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
总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
(一)奇异的世界(25分)
火箭自从在40多年前被发明了之后,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改良,已发展成为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人类也因此能够登上月球。
从前人类对明亮的月儿,会产生很多幻想:上面有宫殿、嫦娥、玉兔、桂树……,外国人也以为月亮里面有一位女神。
今天,我们已经知道月球原来是个寂寞而奇异的世界。
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没有生物,没有声音;有的是高山、深谷、坑穴、沙石和尘土。
山很陡,洞穴都是圆形的,周围突起,地面上铺着厚厚的泥尘,我们在上面轻轻走过,就会留下很深的脚印。
月球背着太阳的一边是漆黑的,向着太阳的一边,却使人感到惊奇:天空像一个深蓝色的盖子,地上的一切,竟然全是金黄色,蔚为奇观!
月球的引力很小,我们在上面走动,会感到轻飘飘的,毫不吃力,一跳就跳得很高很远,但是要转身或停下来,可不容易了。
现在,不少宇航员已先后到过月球,也拍摄了大量照片,采集了很多标本,还放置科学仪器在月球上,探测它的各种情况,把资料不断送到地球。
这些资料,对人类开发月球,或是到太空探险,都是十分宝贵的。
1.读短文,填空。
(6分)
(1)文中“奇异的世界”指的是。
(2)我知道关于月亮的神话故事有:。
2.月球的奇异表现在什么地方?请在文中找出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6分)(1)月球上有嫦娥、玉兔、吴刚、桂树……()(2)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没有生物,也没有声音。
()(3)月球的引力很大,是地球上的六倍。
()
4.人类为什么要登上月球去探测它的各种情况?(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6分)
大自然的色彩是迷人的。
红的花,绿的叶,湛蓝的天空,蔚蓝的海洋,都是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你是否想过,大自然的色彩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天空是蓝的,树是绿的?而当夜幕降临后,不管是远山还是近树都成了黑色?
大自然的这些色彩都与太阳光有关。
阳光是复色光,它的可见光部分由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单色光组成。
不透明的物体反射某一些光,而吸收另一些单色光,物体的颜色就是由它所反射
的那些光决定的。
譬如,红苹果只反射红光,看上去就是红的;雪对阳光是全反射,哪一种也不吸收,因此是白色。
所谓黑色,其实是将七种光全部吸收。
当这七种光既不被物体反射,也不被物体吸收,而是全部通过物体的时候,这个物体就是透明的。
天空所以呈现蓝色,道理也与此相类似。
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
而蓝色能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
日落以后,物体没有阳光可反射,大自然也就沉睡在黑色的夜幕
之中了。
1.文中画“”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__________。
(4分)
2.第2段画“”句子运用了_________的说明方法。
(4分)
3.天空呈现蓝色的原因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本文选一个恰当的题目:( )。
(4分)
A.大自然色彩的奥秘
B.天空为何呈现蓝色
C.太阳光的奥秘
D.大自然
(三)琥珀(32分)
汪曾祺
我在祖母的首饰盒子里找到一个琥珀扇(坠堕)。
一滴琥珀里有一只小黄蜂。
琥珀是透明的,从外面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黄蜂。
触须、翅膀、腿脚,清清楚楚,形态如生,好像它还活着。
祖母说,黄雄正在飞动,一滴松脂.(zhī zhǐ)滴下来,恰巧把它裹住。
松脂埋在地下好多年,就成了琥珀。
祖母告诉我,这样的琥珀并非罕.( hān hǎn)
见,值不了多少钱。
后来我在一个宾馆的小卖部看到好些人造琥珀的(手首)饰。
各种形状的都有,都琢治得很规整,里面也都压着一个昆虫。
有一个项链上的淡黄色的琥珀片里竟压着一只蜻蜓。
