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学前教育行业概况总结

中国学前教育行业概况总结

中国学前教育行业概况总结
(一)行业概况
1、行业背景
(1)近年来的生育高峰期
随着中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中国开始进入第四次人 口出生高峰,预计这一高峰期将会持续到2030年以后。

高生育率为学前教育的受教育主体规模扩大提供了前提条件,是推动该市场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

(2)家长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目前,中国0-6岁学龄前儿童的人口规模庞大,其父母大多出生于二十世纪 80年代,与上一辈家长相比,新一代家长学历文化水平较高,家庭教育意识较 强,对子女学前教育的重视力度更大;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家长在对子女学前 教育的投入上不断提高,以上因素均将有力地推动中国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

(3)幼儿园教育市场快速增长,家庭教育市场前景可观
近年来,国家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推出多项有利政策和办法,使学前教育事 业取得长足发展,幼儿园教育市场增长迅速。

家庭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补 充,市场尚处于起步期,其对学前教育产品的丰富性及形式的多样性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如课外音乐、舞蹈等艺术类培训等,为企业对学前教育产品和服务的研 发提供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学前教育的家庭市场前景可观,甚至可能赶超幼儿园
教育市场。

(4)学前教育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相对稀缺
中国学前教育行业的从业公司众多,但多数企业都专注于幼儿园或者家庭的 某一两个细分市场,主要包括国有出版社和民营文化公司。

国有出版社由于多年 积累拥有研发及品牌优势,在传统的教材市场占有率较高,但市场化程度较低、创新速度较慢,在更加市场化的幼教领域整体竞争实力较弱。

民营幼教公司产品 的市场响应速度快,在选题策划和批发零售环节有较高的效率,但内容资源较少,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2、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的学前教育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至今,至今基本经历了四个时期,如下图所示:
2010年7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
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规划纲要》立足国情,反映了新世纪时代特征和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描绘了2010-2020年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

其中,《规划纲要》首次将学前教育从基础教育里分离出来,成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独立组成部分,为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快车道。

2010年至今,中国的幼儿园和早教机构借鉴学习西方幼教理念和教育模式,幼教用品市场呈现持续稳定增长的态势。

3、行业发展趋势
随着国内幼儿教育的迅速发展,及国家近期出台的对于幼儿玩教具配备国家 标准、对幼儿园教学方式和教学材料规范的政策,幼教市场将进入规范期。

与此 同时,在互联网教育浪潮影响下,传统教育领域正在发生着变革和创新,学前教 育+互联网的创新型企业将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在此背景下,拥有内容资源优势、产品符合国家政策要求、能够借助教育信 息化,提供满足幼儿个性化学习、全面发展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的企业将会成为幼 教市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4、行业监管
学前教育行业的监管涉及多个主管部门,各主管部门的职责范围如下:
5、行业壁垒
(1)政策壁垒
国家近年来出台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玩教具配备目 录》、《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 知》都强调了对幼儿园教学方式和教学材料的规范,学前教育市场随之亦将步入 规范期。

销售渠道完备、产品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企业将更具有竞争优势。

(2)人才壁垒与知识产权壁垒
学前教育的服务对象是0-6岁的婴幼儿。

由于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知识产权
是学前教育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组成部分,学前教育课程和学前教育产品 的开发及培训需要大量具有相应教育背景和技术背景的专业人员,为新进入者设 定了一定的人才与知识产权壁垒。

6、行业特征
(1)行业的周期性
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和人民生活水平有较为密切的关 系,但其行业经济周期性不明显。

学前教育领域与社会人口出生高峰期的变动紧 密相关。

(2)区域性特征
幼儿教育出版发行领域的区域性较为明显。

中国过去按行政区域配置出版资 源,形成了幼教产品的区域分割性。

各省教育部门一般与当地较权威的国有幼教 出版社合作进行幼教课程研发,并主要通过各省新华书店等传统渠道进行发行。

目前随着国家政策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幼教领域,这种区域封锁、条块分割的状况 有了一定的突破。

