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长课程教案

家长课程教案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所有老师向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今天你们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我们的家长会,单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你们对子女的关心和对我们学校工作的支持。

我同时代表全体学生感谢大家的到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觉得我们这次家长会的真正意义可能不在于我们能通过家长会更多的交流什么,而在于给学生鼓鼓劲,在学生的心中他不在乎我们家长会开什么内容,但只要自己的家长在其中,来参加会议,对他们来说这就是骄傲就是幸福,就会转化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

如果说家长会是成功的的话,那么你们的到来我就可以说家长会是成功的。

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我们班的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促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

总之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学生”。

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根本出发点。

我希望也坚信,从这个出发点出发,我们的家长会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得圆满的成功!今天我想跟各位家长谈谈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安全教育学生安全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社会稳定,各方面对此高度关注,我们更是坚决把学生的安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片刻的放松,做到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关于学生安全的道理,家长和同学们都知道不少,这里我就不多说了,今天,我只谈两个方面的话题:一、介绍学校的安全管理措施1、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值班教师轮流值班,学生每天入校到放学,全体学生,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准外出。

2、上课期间,学校要求,任课教师在上课前,必须先点名,发现有学生缺课,必须查明原因。

3、在课下,为了保障同学们的安全,值班老师值勤,及时制止学生追逐打闹、在楼台向下张望等不安全行为。

4、在饭后时间,学校值班领导轮流值班,制止学生打闹,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制止学生的不安全行为,防止外来人员闹事。

5、平时的安全教育。

每年新学期的开始,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领会一些有关安全方面的要求。

每个学期学校还要组织几次安全教育校会,班级经常举行安全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安全教育;用升旗时间,课间操时间,对学生中一些有碍安全的现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二、澄清家长认识上的一些误区虽然我们有严格的管理,也不可能时时处处将每一个学生都有处在老师的掌握之中,这就是俗话说的“手再大也捂不过天来”;虽然我们多层次的安全教育,也不可能达到每一位学生都能按学校的要求去做,这就是常说的“教育不是万能的”;所以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这就要求家长和学校能够统一认识,澄清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1、关于孩子的接送问题。

对于一些路途较远,学生年龄较小的学生,家长安排人接送是应该的,但是,安排什么人、用什么车辆接送应该有所选择。

安排年纪较大的老年人,将会影响学生的安全,用机动车的,安排一些驾驶技术不好人,可能造成对孩子的伤害。

2、关于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

现在,孩子少了,家长对孩子疼爱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同样也需要正确理解。

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没有仇怨,或许对学生的批评教育不同的老师使用的方法不同,但是每一位老师对学生批评教育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3、关于孩子的生活问题。

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富了,有钱了,多给孩子一点钱,有的学生有钱后就做两件事,一是吃,买些零嘴,课下吃、课上吃、吃的满地糖纸、瓜子皮,吃的胃疼拉肚子;再就是玩,玩游戏,不只影响学习,影响安全是大问题。

今天说的这一些话,其实就两字——“安全”,希望各位家长支持、理解、配合学校的工作,让我们的学生、您的孩子安全、健康地学习、成长、成才。

(二)正确培养孩子的成长,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一是造成学生学习差异的原因。

有的家长不禁要问:既然每个孩子都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有的孩子仍然能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而有的孩子却直线下降?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那就是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习惯中,还是存在着极大的差异的。

首先,每个家庭智力背景有差异。

做家长最重要的是:时刻注意自身形象。

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家庭教育的特点是在于感化、示范和熏陶,如父母鲜明的政治立场、强烈的事业心、高尚的追求与情操、助人为乐的精神等等,这些都能对孩子起着榜样作用。

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

家长教育孩子,可以说是“全天候”的。

家长并不只是在教育孩子时才教育孩子的。

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的教材。

这也正是言教与身教必须兼施、身教重于言教的原因。

其次,孩子的学习习惯有差异。

班级里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习惯相当好,上课时专心,作业专注,所以作业速度很快。

可同时也有一部分学生,被我戏称为“磨、拖、罗、拉”。

上课的时候默默无闻,你讲什么充耳不闻,做作业的时候却磨蹭、拖拉、罗嗦。

正是因为孩子学习习惯上的差异,而造成了学习效率的一种差异。

关于效率,我想,家长们最关心的就是作业了。

同样的作业,有些家长说孩子要做两个小时甚至三、四个小时,这就要问问孩子的学习效率了。

我们允许个体之间有差异,但是差异太大时就要反思: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在学习能力、学习效率上有问题。

第三,家庭的重视程度有差异。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

在生活上,那个父母不对自己的孩子是关怀备至。

但是,对于孩子的学习以及思想变化的关注,家庭之间的差异是很大的。

也许是一些家长还不了解孩子中年级学习的要求,也许是最近工作比较忙,这段时间来,我还是感受到各个家庭对孩子的重视程度确实有很大差异,比如:有的孩子记录本上明明记下了要做什么作业,家长也在后面签了名,可我检查时,却总会发现孩子少做、漏做,甚至不做。

