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总结
降价会增大总收益。
当需求单位弹性时,总收益最大。
这一关系可用于解释增产不增收或谷贱伤农的现
象。当一种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时,供给增加会导 致价格大幅度下降,从产量的增加反而会使总收益 减少。
微观经济学
消费者剩余等于消费者愿意支付最大数额减去实
际支付的数额。它衡量交换给消费者带来的经济福 利。 生产者剩余等于生产者实际收到的数额减去愿意 接受的最小数额。它衡量交换给生产者带来的经济 福利。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之和衡量交换给社会带 来的经济福利。它最大的状态是资源配置有效的状 态。竞争的均衡状态是社会福利最大和的状态。
第四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本章任务:从消费者的最优选择推导需 求线。
微观经济学
消费者的问题是一个选择问题。 我们用效用函数或无差异曲线描述消费者偏好,
即消费组合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排序。 用效用代表消费组合所带来的满意程度的大小, 那么,效用U依赖于消费组合中各种商品的数量, 这个依赖关系被称作效用函数,记作U=U(x,y)。 其他不变,x增加1单位所带来的效用被称作边际 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一种物品的数量增 加,每增加1单位所带来的满足即效用递减。
微观经济学
最高限价是政府规定一种商品的价格不得超过某
个水平。 最高限价的后果有:短缺、货币的配给功能失灵、 排队、配额、黑市、更高的黑市价格、更多歧视、 质量下降、黑市交易、变相涨价、从局部限价到全 面管制、腐败、资源浪费、收入分配不公。
微观经济学
交易税是对某种商品的交易征税。 征税的后果:消费者支付的价格比原来高,生产
微观经济学
社会经济问题是合作和分工条件下协调人们的生
产和消费活动的问题。资源配置机制要回答的问题 是如何告诉生产者人们需要什么和如何保证生产者 服从消费者的需要。价格机制既是一个信息传递机 制,又是一个奖惩机制。
微观经济学
第三章 供求分析的应用
本章任务:用经济学的概念理解一些经 济现象。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长期内,资源的自由流动使竞争行业中典型厂商
的利润为零。这被称作零利润原理。 在典型厂商的长期均衡状态, P=MR=LMC=SMC=LAC=SAC.
微观经济学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
本章任务:理解不完全竞争情况下厂商 的行为。
微观经济学
垄断是指一种产品或服务只有一个卖者。唯一的
卖者被称作垄断者。 垄断的成因是进入市场的各种障碍。 垄断者面对向下倾斜的市场需求,价格取决于他 的产量,所以垄断者是价格决定者。 一般来说,垄断者面对的边际收益线位于需求线 是下方而且比需求线更为陡峭。 在需求线是线性的情况下,边际收益线在横轴上 的截距正好是需求线在横轴上的截距的二分之一。
微观经济学立在厂商的利润 最大化决策之上。
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家构造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的目的是使单
个厂商成为价格接受者。 完全竞争市场的条件就是使单个厂商无法影响价 格的条件:很多小规模生产者、产品同质、资源自 由流动即厂商自由进出市场和信息完美。由于单个 厂商是价格接受者,其每增加1单位产量的收益就 等于价格。 竞争厂商所面对的边际收益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 就是价格线,也被称作厂商面对的需求线。
边际替代率MRSXY
沿着一条无差异曲线移动,即增加一种物品的数
量,同时减少另一种物品的数量,可以称作在保持 效用不变的条件下,用一种物品替代另一种物品。
增加1单位X可以替代Y的数量被称作边际替代率。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可以用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来解释。
MRSXY=MUX/MUY=PX/PY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任何社会都必须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
如何生产和如何分配问题的决策机制。不同社会可 以不同方式回答这些问题。资源配置机制正是回答 这些问题的方式。 经济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人们更好地理解什么 样的经济制度和政策利于分工发挥作用,从而促进 人类社会的发展。
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家如何思考经济现象呢?
