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编号:TP-AR-L6456
There Are Certain Management Mechanisms And Methods In The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s, And The Provisions Are Binding On The Personnel Within The Jurisdiction, Which Should Be Observed By Each Party.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动力车间水处理设备维修、保养与食品安全控制程序正式样本
动力车间水处理设备维修、保养与食品安全控制程序正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管理制度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管理机制和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条款对管辖范围内人员具有约束力需各自遵守。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目的:以适当的方式进行水处理设备维修、保
养,达到预防水质污染的可能性。
2.适用范围:任何产品、材料、原材料直接接触
处理水的设备维修活动。
3.职责
3.1维修人员
负责水处理区域内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在维修
过程中,维修人员严格按照设备维修食品安全程序执
行,对所涉及到的水质安全活动负责。
3.2维修班长及化验班长
负责设备维修食品安全程序的执行、监督工作;监督维修人员严格照设备维修食品安全程序进行维修活动,并负责对发生水质污染的活动进行跟踪解决。
4.设备维修食品安全操作程序及要求
4.1维修前的洗消
4.1.1使用工具,应在维修前在20--25ppm的氯水中浸泡30分钟,或采用75%酒精溶液均匀喷涂并冲洗。
4.1.2需要更换的备件,应列入工具/零件清单,备件在使用前进行消毒、冲洗。
4.1.3生产过程中,更换或维修设备管道密封垫及设备上的与产品接触的相关零件前进行消毒、冲洗。
4.1.4其余与产品表面接触的设备检修,维修完成后进行消毒、冲洗。
4.1.5消毒过程由化验人员完成。
4.1.6设备维修完成后及时与化验人员进行交接。
4.2维护过程中的清洁及食品安全防护:
4.2.1维修前,清点使用工具,并填写《设备维修维修记录》。
4.2.2在生产区域维修过程中,如果出现零件替换,需要严格按照相关程序执行,并详细填写《设备维修维修记录》。
4.2.3为防止交叉污染,保证食品安全,维修、安装部件等操作要按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
4.2.4维修完设备后维修人员要进行工具及零件清点,并与维修前所列出的工具及零件清单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并且作业区域没有发现零散、不能说明
明确用途的零件及工具后,方可离开现场。
替换下来的零件带出维修现场,集中处理。
4.2.5维修完设备后,维修人员应进行复核。
同时,查找可能隐患,并处理后才可以生产,确保水质及设备安全。
4.2.6维修保养过程中所产生的碎屑应及时清除。
对于螺母、螺栓、垫圈、金属丝、胶带、焊条等类似小物品,由于可能对产品造成污染,应首先被加以控制。
4.2.7在产品区或生产区内进行重大维修活动时,应预先制定方案,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该等防护装置应能够有效防止水质受污染。
4.2.8生产过程中,严禁在水处理设备周边10米范围内进行切割、焊接和可能造成扬尘等一切维修活动。
4.2.9只有洁净的工具和擦拭物方可在设备内部使用。
当在接触水体位置作业时,维修人员应遵守良好的卫生规范。
5.临时性维修的管理
5.1设备,设施的维修应避免使用临时性材料如:绳子、胶带、钢丝等。
5.2在特殊情况下为了不影响当班生产需要临时性修理时,应确保不会对水质安全造成危害,且应挂上标识牌,注明日期和时间.
6.润滑保养
6.1设备润滑按照《润滑油使用管理制度》执行。
根据设备铭牌或说明书制定润滑点检表,按照点检表进行设备润滑保养。
6.2在产品、包装材料接触面只能使用食品级润滑油。
6.3维护保养应预防并减少润滑油泄漏及过量等问题。
若产品区上方装有驱动电动机或传送带在不同层面上交叉或平行运行,则应在适当部位安装接盛润滑油的回收盘。
6.4将常用润滑剂存放于单独的指定区域内。
对设备进行维护后,多余的润滑剂应及时清除。
6.5食品级润滑油要标识明确单独存放在零件库,随时发生随时领用。
并与非食品级润滑油分开存放,避免使用时发生混淆。
6.6加油枪加以标签标识,明确适用油品规格。
6.7废弃机油等油类集中存放,统一回收或销毁,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处输入对应的公司或组织名字
Enter The Corresponding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