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理解教育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使人类的交往更加突破国家和民族的界限,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国际型人才成为各国教育的重要目标,初步使学生拥有运用国际交流语言、全球视野和国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培育学生国际视野与中国意识,为他们将来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培养具有善良、平等、公正、友爱、宽容、聪颖、诚实等优秀品质的二十一世纪新人。
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研究。
通过实践帮助教师掌握基本方法,使项目学习成为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策略选择之一。
教师逐步提高整体规划教学、灵活组织课堂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步培养人文精神,提高探究能力,获得丰富而完整的学习经历。
二、工作目标
1.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先进文化。
使学生了解各国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特别是近代以来西方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西方文化的历史、发展和变迁,各民族的习俗特点,了解各种社会制度的不同和联系,了解全球生态状况等等。
2.形成海纳百川的国际理解态度。
使学生在了解国际知识的基础上学会接纳、关心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形态和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关心人类共同问题,形成“地球村”
的概念。
使学生具有较高的国际责任感,提高国际意识,从而帮助学生跳出狭隘的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从全人类、全世界进步的视野去观察和思考问题。
3.掌握求实创新的国际竞争本领。
大力引进先进的国际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深化课程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效率,追求有效教学,使学生学到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拥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道德高尚,能适应世界的发展变化,有较强的生存竞争能力。
4.培养诚信儒雅的国际交往品格。
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厚底蕴和科学前卫的现代意识,东方文明的独特神韵和西方人文的哲理思辨和谐地融为一体,让学生拥有理解、包容不同文化、习俗的胸怀和品质,通过各种渠道让学生形成高尚人格,懂礼仪,明是非,做人诚信,处事踏实,举止文明、儒雅、得体。
5.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明。
让学生在了解别国文化,了解国际发展动态的同时,反观本民族文化及发展前途,加深理解和认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
在与国际先进文化共存与融合的同时,具有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辐射能力,努力传播和扩大民族优秀文化的影响。
三、实施途径
1.加强课程研究,学科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的前提下,各学科教师结合本学科教学目标,寻求并建立与国际理解教育相结合的切入口,挖掘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社会、思想品德等现有教
学内容中能够作为国际理解教育载体的内容,在教学中尽量渗透国际理解的思想。
组建以学科课程为主,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为辅的课程结构,以各学科教材体系为主线抓住国际理解教育渗透点,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同时,溶入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国际理解教育的有关知识。
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拓展中,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查阅、收集、整理资料过程中,让学生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提高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最终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每学期要求各科组至少开设出一节渗透国际理解教育的公开课,并要求对国际理解教育学科渗透活动进行总结。
2.开发学校文化,营造良好氛围,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校园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
通过文字、图画营造国际理解教育氛围,经常不断地对学生进行良性刺激,并让每个班级、每个学生都行动起来,让学生自己运用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装饰创设班级的环境,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了解。
国际理解教育对德育提出了新课题,同时也拓宽了德育的新思路。
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仍是校园文化不变的主旋律,但也不能忽视国际理解教育这个美妙的音符。
充分发挥黑板报、橱窗、广播、电子屏幕、电视报道和校园报刊的优势,巧妙地渗透国际理解教育。
以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发挥学校隐性课程的教育作用。
3.结合主题或综合活动,推进国际理解教育。
学校主题活动为阵地,积极推进行国际理解教育。
如课
间播放英文歌曲,中午利用电教平台放映英文短片或故事片,下午大课间后是分年级组织活动,有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故事比赛、英语角、猜迷等。
此外还有每周的少先队主题班会、体育节、科技节、六一节、专题讲座、社会实践、访问交流、汇展等多种形式等活动。
将国际理解教育注入其中并在活动中不断充实,不断积累。
4.确立科研课题,促进国际理解教育。
集中学校教育研究的力量,开展课题研究,制定实施计划,研究实施中的问题。
引导广大教师在课题研究中加深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建立科研评价机制。
并且各年级设立子课题:一年级,世界风景名胜;二年级,各国节日;三年级,各国饮食文化;四年级,各国文明礼仪;五年级宗教信仰、时事观察。
班级子课题采用师生比较熟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学习方法进行研究。
通过研究增强学生的国际意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情感和能力,为学生成为现代化创新人才奠定初步的根基。
四、实施主要方法
1.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水平
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落实者,关键是教师。
对教师来说,国际理解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教育理念,它将以课程为载体,化虚为实,化理念为实践,它有助于教师观念的转变;有助于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和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教师拓展文化结构和丰富文化素养,促进自身的全方位发展,更
有助于教师能有目的引领每一个学生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并促进教师终身教育观念的形成。
(1)制订教师自主学习计划
教师制订教师自主学习计划,加强教师对东西方文化的了解,培养教师在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中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意识,提高教师的文化品位。
青年教师努力学习英语,加强信息技术运用和网上交流能力,创造浓郁的外语学习氛围,提高教师的社会交往能力。
(2)坚持加强对教师培训
学校在教师业务学习中开设“国际理解教育研究”专题课,采取各种形式,定期进行理论学习、英语学习、文化学习的交流;不断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
为在全部课程中全面地融入国际理解教育做好师资准备。
2.利用家庭资源,调动参与热情
通过家校交流会、问卷、亲子作业设计等形式,让广大家长了解国际理解教育的意义、内容、做法,开展实践活动,让家长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
调动家长支持、关注、参与国际理解教育的热情。
3.加强外语、信息技术教育
近年来,外语、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引起大家高度重视。
英语教育应强调让学生从小接触英语情境,增强英语会话的体验机会,从而增进对外国文化、生活的感受及了解。
信息技术教育应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广泛获取、分析、处理和运用各种信息,改变学科知识的单一来源。
同时不断完善学校主
页。
让我们的学生成为知识受用者和构建者,提高国际性技能和竞争力。
五、国际理解教育组织机构
组长:崔振强
副组长:莫耀基
负责课程项目负责人及成员
特设课程:莫耀基(负责人)叶毅园黄志珊粱华芳
学科滲透:莫耀基(负责人)语文:戚红燕数学:梁桂秋英语:罗洁银音乐:黄志珊美术:戚红燕体育:叶毅园品德:李小英、黄荣
开展班主题活动:梁桂秋陈定霞戚红燕李小英黄荣罗洁银
稔村镇页村小学
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