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xx江xx水电站大坝土建及金属结构安装工程大坝EL1320以下混凝土施工技术方案(方案二)(合同编号:XX)批准:审核:编写:xx工程局xx工程项目部xx1 概述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顶高程1424m,最大坝高160m,坝顶长度640m。
坝体共分21个坝段,从左至右依次为混凝土键槽0#坝段,长42m;左岸1#~5#非溢流坝段,长150m;6# ~11#为河床坝段,长186m,其中6#坝段布置左岸冲沙底孔、7#~10#坝段布置四台机的电站进水口、11#坝段布置电梯等上坝设施;右岸12#~15#坝段为泄洪冲沙坝段,长119m,其12#坝段布置两孔5m×8m的泄洪(冲沙)底孔,13#~15#坝段布置五孔13m×20m的溢流表孔;右岸16#~20#为非溢流坝段,长143m。
电站进水口为立式坝面进水口,进口高程1370.0m,进水口设拦污栅、检修门及事故门,检修门孔口尺寸为9m×14m,事故门孔口尺寸为9m×12m,引水道采用单机单管引水,管径10.5m,为钢衬压力半背管,外包1.5m厚钢筋混凝土。
溢洪道泄槽及消力池长约400.0m,消力池宽88.0m。
底孔泄槽及挑坎长约279m~336m。
本标段混凝土工程包括常态混凝土和碾压混凝土两部分,混凝土总工程量为453万m3,坝体除结构和布置上要求采用常态混凝土的部位外,坝体内凡具备条件的部位均采用碾压混凝土,坝体EL1320.0m以下碾压混凝土约110万方,常态混凝土约33万方。
2 施工布置2.1风、水、电系统大坝主体混凝土施工用风主要为:基础面清理、风镐凿毛、手风钻钻孔、仓号冲洗清理及管路通试等。
混凝土施工供风采用集中和移动相结合的供风的方式,大坝混凝土施工用风采用布置在左、右岸的集中供风站进行供应,在左右岸拱间槽布设主供风管路,仓号用风直接从主供风管路接取。
另外在上游围堰下基坑道路布置2台移动式21m3/min空气压缩机机动供风。
施工工水分别从左、右岸供水水池供水主管,接DN50支管供各区用水。
水源从左右岸供水管用φ250主管引至坝后,再分别从各接水点引至各施工仓面。
根据季节采用通天然河水或制冷水冷却两种方式,天然河水冷却在供水水池供水主管接DN100支管供水,制冷水由布置在左岸坝后EL1360平台的移运冷水机组和冷水厂接保温管路供至各层冷却水管进水口。
混凝土施工用电主要用于空压机、冲毛机、电焊机、仓内振捣设备及施工照明,施工用电分别从左、右岸布置的箱式变压器或配电站接线到施工面配电盘。
2.2混凝土运输道路系统缆机供料运输道路:混凝土拌和楼→右岸缆机混凝土浇筑供料线→右岸卸料平台。
上游围堰供料运输线路:混凝土拌和楼→右岸1320新增过坝路→上游围堰下基坑道路→溜槽受料点或汽车直接入仓点。
坝体下游侧混凝土汽车入仓及溜槽入仓运输道路:左右岸1424上坝路、右岸1400路、右岸1320路、右岸1290路、左岸1320路。
左右岸联系道路主要为下游围堰和平安大桥。
2.3施工机械与设备布置(1)混凝土施工布置2台缆索起重机,平行移动式布置,分期头如其中1#缆机上游控制范围为坝0-013.50m,2#缆机下游控制范围为0+150.00m,控制范围163.5m。
缆机供料线平台在右岸坝头,高程为1400m,缆机取料采用蓄能罐不摘钩快速卸料系统。
缆机布置特性见表。
(2)在左岸坝横0+18.0—0+84.0,坝纵0+150.0—0+142.0范围,EL1316.0m高程安装一台MQ600高架门机,门机主要负责5#、6#坝段垫层混凝土、6号坝段左冲砂孔金属结构吊装及EL1324.0m以下常态、碾压混凝土施工吊运任务。