(3)季节性特征
学前教育行业的季节性主要表现在幼儿课程业务方面,即幼儿课程产品均在 每学期开学时供应,高度集中于每年的春、秋两季,有一定的季节性因素。

7、外部因素
(1)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①国家政策支持
国务院在2010年5月常务会议通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把学前教育从基础教育中分离出来,独立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体现了国家对学前 教育的重视程度。

2012年7月,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教育领域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学前教育,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特别是面向大众、收费较低的普惠性幼儿园。

国家对学前教育的多项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为幼儿教育全产业链业务发展提供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②国家财政补贴
2014、2015年湖北省政府财政厅、教育厅设立了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中央专 项资金预算,对幼儿园玩教具配备、园舍建设、扶持民办幼儿园等项目给予了专 项资金支持,大大鼓励和支持了湖北省内学前教育产业的发展。

③“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带来的人口红利
2015年10月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 策。

“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将会大大促进中国婴幼儿客户群体的增长,扩 大学前教育行业市场规模。

(2)影响行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知识产权是学前教育行业的核心竞争因素,目前中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 仍有待加强,优秀的产品进入市场后容易遭到其他公司的仿冒,直接导致市场上 的幼儿读物内容雷同、缺乏新意,幼儿玩教具的质量水平也参差不齐。

在数字出 版的发展进程中,版权问题亦成为最大的制约因素。

(二)市场规模
根据2015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二胎政策”将全面放 开,中国开始进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

高生育率为学前教育行业的市场规模扩 大提供了前提条件。

同时,随着家庭收入水平和家长教育程度的提高,家长在对 子女学前教育的投入意愿不断增强,该因素亦将有力推动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

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4年出生人口总数为1687万人,同比增长2.9%,人口出生率为12.37‰,比2013年高出0.29‰。

随着中国未来更为宽松的新计生条例,中国开始进入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预计这一高峰期将会持续到2030年以后。

(三)行业风险
1、监管风险
教育行业是政府监管较为严格的行业,政府教育政策的变化可能会给行业发 展带来深远的影响。

目前,学前教育相关的监管和规范较为缺乏,在幼儿园和早 教机构的监管方面,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依循,各个企业的资金规模、场地大小、 收费标准等方面都不尽相同。

若国家未来出台相关监管法律和规范,将对整个行 业的市场容量和竞争格局产生影响。

2、政策风险
目前,学前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政策的大力支持密切相关,行业的发展空 间和市场容量亦与政策息息相关。

一旦国家学前教育政策发生变化,或者支持力 度下降,学前教育行业的发展将面临一定的政策风险。

2011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 现象的通知》,学前教育行业内幼儿课程纸质用书市场受到了一定限制。

3、安全风险
学前教育产品与服务最终的客户是婴幼儿群体,由于该类消费群体自身免疫
能力较弱,缺乏安全防范意识和自制能力,在产品与服务提供过程中,可能会因 为产品质量或卫生问题,以及婴幼儿自身无意识的行为,影响到婴幼儿人身安全。

4、知识产权受侵害风险
学前教育行业产品与服务是研发人员的智力成果,体现公司的创造力和核心 竞争力,但是市场上仿冒产品和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屡禁不止。

一方面,假冒或 仿冒商标的行为,可能会损害或降低公司的品牌价值,从而降低公司的竞争优势 或声誉;另一方面,仿冒产品由于无研发成本一般价格低廉,质量低劣,会导致 公司产品的平均售价下降,对公司产品的销量产生一定的冲击。

因此,行业内公司面临着知识产权受到侵害的风险。

(四)行业内主要企业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幼儿教育全程服务,根据国内幼教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将幼儿课程、幼儿玩教具和互联网产品结合起来,以连锁幼儿园为载体,提供一 整套方便幼儿园所和家庭使用的幼教全程服务整体解决方案。

目前幼教市场上大 多数企业都关注于某一两个细分市场,能提供幼教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较少;相 对只能提供某一细分行业同质化产品的竞争对手,公司具有较大的竞争优势。

在产品与服务细分市场上与公司有共同目标客户或竞争关系的企业如下: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