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大批量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线-精简
大批量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线-精简
为了使自动线的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不仅要求自动线 的工艺设备和辅助设备能实现预定的工作循环,而且能保证 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制订自动线工艺方案时,必须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毛坯选择
2.定位基面和输送基面的确定
1.毛坯选择
毛坯的材质、制造方法与质量好坏,对自动线的工艺过程、 结构形式、复杂程度及工作可靠性等都有直接影响。自动线加 工的工件毛坯,要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质量,毛坯的尺寸 要稳定、材质硬度要均匀、加工余量小,以减少切削加工工作 量,提高自动线工作的可靠性。
箱体类工件输送基面,一般以底面为输送面,两侧面为限位面,前后面为 推拉面。对于畸形工件应尽可能使输送限位面与工件定位基准一致,全线应尽 量采用统一的输送基面,以便统一输送装置的结构。
三、工艺流程的拟定
拟订工艺流程(即拟定自动线的加工工艺路线)应从保证工 件的加工精度、简化自动线结构、满足生产率的角度出发,根 据工件上各加工表面的技术要求,正确选择各加工表面的工艺 方法和工步数,然后根据这些必要的加工步骤合理安排工件在 自动线上的加工顺序,最后确定所采用的机床,并划分工段。
式中:TP——自动线生产节拍 d ——全年有效工作日
(min/件) (d)
t ——每天有效工作时间 ( h )
Q ——年生产纲领
( 台)
n ——每台产品该零件的件数 ( 件/台)
α%——备品率
β%——废品率
η ——自动线负荷率(利用率)一般为60~80%。刚性联接的、复杂的
为适应自动线加工工艺特点,在拟订方案时可对工件和毛 坯做某些工艺和结构上的局部修改。有时为能实现直接输送, 在箱体和杂件类工件上做出某些工艺基面,如:凸台、工艺销 孔、工艺平面或工艺凹槽等。
2.定位基面和输送基面的确定
确定工件的加工工艺和输送方法是制定自动线总体方案的中心内容。为 做好上述工作,首先应选择合理的定位基面和输送基面。
清洗
装置
二、自动线的类型
机械加工自动线,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
根据自动线布局形式可分为:直线排列的自动线、折线 排列的自动线、框形封闭式自动线等。
根据工件的输送方式可分为:用料槽输送的自动线、用 机械手输送的自动线、用传送带输送的自动线、带随行夹具 的自动线等。
为了便于从某一方面分析和掌握自动线的特性与规律, 也可按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
在自动线中,工件以一定的生产节拍,按照工艺顺序自动地经过各个工 位,在不需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自动完成预定的工艺过程,最后加工成合 格的产品。使用自动线生产,能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大大减轻工人劳动强 度,改善劳动条件;减少操作工人数量,降低产品的工艺成本;有利于保证 和稳定产品质量。它是大量大批生产自动化的主要方式。
按工件外形和切
旋 转 体 零 件 加 工 自 动线
自
削加工过程中工
箱体、杂类工件加工自动线
动
件运动状态分类
通用机床自动线
线
按工艺设备类型
组合机床自动线
的
分类
专用机床自动线
类
转子机床自动线
型
按设备联接方式
刚性联接自动线
分类
柔性联接自动线
二、自动线的工艺方案
工艺方案是确定自动线工艺内容、加工方法、加工顺序、 加工质量和生产率的基本文件,是进行自动线结构设计的重 要依据。
当难以利用重力输送或为提高输送的可靠性,可采用强迫输送。轴类工件 以两端轴颈作支承,用链带式输送装置输送,或以外圆作支承,从一端面推动 工件沿料道输送;盘、环类工件以端面作为支承,用链板式输送装置输送。
B.箱体类工件输送基面选择
箱体类工件的输送方式有直接输送和间接输送两种。直接输送不需随行夹 具和返回装置,并且在不同工位容易更换定位基准,因此应优先考虑直接输送。
第六章 大批量生产的自动化生产线
从1924年英国建立和使用了第一条自动生产线起,自动线在机械工业中 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采用自动输送装置,将若干台自动机床按工序顺序的排列联成一个整体, 并用控制系统按规定的工艺程序来自动操纵工件的输送、定位、夹紧和机械 加工的生产线称为机械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简称自动线。
E.对于箱体及杂件,所选的定位基面应使工件暴露出较多的加工面,以 便实现多面同时加工。
⑵输送基面的确定
工件在自动线上输送时所用的表面称为输送基面。输送基面的选择根据工 件的形状及结构特征考虑如下:
A.回转体工件输送基面的选择
对小型回转体工件,多靠其重力在输送料槽中进行滚动或滑动输送。滚动 输送一般以外圆面作为支承面,两端面为限位面。轴类工件纵向滑动输送时, 以外圆面作为输送基面。
6—
8—转位鼓轮;9—夹具;10—切屑转送装置;11—
液压站
工艺装备系统
机
床
刀具、夹具等其它工艺装备
工 件 传 输 装置
自
工件传输系统
储料
装
置
上下料装置及上下料机械手
动
全 线 工 作 循 环 控 制 装置
生
控制系统
故障寻检、 循环监视 装 置
产
信号
装
置
线
精度
检测
检测系统
加 工 面 检测
辅助系统
切 屑 清 除装置
随着科学的进步,特别是数控技术、计算机技术在机械工业生产中的广 泛采用,大批大量生产的刚性自动线正朝着柔性自动线方向发展。
第一节 自动线的组成和类型 一、自动线的组成
自动线基本上是由工艺装备、工件传输系统、控制系统、检测 系统和辅助系统等组成。
1,2,7—组合机床;3—转位;4—输送装置;5—输送传动装置;
⑴定位基面的确定
选择自动线上所用的定位基面时,要从保证工件的加工精度和简化自动 线结构的基本原则出发,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A.尽可能采用设计基准为工艺基准,以减少因更换基准带来的加工误差。 B.尽可能采用统一的定位基面,这样有利于保证加工精度,统一自动线 的夹具结构。
C.尽可能采用已加工面为定位基面,以减少在各工位上的定位误差。 D.所选的定位基面,应使夹具的定位夹紧机构简单,工件在自动线上输 送的过程中,转位及翻转次数最少,尽量减少相应的辅助设备。
拟定工艺流程时,应参考以下原则: 1.粗精加工分开,先粗后精。 2.先面后孔,先基准,后其它的原则。 3.工序适当集中和合理分散的原则。 4.工单一化原则。 5.安排必要的辅助工序。 6.多品种加工的可调性。
五、自动线的节拍计算和节拍平衡
自动线的生产节拍,可由下式计算:
T P
60d t
Qn(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