效通风面积。

是□否□5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的气密性外窗1 10 层及以上建筑外窗的气密性不应低于7 级;2 10 层以下建筑不应低于6 级;3 当外窗确需选用推拉窗时,其外窗气密性能应达到GB/T 7106 规定的3 级及以上。

6是□否□透明幕墙幕墙的气密性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 中第5.1.3 条的规定且不应低于3 级。

3是□否□6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屋顶平均传热系数K m(W/㎡K)Dm≥2.5,Km=0.8;Dm<2.5,Km=0.4(D<2.5的轻质屋顶,还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所规定的隔热要求。

)Km=0.91Dm=2.55挤塑聚苯板(XPS)30厚,实际施工40厚是□否□外墙(包括非透光幕墙)平均传热系数K m(W/㎡K)D m≥2.5,K m=1.5;D m<2.5,K m=0.7Km=0.821Dm=2.517加气混凝土砌块(B07)底部架空楼板或外挑传热系数K(W/㎡K)K=1.5 K=3.75外窗(包括透明幕墙)窗墙面积比东向≤0.700.512普通铝合金窗+LOW中空玻璃(6+12+6)西向外窗:活动遮阳南向0.677西向0.724北向0.677传热系数K(W/㎡K)东向窗墙面积比C传热系数K(W/㎡K)综合太阳得热系数SHGC w(东、南、西向/北向)/北向)C≤0.2 K=5.2 SHGC=0.52/--0.2<C≤0.3 K=4.0 SHGC=0.39/0.470.3<C≤0.4 K=3.0 SHGC=0.35/0.430.4<C≤0.5 K=2.7 SHGC=0.31/0.390.5<C≤0.6 K=2.5 SHGC=0.26/0.350.6<C≤0.7 K=2.5 SHGC=0.24/0.300.7<C≤0.8 K=2.5 SHGC=0.18/0.24C>0.8 K=2.0 SHGC=0.18/0.24K=3.15南向K=3.15西向K=3.15北向K=3.15综合太阳得热系数SHGC w东向SHGC=0.30南向SHGC=0.30西向SHGC=0.21北向SHGC=0.30屋顶透光部分屋顶透光部分面积/屋顶总面积≤20% 0.00传热系数K(W/㎡K)K=3.0 K=-综合太阳得热系数SHGC wSHGC w=0.27 SHGC w=-空调年耗电量(KWh/㎡)Ec.ref=Ec=7 空调和通风主要空间的空调设计新风量办公30m3/h是□否□冷热负荷计算必须进行热负荷和逐项逐时的冷负荷计算详见冷负荷计算书是□否□冷量的计算1 采用区域性冷源时,在每栋公共建筑的冷源入口处,应设置冷量计量装置;2 公共建筑内部归属不同的使用单位时,应分别设置冷量计量装置。

每栋设置冷量计量装置是□否□电热源除了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外,不得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调系统的热源:1 以供冷为主,采暖负荷较小且无法利用热泵提供热源的建筑;2 无集中供热与燃气源,用煤、油等燃料受到环保或消防严格限制的建筑;3 夜间可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且蓄热式电锅炉不在昼间用电高峰时段启用的建筑;4 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地区的建筑,且其发电量能满足自身电加热用电量需求的建筑;5 内、外区合一的变风量系统中需要对局部外区进行加热的建筑。

是□否□锅炉的额定热效率锅炉类型及燃料种类锅炉额定蒸发量D(t/h)/额定热功率Q(MW)D<1/Q<0.71≤D≤2/0.7≤Q≤1.42<D<6/1.4<Q<4.26≤D≤8/4.2≤Q≤5.68<D≤20/5.6<Q≤14.0D>20/Q>14.0燃油燃气锅炉重油86 88轻油88 90燃气88 90层状燃烧锅炉Ⅲ类烟煤75 78 80 81 82抛煤机链条炉排㶽炉-- -- -- 82 83流化床燃烧锅炉-- -- -- 84是□否□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汽压缩循环冷水(热泵)机组,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的性能指数(COP)类型名义制冷量CC(KW)性能系数COP水冷活塞式/涡旋式CC≤528 4.40螺杆式CC≤528 4.90528<CC≤1163 5.30CC>1163 5.60离心式CC≤1163 5.401163<CC≤2110 5.70CC>2110 5.90风冷或蒸发冷却活塞式/涡旋式CC≤50 2.80CC>50 2.90螺杆式CC≤50 2.90CC>50 3.00风冷机制冷量880KWcop=3.46W/W是□否□名义制冷量大于7.1KW的电驱动单元式空调机,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的能效比(EER)类型名义制冷量CC能效比EER(W/W)风冷式不接风管7.1<CC≤14.0 2.85CC>14.0 2.75接风管7.1<CC≤14.0 2.60CC>14.0 2.55水冷式不接风管7.1<CC≤14.0 3.55CC>14.0 3.45接风管7.1<CC≤14.0 3.25CC>14.0 3.20是□否□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性能系数机型名义工况性能指数冷(温)水进/出口温度(℃)冷却水进/出口温度(℃)蒸汽压力(MPa)单位制冷量蒸汽耗量kg/(Kwh)性能指数制冷供热蒸汽双效18/1330/350.25≤1.1912/70.400.60 ≤1.110.80 ≤1.09直燃供冷12/7 30/35 ≥1.30供热出口60≥0.90注:直燃机的性能系数为:制冷量(供热量)/「加热源消耗量(以低位热值计)+电力消耗量(折算成一次能)」。