MQ600门机布置特性见表。
MQ600门机特性表(3)在左岸安装间EL1320.0m平台,坝横0+101.00至0+122.00范围布设2套负压溜槽,1#、2#负压溜槽相互间距约为7米,溜槽坡度为43o。
左岸坝体上游1304高程安装3#负压溜槽。
1#、2#主要负责10#坝段EL1290.0m高程以下至7#坝段EL1287.0m高程以下范围碾压混凝土供应,3#负压溜槽主要供应7#坝段~10#坝段EL1280m高程以下范围碾压混凝土供应。
1#~3#负压溜槽使用时段:2006年12月28日~2007年2月28日(4) 大坝混凝土施工布设一台CC200-24胎带机,胎带机前期布设在左岸EL1320.0m平台,进行5#坝段SDMQ1260门机基础垫层混凝土浇筑供料。
基础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转移至右岸坝基EL1292.0m平台,主要负责10#、11#、12#、13#坝段垫层混凝土及7#-11#坝段EL1290高程以下碾压混凝土施工。
根据胎带机受料特点,10#坝段施工预留1292.0~1295范围垫层混凝土,待完成7#~10#坝段碾压混凝土供料任务后再完成该部位的混凝土浇筑。
胎带机后期移至坝后EL1290.0路,主要负责10#~13#坝段EL1308.0m高程以下碾压混凝土供料任务。
CC200-24胎带机设备参数表为满足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前期在左岸坝肩上游边坡以外EL1311.0m高程、右岸坝肩上游边坡以外EL1327.0m高程各设置一座集中灰浆拌制站,用来拌制上游防渗层层间及变态混凝土需铺洒的水泥净浆或水泥粉煤灰混合浆液。
各配备1台ZJ-400型400L高速灰浆搅拌机,分别用专用输送管路送至仓面,灰浆拌制站设粉料储料罐。
(6)施工通讯工地现场之间联系采用无线电对讲机通讯方式,现场值班室、后方生产生活区设内部直通电话联系。
3 主要工程量1320以下主要工程量表4 EL1320m以下大坝混凝土施工规划(1)利用CC200-24胎带机完成左岸坝基5#坝段EL1312m~EL1316m垫层常态混凝土。
(2)综合考虑大坝混凝土施工入仓手段、施工规划及缆机投入滞后等因素,重点解决缆机前期强度需求过大的问题,在EL1316m垫层混凝土平台顶部安装一台MQ600门机进行5# 、6#坝段垫层混凝土、6#坝段EL1320m以下碾压、常态混凝土吊运以及左冲砂孔金属结构安装。
为满足门机安装需求,门机安装范围垫层常态混凝土厚度由设计所确定的3米调整为4米。
(3)为加大坝体EL1285.0m~ EL1320.0m施工碾压混凝土供应强度,在右岸EL1322m高程修筑一条通向上游围堰的过坝路,过坝路面采用石碴回填形成,外侧堆碴坡度控制为1:1.4左右。
道路形成后,作为前期7#-10#坝段垫层混凝土施工向上游围堰下游侧溜槽供料运输线路。
在坝体上升至EL1285.0m以后,根据坝体施工进度从上游围堰修筑相应碾压混凝土施工入仓道路,回填道路路面坡度控制在14%以内。
(4)根据混凝土运送设备布置情况,施工前期将大坝以坝体9#横缝为分界进行分区。
9#横缝以左5#~9#坝段EL1290m高程以下采用CC200-24胎带机在右坝基1292平台供料、1#~4#负压流槽及缆机进行混凝土入仓,EL1290m高程以上采用上游围堰汽车入仓为主,缆机吊运为辅的方式进行混凝土入仓。
9#横缝以右10#~14#坝段EL1290m高程以下采用CC200-24胎带机进行垫层常态混凝土及碾压混凝土施工供料,EL1290m~ EL1311m高程范围采用CC200-24胎带机在坝下游1290路供料与上游围堰汽车直接入仓相结合方式进行仓面混凝土供料。
