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常见辨析题集锦第一课①父母对子女的爱集中体现在危难时刻,然而更多的是弥散在日常生活中.轰袭烈烈是爱,平平淡淡也是爱,我们要“接收”父母的爱,用心体会父母的爱。
②与子女相伴是爱,努力工作,为家庭提供经济保障也是爱.作为具有多重身份的社会成员,他们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倾注在子女身上.③父母表达爱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不要太看重形式。
作为子女,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孝敬父母,与父母同呼吸、共甘苦。
(1)①父母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含辛茹苦地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
父母为家庭作出了贡献,为我们付出了很多,理应受到我们的孝敬。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我们应尽的道德义务、法律义务。
②孝敬父母要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做起,子女不仅要提供父母基本的生活费用,而且还要从精神上慰藉父母。
也就是说,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从小事做起,不能因为平时太忙而不履行孝敬父母的义务。
③对于不履行孝敬父母义务的成年子女,父母有权诉诸法律,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的强制性更有利于维护老年人的权益保障老年人的幸福生活。
第二课①进人青春期的我们与父母发生冲突是难免的,一方面,我们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应该拥有独立自主的权力;另一方面,父母还不习惯我们的“长大”,不适应我们追求独立自主的愿望和行为。
这是一对矛盾,处理不好就会发生冲突。
②亲子之间的冲突若任其发展会影响和谐的家庭关系,伤害亲情悄,破坏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正常沟通。
③解决与父母的冲突,最有效的策略是“小人不计大人过”.认真倾听、善于体谅、主动交流、主动道歉(或:创造机会、控制情绪、承担责任、达成协议)等都是避免冲突的有效策略.④我们要体谅和理解父母,掌握与父母文往的艺术,努力促进家庭和谐。
①家是爱的港湾,是我们的情感栖息地,对我们的个人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但在家中,父母子女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和冲突,对此不能否认、不能漠视,但也不能夸大。
②家里的矛盾容易产生,也易解决,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对待,积极的做法是从现实中架起沟通的桥梁。
③当我们与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与家长商量,并且要掌握沟通的基本要领。
第三课①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民族,家的观念根深蒂固,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家规,讲究家庭秩序,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②中国传统家文化的精华,是应该继承和弘扬的。
但由于中华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传统家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应该被摒弃.③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表现在家庭观念、家庭教育、养老模式等方面。
外国家庭文化有其优势,其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我们要引进.不适合我国的不能盲目照搬.④随着世界文化交流范围的不断扩大,中西文化不断撞击与融合,大家互相取长补短,都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家庭模式,使家庭的发展更为和谐。
①父母赋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他们理应得到爱的回报,受到我们的孝敬。
孝敬父母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②感谢父母、回报父母,不仅要装在心里,做到心中有孝,还要在行动上落实和体现。
③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给父母一声真挚的问候,是感恩之情的真实表达,也是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
第四课①青春期产生逆反心理,是成长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初中生进人青春期,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希望摆脱父母的监护,让自己“在广阔的天空自由翱翔”.这些变化是正常现象,说明青少年开始走向成熟。
②从某种意义上讲,逆反是走向成熟的一个关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过好这个关隘.如果过不好,可能会使自己的整个人生道路蒙上阴影。
如果一味逆反,不仅伤害别人,自己也可能付出惨重的代价.③我们要走出逆反的困境.通过培养多向思维、设身处地地分析、学会控制情绪等方法克服逆反的消极影响,从而使自己走向成熟。
①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子女有了不同于父母的兴趣和追求,子女对父母的管教产生反感,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②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往往按他们的想法要求子女,进而导致两代人在某些间题上产生分歧。
③子女要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父母也要理解子女,尊重子女、与子女积极沟通。
第五课①长大的标志是与父母保持一定的心理距离,希望独享一片心灵天空.拥有个人秘密并能恰当处置是个人走向独立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个人来说,秘密往往与责任紧密相连,并且意味着要独立承担贵任。
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秘密的“水晶人”是永远长不大的.②生活中的秘密有些是复杂的,有些甚至是危险的,如果处置不当,会给自己带来麻烦甚至灾难.③我们要学会区别对待秘密,在成长过程中,有些事情可以保密,而有些事情不能保密。
有了不能保密的事情,应该找可以信赖的人倾诉,或者向有关部门反映。
①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总有许多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都属于隐私,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个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
②保护公民隐私,他们才能自由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心理,获得内心世界的安全感和私人生活的安宁,体会到做人的薄严,所以需要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法律的保护。
③个人不光彩的事是有违道德和法律的事情,应该受到遗贵或法律的惩罚。
①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日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增大,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愈加迫切。
②但是,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
