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_智力测验
著名心理测量学家推孟(L.M.Terman)认为,智 商为100分左右的人约占全部测试者的46%; 130分以上的人少于3%;70分以下的也少于 3%。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2.智力分类
百分比(%) 智商(IQ) 类别 理论分布 斯比量表 韦氏量表
140以上
120—139 110—119 90—109 80—89 70—79 60以下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
③工作记忆指数 主要反映人的记忆能力、对外来信息的理解应用能 力。
工作记忆是人的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测量指标,该 项指数可以准确地帮助人们了解孩子的注意力、记 忆能力以及推理(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二)斯坦福—比奈量表
1. 第一次修订版(1916) 该量表共有90个题目,其中51个为原来比奈—西 蒙量表所有,有39个为新增加的,使用范围从3— 13岁,并附有普通成人和优秀成人两组测验题。 该量表首先采用了智商的概念来表示智力水平。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3.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
发表于1955年,适用于16—74岁的成人 1981年,修订本(WAIS-R)问世,包括 14个独立的分测验,其中11个分测验用于 计算全量表智商分数、语言智商分数和操作 智商分数。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4.中国版韦氏量表
1979~1980年,由龚耀先主持、全国56个单位 协作修订的WAIS,称为WAIS-RC; 1980~1986年,由林传鼎和张厚粲主持、全国 22个单位协作修订的WISC,称为WISC-CR; 同年由龚耀先、戴晓阳主持、全国63个单位协作修 订的WPPSI,称为C-WYCSI。 2008年,张厚粲教授主持完成了对韦氏儿童智力 量表第四版中文版的修订工作。
高等教育出版社
24
心理测量学
二、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一)韦克斯勒智力量表的发展历程 由美国贝尔维精神病院的心理学家韦克斯勒( David Wechsler)编制。 该套量表有三种: 韦克斯勒幼儿智力量表(WPPSI) 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 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WAIS)
(二)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2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第二节 常见个体智力测验及其实施
一、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一)1905年的比奈—西蒙量表 该量表共有30个题目,按照难度由浅入深排列,以 通过题数的多少作为鉴别智力高低的标准,主要测 查判断、理解和推理能力。 1908年作首次修订,题目增加到59个,并按年龄 从3—13岁进行分组,启用了智力年龄的概念。 1911年该量表第三次修订,增设了一个成人组。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二)斯坦福—比奈量表
5.第五次修订(2003) 量表包括10个分测验,分测验分数都是以10为平 均数,3为标准差。 由分测验产生组合分数:语言IQ分数,非语言IQ 分数以及成套IQ总分,所有组合分数以100为平 均数,15为标准差,并进一步导出全量表的离差智 商。 IQ分数可以和其他智力量表的IQ分数直接比较。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二)学校的团体智力测验
加利福尼亚心理成熟测验(The California Test of Mental Maturity) 库尔曼-安德森智力测验(The KuhlmannAnderson Intelligence Tests) 海蒙-尼尔森心理能力测验(The HenmonNelson Test of Mental Ability) 认知能力测验(The Cognitive Ability) 奥提斯-勒农学习能力测验(The Otis-Lennon School Ability Test)
高超常
超常 高于平常 平常 低于平常 临界水平 智力缺损
0.38
8.8 15.96 49.72 15.96 6.90 2.28
1.6
11.3 18.1 46.5 14.5 5.8 2.9
2.3
7.4 16.5 49.4 16.2 6.0 2.2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二、智力测验的理论依据
(一)智力因素分析理论
心理测量学
3.离差智商
离差智商是把测量分数按照正态分布曲线标准化,
把原始分数转换为平均分为100、标准差为15的
标准分数,用来描述一个人的智力能力与其年龄相
仿的人群的平均成绩的偏离程度。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使用此方法。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三)智力的分布和分类标准