(5)大坝EL1320m以下混凝土施工后期以坝体12#横缝进行左右分区。
右侧13#~16#坝段采用CC200-24胎带机在坝体下游侧EL1322.0m高程平台供料与上游侧汽车直接入仓联合供料方式。
右侧12#~7#坝段采用左岸下游1320入仓点汽车入仓与坝体上游汽车直接入仓的方式进行混凝土供料。
(6)缆机投入运行后,根据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入仓规划,EL1268基础大面垫层混凝土施工按照从右岸上游侧向左岸下游侧方向进行施工。
首先完成8#坝段、9#坝段垫层混凝土以及7#坝段下游侧垫层混凝土施工,尽早为碾压混凝土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缆机主要负责基础大面垫层混凝土施工及碾压混凝土施工辅助供料。
为解决2006年11月中旬至2007年1月底缆机供料强度不足问题,利用坝体上游下基坑道路在左岸EL1304m布设一条负压流槽补充7#—9#坝段EL1280m高程以下混凝土供应强度。
(7)左岸1320平台负压溜槽安装:在7#坝段下游侧垫层混凝土施工结束前完成坝横0+101.00至0+122.00范围1#、2#负压溜槽及上游3#负压溜槽安装并具备运行条件。
(8)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坝内跨坝段混凝土水平运输均采用25T自卸汽车进行,在每区混凝土施工前,完成相应区域坝体下游侧碾压混凝土道路施工。
(9)由于大坝主体结构分为20个坝块,坝轴线总长达640米。
大坝坝体碾压混凝土施工主要采用汽车入仓浇筑方式。
汽车入仓坝内跨仓道路的布置成为直接制约碾压混凝土施工进度的关键因素。
为解决施工道路问题,拟将坝体内需汽车运输或转料部分碾压混凝土进行坝体纵向分区。
纵向分区原则以混凝土施工布置为依据,同时考虑到减少对相关金属结构安装影响。
在每区施工前,以仓内自卸汽车入仓或装料转料点高程为起始高程进行布置。
向下首条交通路在上区碾压混凝土施工结束时在坝体下游侧提前预留,在分区内每循环层完成时,将该交通道路范围内坝体混凝土按上游侧分区循环升程高度整体填筑升高。
向上交通路在本施工分区中按确定的坝体纵向分区在坝体下游侧按水平向仓号填筑循环程序分层预先进行碾压混凝土施工,碾压混凝土施工顶面形成连续交通道路,每次道路范围混凝土升程与向下道路控制原则相同。
上下道路坡度均控制在10%左右,以保证混凝土运输能力。
(10)为减少施工干扰,在7#坝段碾压混凝土上升至EL1305m以前,完成左冲沙孔金属结构安装及6#坝段EL1314m以下常态及碾压混凝土施工。
5工程相关项目控制性节点5.1风、水、电系统供风系统形成时间:2006年10月30日。
根据混凝土温控要求,供水系统完成时间分项目不同时间完成,其中天然河水供水系统要求在2006年10月30日前完成,混凝土坝体冷却供水系统要求在2007年2月28日前完成。
大坝混凝土施工供电系统要求在2006年10月30日前完成。
5.2缆机及其配套系统1#缆机在2006年12月28日投入运行,2#缆机在2007年1月28日投入运行。
混凝土进料线工程在2006年10月30日前完成相关项目土建施工,具备通车运行条件。
5.3混凝土运输道路系统上游围堰供料运输线路在2006年10月30日前完善具备通车运输条件。
混凝土汽车入仓及溜槽入仓运输道路:左右岸1424上坝路、右岸1400路在10月30日前完善具备混凝土运输条件左岸1320路在2006年9月15日前具备通车运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