当自己遇到麻烦、产生困惑、出现烦恼时,应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成长所需要的理解和帮助。
③当我们的隐私受到侵害时,要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第六课①中学时代正常的异性交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成长(或有利于取长补短,激励自己奋发向上,完替和丰富个性)。
②在我们与异性进行正常交往时,有时可能也会遇到一些小麻烦。
面对别人的闲言碎语,我们首先要有坦荡的胸襟,其次要检点一下自己是否有不妥之处,主动与议论者多接触、多沟通。
③当然,我们在与异性交往时,要做到尽量避免“一对一”的单独会面,与父母同学多沟通,稳重大方的与举止文明、对人有礼貌的同学交住。
我们在交往中会成为更出色的男生或女生.①异性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成长的历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
人在青春期心理萌发的异性吸引是性心理和性生理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正常、自然的现象。
②男女中学生的正常交往有利于增进对异性的了解,丰富自身的情感,学习对方的长处;有利于扩大社会交往的范围,增强交往能力,促进个性全面、健康发展。
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一些情绪、行为上的困扰,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
③要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或:男女同学之间的异性交往有利有弊,要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交往),使其发挥积极作用。
男女同学之间的交往,既要互相尊重,又要自重自爱;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既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第七课①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②在我国,未成年人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
③民事行为能力是公民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资格,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法律效力。
④未成年人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行使财产权。
历时两年,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诉百度MP3歌词搜索侵权一案做出一审判决,法院判决百度停止通过快照等形式提供《爱我中华》等50首歌的歌词,这也是百度在同类案件中首次败诉。
①百度未经著作人同意或授权的情况下,为网友免费提供歌词属于侵权行为,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
②智力成果包括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不受非法侵犯,有利于鼓励创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公民的智力成果权不受年龄限制。
作为青少年,要增强权利意识,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权,当自己的智力成果权被侵犯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八课八年级学生小兰在商店购买了一件名牌运动衣,后来发现是假冒产品.小兰和同桌小明对此事有不同的看法。
请对小兰和小明的观点进行辨析。
①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是商品交易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
店家的行为是不诚信的表现,侵犯了小兰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理应承担法律责任.②小兰要求退货是依法行使求偿权,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表现。
③小明的观点纵容了不法经营者的侵权行为,是维权意识淡薄的表现,必须提高自己的依法维权意识。
④小兰应通过协商、调解、申诉、仲裁、诉讼等合法方式维饵。
近年来,很多商场不讲诚信,欺骗消费者,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置若罔闻,如达芬奇家居造假,家乐福的食品换日期,用白条鸡充柴鸡,麦当劳卖过期食品……①商家出售假冒产品,是不诚信的表现,同时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
消费者可以通过消费者协会调解或到人民法院起诉等途径解决。
②国家应制定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社会应加强监督,企业应生产出质量合格的产品,商家要诚信经营,个人要掌握一些消费的知识和维权途径。
③只有大家共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第九课①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属于弱势群体。
现实生活中,不尊重未成年人、侵害未成年入合法权益的现象还时有发生,比如家庭侵害、学校侵害和社会侵害。
②当未成年人的合传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国家专门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朱成年犯罪法》来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③当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还应该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灵活机智地与不法分子周旋,寻求有效的帮助,尽量减少对自己的伤害。
④我们既要替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又要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机智勇敢,力求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①未成年人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加强校园安全对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②未成年人身心发展不成熟,社会阅历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都比较差,容易受到伤害。
③自我保护是人的本能,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是未成年人向成熟迈进的重要一步,未成年人要学会自我保护。
④未成年人要想使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除了要加强自我保护外,还需要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第十课①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
从违反法律的性质上,违法行为可以分为违宪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相应地应承担违宪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因此违法行为都应受到法律制裁。
②一般违法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虽然它们违法行为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没有触犯刑法,但也应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