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加强涉检网络舆情应对_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

加强涉检网络舆情应对_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


一、 增强舆情意识, 完善涉检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发现和引导 处置机制 1. 成立涉检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检察长任组 长, 其他党组成员任副组长, 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制定了涉检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一旦发现涉检网络舆情, 主动正确引导 舆论, 维护社会稳定。2.建立检察网络宣传队伍。网评员队伍由 8 名干警组成, 负责开展涉检网络舆情的监测、 预警、 应对和评估 工作, 在发现涉检网络舆情或突发事件后及时进行分析研究与信 息上报。 同时还负责与本地宣传部门、 网络监管部门和主流网络 媒体进行沟通交流, 以形成工作合力。3.推行网络发言人制度。 网络发言人负责办理上级交办的网络媒体反映事项, 解读相关政 策等权威信息, 及时发布网络媒体中群众反映事项的办理结果, 并负责群众咨询求助问题的答疑, 正面引导网络舆情, 占领网上 发言主动权和主导权。该制度推行以来, 我院网络发言人已对 4 起网上举报事件进行了答复, 收到了好效果。 二、 强化自身建设, 从根源上降低网络舆情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1.加大检务公开力度。认真执行最检院 《关于进一步深化人 民检察院 “检务公开” 的意见》 凡是与检察职权相关而又不涉及 , 国家秘密、 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事项都进行公开。 积极探索开 展 “检察开放日” 活动, 接受人民群众来访, 邀请人民群众参观, 主 动公开检察机关工作职责、 办案流程等不涉密的事项和程序。 进 一步完善检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 不断拓宽人民群众了解检察工 作的渠道, 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 参与 权、 表达权、 监督权。2.坚持严格、 规范、 文明执法。强化法律监 督, 提升执法办案水平, 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突出 抓好涉检群体性事件、 突发性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 正确把握处 置的原则、 策略、 时机和方式, 坚持维护群众利益和法制尊严。 对 于群众关注的检察工作中的敏感问题、 热点话题, 及时公布事实 真相, 表明处理态度, 回应群众质疑, 依法妥善处理。 在执法办案 过程中讲究方法策略, 争取发案单位的理解和支持, 加强与主管 部门的联系和沟通, 维护人民群众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3.不 断拓展、 畅通信访人渠道。坚持检察长接待日制度, 所有院领导 轮流接待; 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 电子邮箱, 开通视频接访, 安装 举报电话自动受理系统; 落实首办责任制, 对本院管辖的首次涉 检信访案件百分之百受理、 百分之百答复, 努力把问题解决在首 次办理环节; 实行领导包案制, 对重信重访、 越级上访、 群体性上
作者简介: 李卫华、 卜宪文, 江苏省丰县人民检察院。
・司法天地・
2010 年 6 月 (上)
加强涉检网络舆情应对, 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
李卫华
摘 要
卜宪文
在处置涉检网络舆情工作中, 丰县检察院从强化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建设入手, 提高认识, 完善机制, 树立正确的舆情观念, 克服
“瞒、 蛮” 慢、 的工作弊端, 做好涉检突发公共事件舆论发现和引导处置工作, 成功疏导了 3 起可能引发的越级上访事件, 进 一步提高了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 关键词 公共事件 涉检网络舆情 上访事件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592(2010)06-150-01 访事件, 坚持定领导、 定专人、 定时限、 包处理的 “四定一包” 责任 制。 三、 “三不” 坚持 原则, 进一步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 1. “不瞒” 一旦发现突发网络舆情事件, 。 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并将处置情况向市院和县委等相关部门汇报, 在调查中如果发现 反映情况属实, 严格依法处理, 绝不姑息养奸。2. 不慢” “ 。在应 对网络热点问题时, 及时采取一些调查和应对措施, 及时向网民 澄清事实, 尽量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3. “不蛮” 。对待群众批评 尤其是网络监督虚心接受、 认真整改, 对待群众反映问题认真调 查、 真诚答复。 对待网络舆情, 不瞒、 不慢、 不蛮, 有效化解了社会 矛盾, 也进一步提高检察机关执法公信力。 四、 加强监测防范 由网评员负责对涉及本院的网络舆情进行日常监测和突发 事件监测, 通过实时巡查的方式随时掌握舆情动态, 并在发现涉 检网络舆情或突发事件后及时进行分析研判与信息上报。 五、 加强分析研判 由网评员负责对涉检网络舆情进行汇总、 登记和总结, 通过 跟踪分析和研判, 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走向、 舆论热点和媒体关 注焦点, 并分析判断突发及重大舆情的级别和程度, 提出处置意 见, 做到早发现、 早报告、 早处置。 六、 建立应急预警机制 按照涉检网络舆情的性质、 危害程度、 涉及范围, 将涉检网络 舆情分为特大 (Ⅰ级)、 重大 (Ⅱ级)、 较大 (Ⅲ级) 和一般 (Ⅳ级) 四个 等级, 并建立相应的应急预警机制, 做到及早发现舆情危机苗头, 及早对可能产生的现实危机的走向、 规模进行判断, 及早通知各 有关职能部门共同做好应对危机的准备。 七、 加强应对处置的能力 坚持以 “主动引导” 为主的处置原则, 在第一时间将涉检网络 舆情上报领导小组后, 快速建立起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稳定、 顺畅、 高效的联动机制, 适时、 规范地发布权威信息, 掌握权威信息发布 的主导权, 并最大程度地争取传统媒体的支持, 积极采用舆论引 导的方式应对和化解网络舆情危机。 同时, 也不排除在特殊情况 下采用技术手段进行删贴、 地址封杀等。 IP 总之, 在涉检网络舆情方面, 我们要紧密布置, 加强防范, 严 格贯彻落实相应措施, 把涉检问题及时解决, 涉检矛盾及时化解, 充分做好涉检网络舆情工作, 提高检察机关的司法公信力。 中图分类号: D926.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