1.智力的分布
大量的研究证明,人类智力的分布呈正态分布曲线, 即两头小、中间大。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国家心理咨询师考试——二级技能
韦氏成人智力测验实际应用 1、分量表分析(均值、特殊位置、强弱点) 2、智商分析(言语智商与操作智商的平衡)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
韦氏儿童智力测验第四版——测试录像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三)中国版比奈量表
1924年,我国心理学家陆志伟发表了修订的《中 国比奈—西蒙智力测验)。 1936年,陆志伟和吴天敏又对此量表进行修订, 名为《第二次修订中国比奈—西蒙智力测验》。 1982年,吴天敏出版了第三次修订的《中国比奈 测验》,将测试对象扩大为2—18岁,每岁3个项 目,共51个项目。 《中国比奈测验简编》(8个题目),选自《中国 比奈测验第三次修订本》。
该量表由14个分测验组成,其测量结果提供一个全
量表的总智商,用来说明儿童的总体认知能力,同
时也导出另外四个合成分数:言语理解、知觉推理 、工作记忆、加工速度,用来说明儿童在不同领域 中的认知能力。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
①言语理解指数 主要是用于测量学习语言的能力、概念形成、抽象 思维、分析概括能力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图9-3 WISC- IV中文版量表分数总和与合成分数转换表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三、其他个体智力测验
(一)考夫曼儿童评估测验
(二)区分能力量表
(三)戴斯—纳格利里认知评定系统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3
常见团体智力测验及其应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第三节 常见团体智力测验及其应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
智力 年龄
比率 智商
离差 智商
甲 乙 丙 丁 20/20
智力年龄 7 6 15 18
实足年龄 7 5 / 14 / 17
*100 *100
举例(丙107、丁106)
20/60 =33
心理测量学
1.智龄
智龄即智力年龄,指每一个年龄(段)被试在智力量 表中应该完成的难度最适宜的题目个数(即该年龄 恰好有60%的被测者能完成的题目)。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我们的智力定义
智力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
等解决问题的一般能力,它包括观察能力、注意能 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二)智力测验及其指标
智力测验——通过测验的方法来衡量人的智力水平 高低的一种科学方法。 智力测验结果的三种表达方法: 智龄 比率智商 离差智商
该项指数有助于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言语 方面的能力,对于有言语发展障碍的孩子能起到较 好的筛查作用。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文版
②知觉推理指数 主要测量人的推理能力、空间知觉、视觉组织等。 和以往的量表相比,该项指数可以更精确地测查被 试的非言语推理能力,有助于家长和老师更好地了 解孩子的推理能力、空间思维能力等。
一、团体智力测验发展简史 (一)军队团体智力测验 军队甲种测验(Army Alpha test) 军队乙种测验(Army Beta test) 军队通用分类测验(The Army General Classification Test, AGCT) 军事服务职业倾向量表(Armed Services Vocational Aptitude Battery, ASVAB)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二)斯坦福—比奈量表
5.第五次修订(2003) 罗德(Roid)基于Cattell-Horn-Carroll智力 能力理论(CHC)修订,量表包含了CHC中的5个 因素: 流体推理(FR),知识(KN,相当于晶体知识Gc)、 数量推理(QR),短时记忆(WM),视觉-空间 加工(VS)。 施测于2—85岁的人。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1.韦克斯勒幼儿智力量表(WPPSI)
发表于1967年,适用于4—6岁半儿童。
1989年,该量表修订版WPPSI-R出版, 适用于3岁-7岁3个月的儿童。
高等教育出版社
心理测量学
2.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
初版发表于1949年,适用于5—15岁的儿童。 修订本发表于1974年,适用范围为5岁到15岁11 个月。 1991年,第三版出版(WISC-Ⅲ),该版本包含 12个分测验:知识,相似性,词汇,理解,图画补 缺,图片排列,积木图案,物体拼配,算术,数字 记忆广度,译码,符号搜索。 2003年,WISC-Ⅳ发行,包括15个分测验:常 识,类同,算术,词汇,理解,数字广度,图形概 念,图片排列,符号搜索,物体拼配,译码,词语 推理,矩阵推理,字母一数字排序,划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