这些昆虫都很完整,不缺腿脚,不缺翅膀,但都是(疆僵)直的,块少生气。
显然这些昆虫是被弄死了以后,精心地,端端正正地压在里面的。
我不喜欢这种里面压着昆虫的人造琥珀。
我的祖母的那个琥珀扇坠之所以美,是因为它是偶然形成的。
美,多少要包含一点偶然。
1.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字或读音。
(10分)
2.选段中AABB式的词语有、;这样的词语还有、。
(8分)
3.用“”画出描写祖母琥珀特点的句子。
(4分)
4.为什么说人造琥珀是缺少生气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赏析第三段中画线句。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铁(27分)
①天文学家观测了天体后告诉我们:一切天体都含有铁。
在各个天体的光谱线上,随时都可以看到铁原子发出的谱线。
太阳的表面也有铁原子在奔流,每年都有不少天然的铁块落到地球上,这就是陨石的来源。
②科学家又告诉我们:地壳本身就含有 4.75%的铁。
地壳中所含的金属元素中,除了铝以外,铁算是最多的了。
③人们从铁矿里炼出铁是公元前的事。
最初,人们用铁制成犁、锄、铲、斧等工具,这是铁器时代的开始。
直到19世纪,炼铁才不用小规模的熔铁炉,而用大规模的高炉,于是有了现代化的钢铁工业。
小至螺丝钉,大至机枪、大炮,都需要铁。
铁是我们制造生产工具和国防武器的重要原料。
④铁在工业上如此重要,它和生物界的关系也很密切。
⑤据说,有些铁矿的形成和微生物有关,雨水把岩石里大量的铁冲到湖沼里,湖沼里有一种叫铁菌的细菌就活跃起来,它们以铁为养料。
由于铁菌的繁殖,铁就变成豌豆那样大或者更大的块粒,逐渐沉积下来。
时间久了,就形成了铁矿。
⑥铁和生物的关系还不止这一点。
如果得不到铁的滋养,整个生物界就会产生恐慌,植物的花就会褪色,叶子就会枯萎,人和动物也会贫血。
1.如果把短文分为两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
(4分)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2.认真读短文,完成练习。
(8分)
(1)第②自然段中画“”的句子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2)短文还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请用“”画出一个
相关句子。
3.下列句子,去掉加点词后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 )。
(4分)
A.天文学家观测了天体后告诉我们:一切
..天体都含有铁。
B.直到
..19世纪,炼铁才不用小规模的熔铁炉,而用大规模的高炉。
C.据说
..,有些铁矿的形成和微生物有关。
4.“小至螺丝钉,大至机枪、大炮,都需要铁。
”这句话中的“小至”“大至”能不能去掉?为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铁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表现在:① ;
②。
(5分)
参考答案:
(一)、1.(1)月球
(2)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
2.①月球的引力很小,我们在上面走动,会感到轻飘飘的,毫不吃力。
②月球背着太阳的一边是漆黑的,向着太阳的一边,天空像一个深蓝色的盖子,地上的一切全是金黄色,蔚为奇观。
3.(1)×(2)√(3)×
4. 因为这些资料,对人类开发月球,或是到太空探险,都是十分宝
贵的。
(二)、1.设问引出主题 2.举例子 3.在七种单色光中,蓝色光的波长很短,极易被大气中的微粒反射。
而蓝色能不断被这些微粒反射和折射,因此我们看见的天空是蓝的。
4.A
(三)、1.堕 zhǐ hān 手疆
2.清清楚楚、端端正正团团圆圆、郁郁葱葱
3.琥珀是透明的,从外面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黄蜂。
触须、翅膀、腿脚,清清楚楚,形态如生,好像它还活着。
4. 因为人造珀不是因为偶然才形成的。
5.通过对祖母的琥珀和人造琥珀的描写,发现不自然、人为的美是缺少灵性和生气的,“偶然的美”是自然的、难得的。
体现了作者在生活的点滴中都可以发现美的存在。
(四)1.C
2.(1)列数字地壳中所含的铁元素较多
(2)举例子太阳的表面也有铁原子在奔流。
3.A
4.不能。
“小至”“大至”表示范围,强调铁运用的范围广泛,去掉后体现不出范围的广泛性。
5.铁在工业上十分重要铁与生物界的关系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