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三节大气受热过程
一、选择题
1.下列地理现象,能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的是
A.阴天比晴天日温差小B.晴朗天空呈蔚蓝色C.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D.青藏高原夏季低温读右图,回答2~3题。
2.如果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B.温度:A>B>C>D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D.气压:D>A>B>C
3.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力环流侧视图,在②处进行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
到的作用是
A.增温和增湿B.净化和增温C.净化和增湿D.减湿和减温
右图为“近地面和高空等压面状况图”。
据此回答4~6题。
4.若图中的气压分布状态是热力作用形成的,则图中四点气温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5.在同一水平面上,图上四点中为高气压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6.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①是下沉气流B.②是阴雨天气
C.气压值由大到小依次是②①③④D.②昼夜温差比①小
右图是某中学生绘制的不同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 图中所示热力环流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 形成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地区间的热量差异
B.不同地区间的气压差异
C.不同地区间的海陆差异
D.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存在
右图示意北半球某区域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图中两侧为陆地,中部为湖泊。
读图,完成9题。
9.此时
A.湖泊为低压B.陆地为高压C.可能为白天D.湖泊气温高
右图示意甲、乙两地上空对流层内等压面分布状况。
读图完成10~
11题。
10.图中M、N、P、Q四处气压的大小关系是
A.M>Q>P>N B.M>N>P>Q
C.Q>P>N>M D.P>Q>M>N
11.若上述等压面的弯曲是由甲、乙两地热力作用引起的,并且形成了
热力环流,则有关甲、乙两地地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是绿洲,乙地是沙漠B.甲地是山谷,乙地是山坡
C.甲地是海洋,乙地是陆地D.甲地是城市,乙地是郊区
(2018·温州九校联盟高一期末)区域小气候的形成与下垫面状况密切相关,下图为“某一山区河谷某一时段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甲处夏季多夜雨。
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示反映出
①时间是夜晚②时间是白天③此时吹山风④此时吹谷风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3.甲地附近夜雨较多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
A.夜晚的气温比白天的气温高,气流呈快速上升运动
B.夜晚的气温比白天的气温低,近地面水汽快速冷凝
C.夜晚的气温比周边山地的气温高,气流呈上升运动
D.夜晚的气温比周边山地的气温低,气流呈下沉运动
读“某地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气压图”,回答14~15题。
14.若近地面和高空四点构成热力环流,则流动方向为
A.O→P→M→N→O B.P→O→M→N→P
C.M→N→P→O→M D.N→M→O→P→N
15.下面图中正确表示N地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配置的是
特朗勃墙是一种依靠墙体独特的构造设计,无机械动力、无传统能源
消耗、仅依靠被动式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的集热墙体。
其冬季白天工作
原理如右图。
据此回答16~17题。
16.图示特朗勃墙向室内供暖的工作原理属于
A.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B.地面的直接热源是太阳辐射
C.特朗勃墙的逆辐射原理D.空气隔层的温室效应
17.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集热墙可能为白色B.乙气流为上升气流
C.甲气流为暖气流,流出空气隔层D.丙气流为暖气流,流进空气隔层
(2018·6月浙江学考)下图为某地理老师拍摄的一组模拟对流运动的演示实验照片。
完成18~19题。
18.下列照片的排序,能正确说明对流运动先后过程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①②
19.下列现象的产生与对流运动有密切关系的是
A.极光B.雨雪C.流星D.磁暴
二、非选择题(共2个大题,共20分)
20.读“某区域等高面与等压面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____,气压最低的是_____。
A、B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
(3分)
(2)在图中画出近地处的等压面弯曲状况并标出A、B处的高低压,用“→”画出热力环流。
(5分)
(3)若图示区域热力环流为白天的海陆风,则A、B两地为陆地的是_____,当地吹______风。
(2分)
21.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城市夏季午后气温示意图。
(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____________效应。
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晚城郊之间风向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2分)
A.城市生产和消费活动释放大量热量
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
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3)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在图中线段上绘制箭头以表示气流方向。
(2分)
(4)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对城市的影响,计划将钢铁厂从甲处搬迁到乙处,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是否合理?试说明理由。
(4分)
第三章第三节大气热力作用参考答案
1-5CACAB 6-10CBACB 11-15DDCAA 16-19DCDB
20答案
(1)④⑤ B
(2)略
(3)B 海风
21 答案
(1)热岛由郊区吹向市区
(2)A
(3)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绘图,城区空气上升,郊区空气下沉,近地面郊区流向城区。
(4)不合理。
理由:乙处位于城市热岛环流之内,污染物容易随城市风从郊区流向城市中心,没有达到降低对城市污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