微观经济学
经济学研究的是理性的人。理性只不过意味着有
目的和知因果,不意味着聪明,也不意味着知识渊 博。 经济学的分析是边际分析。 经济学的一个常用分析方法是均衡分析方法。均 衡状态是没有调整趋势的静止状态。 当然,经济学家分析均衡状态的目的是以它为参 照来理解动态的市场过程。 主流经济学的体系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经济利润、会计利润
经济成本等于显成本加上隐成本。 会计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会计成本。 经济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经济成本。 厂商的产量决策准则是利润最大化。按照边际分
析方法,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 本,即MR=MC。
微观经济学
为了说明厂商的利润最大化产量决策,我们必须
微观经济学
垄断者按照MR=MC决定其产量。然后,他沿着
微观经济学
第二章 均衡价格
本章任务:理解市场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微观经济学
物物交换中,价格是交换比率。但间接交换和货
币的出现使得货币之外的各种物品有了货币价格。 我们要分析的货币价格的决定。 我们用需求描述一个市场中全体买者的意愿。需 求是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支付的 最高价格即需求价格的从高到低排序,是每一价格 水平上,消费者愿意购买的数量即需求量,是需求 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及进入这个行业。 经济亏损情况下的产量也可能是最优产量,是因 为短期内现有厂商无法马上退出这个行业。 根据厂商的短期产量决策准则,P=SMC,只要价 格不低于平均可变成本的最小值,对于每一给定的 价格,厂商总是沿着SMC决定其产量,而且当价 格上升时,厂商的产量沿着SMC增加。 所以,SMC位于AVC最小值点之上的部分正是单 个厂商的短期供给线。
当产量增加时,可变成本增加的快慢就是需要的
劳动投入L增加的快慢。
当边际产量递增时,即边际成本递减;当边际产
量递减时,边际成本递增。与倒U型的边际产量线 对应的是U型的边际成本线。边际成本递增的背后 是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微观经济学
U型的边际成本线决定了U型的平均可变成本线。 平均总成本等于平均固定成本加上平均可变成本。
平均总成本也是U型的。
而且边际成本曲线总是通过平均成本、平均可变
成本曲线的最小值点。
微观经济学
规模报酬描述的是所有的要素都以相同比率变化
时产量的变化。 规模报酬递增是指产量增加的倍数大于要素增加 的倍数。规模报酬递减是指产量增加的倍数小于要 素增加的倍数。常数规模报酬是指产量增加的倍数 正好等于要素增加的倍数。 假定要素价格和技术不变,规模报酬递增时,边 际成本递减,最终导致平均成本递减。常数规模报 酬意味着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不变。规模报酬递减 意味着边际成本递增和平均成本递增。
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意味着,边际替代率等
于市场价格比率。
MRSXY=PX/PY
微观经济学
价格消费曲线和需求曲线
当PX下降时,预算线旋转向外旋转,最优
消费组合随着移动走过的路径被称作价格消 费曲线或价格扩张路径,
对X的需求量随X的价格变化而变化的关系
就是对X的需求曲线。
微观经济学
第五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微观经济学
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差异的消费组合所组成无差
异曲线。在有效用函数的情况下,无差异曲线就是 等效用曲线。 全体无差异曲线组成无差异曲线图。 正常的无差异曲线有四个性质:负斜率、每一个 消费组合都落在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不相交和凸向 原点。 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反映的是消费者的多样性。
微观经济学
本章任务:说明典型成本曲线的形状及 其相互关系,为分析厂商的产量决策做 好准备。
微观经济学
经济成本、会计成本
企业的利润等于总收益减去成本。 会计成本仅仅计算购买或租用生产要素或资源的
支出,即显成本。 一项生产活动的经济成本包括这项生产活动中占 用的全部稀缺资源。其中有些是买来或租来的,形 成显成本即会计成本;有些是企业(家)原本有的, 虽说没有在本期发生支出,但它们的占用损失了在 其他用途本来可以获得的收益,即有机会成本。这 些成本形成隐成本。
说明厂商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本章的任务是说 明典型成本曲线的形状。
厂商的调整分为短期调整和长期调整。短期内,
有固定生产要素;长期内,没有固定生产要素。
在假设两种要素L和K的情况下,短期就是K保持
不变和L可变的时期。
微观经济学
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其他不变,L增加1单位所导致的产量增加被称作
边际产量。边际产量递减规律:随着一种要素的数 量增加,其他条件不变,边际产量最终递减。
微观经济学
需求关系可以用需求表、需求曲线和需求函数描
述。 向下倾斜的需求线的背后是需求规律。 需求的变动是指需求曲线的移动,不同于需求量 的变动。 需求的决定因素有:消费者偏好、收入、相关商 品的价格、人口、预期和政策。
微观经济学
我们用供给描述卖者的意愿。供给是一定时期内,
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即供给价 格的从低到高排序,是每一价格水平上,生产者愿 意出售的数量即供给量是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
者收到的价格比原来低,交易量变小。 当需求较缺乏弹性时,交易税更多地由买者承担; 当供给较缺乏弹性时,交易税更多地由卖者承担。 通过买者和卖者的行为调整,交易税的影响会扩 散到经济的其他地方。另外,征税活动本身也是有 成本的。征税还导致其他非生产性的活动,导致资 源浪费、犯罪、腐败等。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在短期内,厂商按照MR=SMC的准则决定产量。
由于MR=P,所以厂商的决策准则变成了P=SMC
当价格高于平均总成本的最小值时,厂商有正的
经济利润;
当价格等于平均总成本的最小值时,厂商有零经
济利润;
当价格低于平均总成本的最小值时,厂商有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