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入库管理制度
第1章总则
第1条为了规范入库操作,确保入库物资的质量,提高入库业务管理水平,特制订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对物资入库准备、物资接运、物资验收、办理入库手续等业务进行了规范,是物资入库作业与管理的准则。
凡公司有关物
资入库管理的操作,均依照本制度执行。
第3条所有物资均应经过仓库检验后才可入库。
这些物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五类。
1.产品原材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半成品、包装材料等。
2.机电设备的备件和配件,生产工具、低值易耗品等。
3.应销售需要而储存的商品成品。
4.办公用品、办公耗材等。
5.销货退回、旧货估回、试用或者展示收回品等。
第2章入库准备
第4条仓储主管应当了解入库物资的品种、规格、数量、包装、状态、到库时间、物资存期、取货方式、保管要求等,从而精确、妥善
地安排仓库。
第5条仓储主管应了解入库前仓库的容量、空位、设备、人员安排等事项,制定仓储计划并下达到各个作业单位,以便于合理地安排入
库事项。
第6条如果入库作业必须用到重型操控机械设备,入库管理员应提前申请,以免耽误物资入库。
第7条仓储管理员应负责对仓库货位进行清查和清洁,为入库物资腾出足够的仓容。
第8条仓储管理员应定期详细检查库房内的照明、通风等设备,及时修理损坏的设备。
第9条物资入库前,仓储主管应根据物资性质和数量作出堆垛方案、苫垫方案、货架方案,仓储管理员应根据方案准备好作业用具,组
织相关作业。
第10条根据仓库情况和物资情况制定验收方案,仓储部经理确定验收人员,备好验收所需的称量、点数、检测等工具。
第11条入库管理员根据物资情况,应协同运输部安排搬运方案,并准备好装卸、搬运所需汽车、叉车、托盘等工具设备。
第12条仓储管理员应妥善准备物资入库需要的报表、单证、记录本、物资卡等文件单证。
第3章物资的接运
第13条对于供应商不安排送货的物资、公司内部流转的物资,仓储部应协同运输部安排人员和设备接运物资。
第14条仓储主管在接到接货通知单之后,应列明接货前需要的准备工作,并与运输部一同制定订货作业计划。
第15条需要提货的时候,仓储部应同运输部一起与供应商协商,在以下三种不同的提货方式中进行选择:到车站、码头提货,到供应商
处提货,专用线到货接运。
第16条库内接货包括供应商直接送货和承运方送货。
1.仓库保管员和验收人员直接和送货人员办理交接手续,当面验收并做好
记录。
2.出现差错时,应由送货人员签字证明,并据此索赔。
第17条物资交接责任划分
1.接货人员接到物资之前产生的损失,由供应商或者承运方承担。
2.物资交接完成之后产生的损失,由接运人员负责。
第18条运输事故的处理
1.物资运输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事故,不论责任,都应该先保护现场。
由物资接运人员做好事故记录,并以此作为索赔的依据。
2.在收货时,入库管理员应当做好交接记录。
发生差错时,核查运输记录,
确定差错发生的原因。
第19条入库管理员在接运物资的同时,要对每个交接步骤进行详细记录。
第20条接运工作完成后,所有的单据资料,如提货通知单、接运记录、运输记录、货运记录、损耗报告单、交接凭证、索赔证明等相关
文件,均应由入库管理员分类输入信息系统,已备复查。
第4章物资的验收
第21条物资的验收包括物资验收准备、核对凭证、包装验收、数量验收、质量检验五个步骤。
入库管理员应严格按照程序操作。
第22条物资验收应该符合及时、准确、严格、经济的原则。
第23条入库前,入库管理员应做好物资验收的准备工作,具体准备工作如下表所示。
物资验收准备内容
书、发货明细表等均需和入库物资相符。
第25条需要核对的凭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不得漏检。
1.审核验收依据,包括物资的入库通知单、订货合同、协议书等内容。
2.供货单位提供的验收凭证包括质量证明书、合格证、装箱单、磅码单、
发货明细表等。
3.承运单位提供的运输单证,包括运输商务记录、提货通知单、物资残损
记录、公路运输交接单等。
第26条当供应商拒绝提供相关单据时,应拒绝检验、接受物资。
第27条当供应商提供的证件、单据不齐全,或者与实际物资不符时,应和供应商、承运单位以及有关业务部门联系,尽快解决问题。
第28条对于外来商品物资,检验人员根据合同确定抽验比例。
当合同没有明确规定时,应按照下列原则确定抽验比例,具体原则如下表
所示。
抽验比例确定原则表
第
第30条入库管理人员利用感官检验方法来验收物资的规定。
1.检查物资的包装是否完好,是否受玷污、受潮、霉变、受锈蚀和破裂等。
2.产品合同对包装有具体要求的,要严格按照规定验收。
包装验收内容包
括:箱板厚度,纸箱、包袋的质量,打包铁腰的匝数,包装的干燥程度等。
3.通过感官检验就能确定物资质量的,由仓储部门自检,并做好物资检验
记录;一些特殊的物资应交由质检部门进行化验和技术测定。
第31条入库管理员需严格进行数量验收,对于物资的大件包装,可采用逐件点数、集中堆码点数等大数点收方式进行点收,大数点收合
格后方可进行细数检收。
第32条大数点收完成后,入库管理员应当遵循如下规则进行细数检收。
1.开箱、开包,核点物资细数。
2.称重物资按照净重计数。
3.定尺和按件标明数量的物资,需要拆内包装进行抽查(抽查比例在第
28条中已经说明)。
抽验无差错或者其他问题时,可不再拆验内包装。
4.不能换算或者抽查的物资一律全部过磅计算。
第33条检收的注意事项
1.件数不符者(包括数量多余或者短缺),经复核确认后,立即在送货单
各联上批注清楚,由入库管理员和送货方共同签章后,按实数签收,并通知供应商。
2.包装有异状时,入库管理员和送货方一同开箱、拆包进行检查,查明情
况后由送货方出具入库物资异状记录,并通知仓储管理员另行存放,等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