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物理试题汇编2---声现象一、单项选择题1.(2020·四川省成都市)图是警察利用无人机对行人“喊话”时的情景,该情景能说明()A. 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B. 声音的响度与距离无关C.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 声音不能传递信息【答案】C【解析】【详解】A.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的,故A错误;B.声音的响度除了与振幅有关,还与传播距离有关,距离越短,响度越大,反之越小,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有空气、液体、固体三类,所以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故C正确;D.声音能够传递信息与能量,故D错误。
故选C。
2.(2020·山东省泰安市)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长笛和二胡发出的声音B. “隔墙有耳”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播声音C. “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要低D. 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答案】A【解析】【详解】A.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人们根据音色来辨别长笛和二胡发出的声音,故A正确;B.“隔墙有耳”可以说明固体能够传播声音,故B错误;C.“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响度小一些,故C错误;D.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A。
3.(2020·山东省济宁市)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实验: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③【答案】B【解析】【详解】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①不符合题意;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②符合题意;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笛子里面空气柱的振动频率不同,会导致声音的音调不同,故③不符合题意;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④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0·江苏省泰州市)如图,小明把衣架挂在细绳中央,将细绳绕在食指上,并用食指堵住双耳,请另一位同学敲击衣架,小明听到的声音是由衣架______产生的;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敲衣架,则听到声音的______会发生变化。
【答案】 (1). 振动(2). 响度【解析】【详解】[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小明听到的声音是由衣架的振动产生的。
[2]用不同的力敲衣架,衣架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声音的响度会发生变化。
5.(2020·江苏省连云港市)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音调高B.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C. 我们无法区分音调和响度相同的声音D.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答案】B【解析】【详解】A.“震耳欲聋”说明声音响度大,故A错误;B.由声音的产生原因可知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C.如果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还可以通过音色的不同来分辨,故C错误;D.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在声源处控制噪声,故D错误。
故选B。
6.(2020·湖南省常德市)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C. 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D. 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超声波的产生【答案】A【解析】【详解】A.音调是由物体振动快慢,即频率决定的,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故A正确;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减弱进入耳朵的声音,不能防止雷声的产生,故C 错误;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故D正确。
故选A。
7.(2020·贵州省黔西南州)2019年10月1日,小洋欣赏了建国70周年主题为《我的祖国》的专场音乐会。
其中关于音乐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男高音的音调比男低音的音调低B. 小洋主要是根据响度来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C. 当长笛演奏时,是长笛内的空气振动发声D. 欣赏音乐期间,大家把手机调至静音是在阻断噪声的传播【答案】C【解析】【详解】A.音调代表声音的高低,男高音的音调比男低音的音调高,故A 不正确;B.小洋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故B不正确;C.吹长笛时,使笛内空气会发生振动,振动产生声音,故C正确;D.欣赏音乐期间,手机调至静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故选C。
二、填空题8.(2020·河南省)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产生的。
频率为 256Hz 的 A 音叉和频率为 440Hz 的B 音叉中______ (选填“A”或“B”)音叉声音的音调较高。
【答案】 (1). 振动(2). B【解析】【详解】[1]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故B音叉声音的音调比A 音叉音调高。
9.(2020·贵州省黔南州)在公共场所打电话、说话“轻声”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是指声音的________;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_______;我们仅凭手机中听到对方的声音就判断出对方是谁,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__进行判断的。
【答案】 (1). 响度(2). 传播(3). 音色【解析】【详解】[1]轻声说明声音很小,即声音的响度小。
[2]声音的响度小,传播距离短。
[3]每个人发出的声音特点都不一样,能听出对方是谁是根据音色判断。
10.(2020·安徽)实验用的音叉上通常刻有一个数值(如图),表示该音叉所产生声音的频率。
此数值越大的音叉,敲击时发出声音的________越高。
【答案】音调【解析】【详解】每个音叉振动时都有其发声的固有频率,即音叉上通常刻有一个数值,此数值越大,表示敲击时音叉振动频率越高,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一、选择题1.(2020·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同学们都说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很像,主要指她们两个人说话时声音的()A. 音调相近B. 频率相近C. 音色相近D. 响度相近【答案】C【解析】【详解】ABCD.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说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很像,主要是小红和小兰说话声音音色相近,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2.(2020·四川省甘孜州)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
若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则听到的声音()A. 频率不变,音调变高B. 频率变高,音调变低C. 频率变低,音调变高D. 频率变低,音调变低【答案】D【解析】【详解】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钢尺振动的幅度相同,则听到的声音响度相同;振动的快慢变低了,即频率变低,则听到的声音音调变低。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2020·山东省聊城市)“公共场所,请勿高声喧哗”。
这是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A. 传播B. 音调C. 响度D. 音色【答案】C【解析】【详解】高声喧哗指的是声音大,即指声音的响度大,“公共场所,请勿高声喧哗”,这是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响度。
故选C。
4.(2020·山东省滨州市)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和分析,正确的是()A. 图甲: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说明声音在液体中也能传播B. 图乙: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是为了改变响度大小C 图丙:医生用B超查体,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 图丁:防噪声耳罩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的【答案】A【解析】【详解】A.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运动员在水中能听到音乐,说明声音在液体中也能传播,故A正确;B.演奏古筝时按压不同的弦,可以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改变琴声的音调,故B错误;C.医生用B超查体,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C错误;D.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的,故D错误。
故选A。
5.(2020·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下列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是()【答案】A【解析】【详解】影响响度的大小的因素有:(1)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2)距离发声体体的远近有关,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3)与声音的发散程度有关。
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的快慢有关;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改变了鼓面振动的幅度,从而改变了响度,故A正确;B.不同水量,敲击时水柱振动的快慢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错误;C.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时,改变管内空气柱的长度,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C错误;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6.(2020·贵州省黔东南州)如图是镇远县某次赛龙舟比赛活动中,某龙舟上的鼓手正在击鼓号令的场景。
关于鼓声,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 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C. 鼓声传进教室,影响听课,所以鼓声是噪音D. 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答案】D【解析】【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响度指的是声音的大小,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鼓声传进教室,影响老师、学生正常上课、听课,所以是噪音,故C 正确,不符合题意;D.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面振动越快,音调越高,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7.(2020·四川省南充市)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小孔,可以改变笛子发声的________;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dB。
【答案】(1). 音调(2). 90【解析】【详解】[1]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可以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从而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
[2]人们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
0dB是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之间人们较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
所以,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8.(2020·四川省乐山市)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______能传播声音;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______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