其实我们家长何尝不是在给孩子潜移默化中透露着“敷衍了事也没关系”这样一个信息呢?诚信教育又怎么会不是一纸空谈呢?其实我在这里讲重视,还不如说是在请各位家长给孩子树立一个做事认真的形象,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影响和潜移默化的教育。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我们关注的不是孩子的成绩,不是孩子的学习,我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行了。

但是我们老师不是这样认为的。

因为我们觉得,一些孩子成绩出现问题,不是因为接受能力有问题,而是因为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出现了问题,有的家长可能认为:我的工作很忙,我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将来我只要为孩子创设一个丰盈的物质基础就可以了。

但是,长此以往地下去,您会“谈起业绩兴高采烈,谈起孩子遗憾苦笑”的。

其实,我们老师也并不是觉得分数有多重要,而是在关注孩子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智商的培养。

这种“情商”,包括我们对待事情的责任,面对困难的韧性,一种能够持之以恒、迎难而上的心理品质。

如果孩子在学习中形成了这股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将来无论走上哪一行,相信总能打造属于自己的一份广阔天地的。

最后,想给家长朋友们提一点儿要求:①尽量抽时间与孩子们在一起,经常与孩子沟通,不要当着同学和老师的面打骂自己的孩子。

②教会孩子善于与人沟通。

当孩子和同学发生矛盾了,要教会孩子用语言去化解矛盾,学会和别人沟通,并解决问题。

③分享孩子的欢乐和痛苦。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考好了奖励一顿肯德鸡,考差了恨铁不成钢,回家狠狠揍一顿。

这样做是不妥当的。

看到孩子试卷的时候,希望你能帮助孩子一起分析错误原因,薄弱环节,找到下一步努力的目标。

分享孩子学习中的苦乐,理解孩子。

二是真正关爱孩子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平时父母经常买些礼物送给孩子,可是经过调查,却发现他们除了礼物之外,其实更需要父母的爱。

(一)把你的时间留一点给孩子1、每天花一定的时间与孩子交流.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

时间的长短并不重要,但是每天要花一定的时间坐下来,问问孩子学习的情况,和孩子交流思想,沟通情感。

2、每天花一定时间和孩子玩耍.不一定要在空闲时,你在做家务时也可以和孩子玩“猜谜语”等游戏,这样既不影响你做家务,又让孩子在快乐中积累了词汇,岂不一举两得。

3、和孩子一起外出.节假日带孩子一同去户外散步,上街购物,去公园赏景,有条件的带孩子出去旅游,参观.拓宽孩子的视野,陶冶孩子的情操。

4、和孩子一起看书,看电视.陪孩子看一些有益于他们身心健康的书和电视节目,并相互交流观后感,培养孩子的鉴赏能力。

(二)、把你的爱抚送给孩子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掌声受到表扬,尤其是孩子。

其实我们每位家长也有这样体会。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思维,兴趣,爱好,才能,天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

”每一个孩子都有成为一个好孩子的欲望,家庭教育就应该让孩子找到“我是好孩子”的感觉。

事实上,我们要对孩子的缺点多一些宽容与赏识,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帮助孩子分析落后的原因,提出应对的策略,你一定会发现“那只杯子里的水越来越多”。

当孩子获得成功时,把你的拥抱,鼓励送给孩子,那将是对他最好的奖励。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送给孩子一个拥抱,将是对他最好的鼓励。

把你的爱抚毫不吝啬地送给孩子,无需太多的言语,孩子会觉得享受到了无尽的爱与关心,那会是他生活和学习的最大动力。

(三)、把你的信任送给孩子根据孩子的年龄,让他们适当参与你的工作,他们会对你有所帮助,并分担你的工作.所的孩子都喜欢与大人接近,并做大人的“事情”。

让他参与无疑是对他最大的信任。

他会做得比其他任何一件事情都认真。

把你的时间,你的爱抚,你的信任当做礼物送给孩子时,你会是一位成功的家长。

三是真正关心孩子的学习一说到关心孩子的学习许多家长一定会说我是很关心的,我每天都问孩子有没有做作业,在学校表现好不好,那是不是真正的关心呢?我看未必。

也许有的家长会说,题目我自己都不会,叫我怎么教?面对这些情况,家长应当怎样辅导孩子呢?首先是热情支持。

父母对孩子学习上的支持是多方面的,比如在家里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看电视时,尽量控制音量,不干扰孩子学习;孩子学习用的文具,书籍要给他们随时添置。

同时在生活上注意孩子的衣食住行,使孩子时时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关怀。

其次是认真督促。

由于孩子的自控能力差,父母必要的督促不能忽略。

当遇到孩子放学后把书包一扔就去玩,或一边做作业一边吃东西、看电视时,父母就应劝导孩子,把孩子的注意力引导学习上来。

第三是仔细检查。

并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看得懂孩子的作业,但也要仔细检查孩子的作业本,因为作业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学习情况.如果发现作业马虎潦草,乱涂乱画,甚至不完成作业,父母就要及时追问原因,要求孩子重新做好。

这样,可以逐步培养孩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习惯。

第四是积极配合。

有些父母认为自己不懂,由学校去教好了,这种态度是不对的。

正确的态度应是主动,经常地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倾听老师的意见,把孩子在家中的学习情况告诉老师,并根据孩子的特点和短处,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孩子学习好的功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