是□否□风道系统的单位风量耗功率系统形式Ws限值机械通风系统0.27新风系统0.24办公建筑定风量系统0.27办公建筑变风量系统0.29商业、酒店建筑全空气系统0.30通风系统最大单位风量耗功率是0.301W/W量管制变风量新风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是:0.46是□否□冷冻水和冷却水循环泵的流量和扬程应通过详细的水利计算,确定合理的空调冷冻水和冷却水循环泵的流量和扬程,并确保水泵设计工作点在高效区,并应计算空调冷热水系统耗电输冷(热)比[EC(H)R-a]。

见水泵扬程计算书是□否□集中空调系统热回收采用集中空调系统,有稳定热水需求,建筑面积在10000㎡以上的公共建筑,应当安装空调废热回收装置。

是□否□8 照明分项能耗数据计量低压配电系统应在空调系统、照明系统、电梯系统、信息中心系统、厨房及相关系统的出线回路上设置具有标准通讯接口的分项能耗数据计量仪表。

低压配电系统所有出线回路均采用T系列仪表,该仪表为是□否□照明功率密度值与对应照度值应符合《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第6章的规定:办公建筑□√第6.3.3条商业建筑□第6.3.4条旅馆建筑□第6.3.5条医院建筑□第6.3.6条学校建筑□第6.3.7条美术馆、科技馆、博物馆□第6.3.8条会展建筑□第6.3.9条交通建筑□第6.3.10条金融建筑□第6.3.11条图书馆建筑□第6.3.2条(注:对应本项目的建筑类别可在上述方框中打√表示。

)普通办公室照度值:300lx,LPD≤9W/㎡,Ra≥80。

高档办公室照度值:500lx,LPD≤15W/㎡,Ra≥250~300LX350~500LX是□否□镇流器应选配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设计选用的镇流器能效不应低于相应能效标准的节能评价值。

采用电子镇流器及节能型电感镇流器是□否□照明光源1 充分利用自然光;2应采用细管径荧光灯和高效的气体放电灯,应选配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设计选用的光源、镇流器的能效不应低于相应能效标准的节能评价值;3 国家机关办公建筑严禁在门厅、工作大厅、会议室、会议厅等场所的普通照明中采用白炽灯和卤钨灯,有特殊要求的场所,采用白炽灯等光源时必须设计节能控制方式;4 一般照明(包括卫生间、走道等公共场所)不得使用白炽灯;5 公共建筑中确实需要采用白炽灯和卤钨灯的场所,应在设计中注明使用原因;6 公共建筑主要功能场所宜采用稀土三基色荧光灯、陶瓷金卤灯等节能型光源。

走道、楼梯间、卫生间、车库等无人长期逗留的场所,宜选用发光二极管(LED)灯;高大空间及室外作业场所宜选用金属卤化物灯、高压钠灯;7 功率大于100W的室外光源,其光效不应低于60Lm/W;8 室外景观、道路照明应选择安全、高效、寿命长、稳定的光源,避免光污染,景观照明设施宜控制外溢光和杂散光;9 室外照明除水下照明等特殊需要外,应采用高效气体放电灯。

采用T5或T8日光灯及紧凑型节能灯;楼梯等公共部位采用自熄式感应节能吸顶灯是□否□9 其他节能措施规划与建筑(自然通风、朝向等)空调与通风电气系统均采用节能灯,公共区域采取分区、分组控制,楼道采用自熄开关控制可再生能源利用给排水系统监测与控制其他设计单位节能专项设计人建筑年月日暖通电气节能专项校审人建筑年月日暖通电气节能审查意见符合标准□不符合标准□,主要存在下列问题:节能审查单位节能专项审查人建筑年月日暖通电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