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常考知识点汇总:1、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wán、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3、《红楼梦》的两条主线是(贾府由盛到衰的演变过程)、(宝、黛、钗的爱情婚姻悲剧)4、《红楼梦》中,“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时从分。
”说的是(薛宝钗)5、《红楼梦》中,“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如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嗔时而有情”。
说的是(贾宝玉)。
6、《红楼梦》中,“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缝必主淫。
漫言不有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说的是(秦可卿)。
7、贾府的媳妇,稳重贤惠,本分随和,青春丧偶,统领众姐妹,曾负责海棠诗,此人便是(李纨)。
8、“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的作者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此诗的名字是《葬花词》,此诗意在喻人,悲叹自己的命运,控诉社会的黑暗,其思想性与艺术性均达到最高境界。
9、《红楼梦》的作者是(清)代作家(曹雪芹),相传后40回是(高鄂)所作。
10、《红楼梦》中有两句诗评论王熙凤在贾府衰亡中的悲惨下场,这两句诗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11、《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12、《红楼梦》中,“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贵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说的是(袭人)。
13、“四春”之中,性格比较懦弱的是(迎春),精明志高、具有管理才能的是(探春),最后出家为尼的是(惜春)。
14、《红楼梦》中结的两个诗社分别是(海棠社)和(桃花社),社长是(李纨和林黛玉)。
15、《红楼梦》中,“绛珠仙草”指的人物是(林黛玉),“神瑛侍者”是(贾宝玉)。
16、《红楼梦》中,“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未世运偏消。
清明涕泪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说的是(贾探春)。
17、《红楼梦》中,“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转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
”说的是(史湘云)。
18、潇湘妃子指的是(林黛玉),蘅芜君指的是(薛宝钗)。
19、《红楼梦》中被人称为“病西施”的是(林黛玉)。
20、《红楼梦》中有诗“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指的是(贾宝玉)。
21、“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分别指(林黛玉)、(薛宝钗)。
22、《红楼梦》中,因吃酒醉卧怡红院的人是(史湘云),最泼辣狠毒的女子是(王熙凤),最具有管理才能、大胆改革的女子是(贾探春)。
23、《红楼梦》中的“阆苑仙葩”指的是(贾宝玉)“美玉无瑕”指的是(林黛玉)。
24、《红楼梦》中有两位小姐当上了王妃,此二人是(元春),(探春)。
25、《红楼梦》中“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代表人物是(晴雯)。
26、“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一曲红楼多少梦?情天情海幻情身。
作品塑造了三个悲剧人物:林黛玉,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贾宝玉,终于离弃“温柔富贵之乡”而遁入空门;薛宝钗,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
19、《红楼梦》中,有一个女子,她模样标致,语言爽利,心机极深细,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这个人是王熙凤;还有一个女子,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这个就是林黛玉。
20、最具叛逆性格的丫鬟是晴雯。
最卑躬屈膝的丫鬟是袭人。
书中还刻画了一个善良风趣的农村老妇人,她就是刘姥姥。
21、贾府的“四春”分别是:孤独的元春、懦弱的迎春、精明的探春、孤僻的惜春,取“_原应叹息_”之意。
22、《红楼梦》中最热闹的情节是元妃省亲,最有趣的情节是刘姥姥进大观园,最凄惨的情节是黛玉焚稿。
1、木石前盟(眼泪还债):黛玉前身是西方灵河岸边三生石畔的一棵絳珠仙草,宝玉的前身是神瑛侍者。
神瑛侍者曾用甘露灌溉絳珠草,使之得延岁月,脱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
后神瑛侍者携一块无才补天的顽石投胎人间,即为宝玉。
絳珠仙草为报答其灌溉之恩随之下凡,投胎为林黛玉,用一生的眼泪偿还。
此谓“木石前盟”。
2、金玉良缘:金主要是指薛宝钗所佩戴的癞头和尚送的金锁,玉则是贾宝玉佩戴的通灵宝玉。
宝玉从娘胎里带来的通灵宝玉上刻有“莫失莫忘,仙寿永昌。
”与宝钗金锁上刻的“不离不弃,芳龄永继。
”刚好组成一幅对联,象征他们的婚姻。
3、宝玉取名和抓周的故事:贾宝玉一出世,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宝玉”。
贾宝玉抓周时,贾政为了试试他将来的志向,便摆出各种物件,让他抓取。
谁知宝玉别的一概不取,伸手只把那些脂粉钗环抓来。
贾政大怒,说“将来酒色之徒耳!”(第二回)4、宝玉摔玉,请简述一个情节说明宝玉的叛逆性:宝玉见来了个神仙似的妹妹便问黛玉有没有玉,黛玉答道“没有”。
宝玉顿时发作起痴狂病来,摘下玉狠命摔去,骂道:“什么罕物,连人之高低不择,还说“通灵”不“通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
”此举惊坏了黛玉,也吓得众人一拥争去拾玉,多方哄他才作罢。
(第三回)5、简述林黛玉进贾府的情节:黛玉的母亲死后,贾母怕她无人照顾便接她到贾府。
黛玉进贾府先拜见了贾母、贾氏三姐妹、凤姐等人,然后到邢夫人、王夫人房间,最后回到贾母处与宝玉相见。
宝玉见黛玉没有玉,便将通灵宝玉摔在地上,惹得黛玉伤心落泪。
(第三回)6、王熙凤出场:林黛玉初进贾府正和贾母叙谈时,王熙凤“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在一群媳妇、丫鬟的围拥下盛装进屋。
一进来,就拉着黛玉的手夸她长得标致,不像贾母的外孙女,倒像嫡孙女。
接着又哀伤起黛玉的母亲,说哭便哭,用帕拭泪,待到贾母说:“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
”忙又转悲为喜。
(第三回)7、宝黛初见:宝黛初见,心有灵犀,恍若旧识重逢。
黛玉初见宝玉,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的,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见过黛玉之后也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他见黛玉眉尖如蹙便送她“颦蹙”二字,闻知黛玉没玉,便要摔玉,后由贾母哄骗方才作罢。
8、葫芦僧乱判葫芦案:贾雨村“夤缘复职”后,一上任就遇到一起人命案:“呆霸王”薛蟠为争夺一个已被出卖的女婢而打死了小乡绅之子冯渊。
贾雨村本欲秉公办案,正准备缉拿要犯时,门子拿出“护官符”,讲述了四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密切关系。
贾雨村为了攀附权势,不思甄士隐赠银之恩,胡乱结案。
9、刘姥姥一进大观园(荣国府):京官后代王狗儿.因祖上曾与王夫人、凤姐的娘家联宗,便让岳母刘姥姥到荣国府求助。
刘姥姥在周瑞家的引荐下见到了王熙凤,恰此时贾蓉来借玻璃炕屏,让刘姥姥见识了凤姐的威严.凤姐说起家事的难处,刘姥姥以为告助无望,可风姐还是给了二十两银子.刘姥姥满意而归。
(第六回)10、王熙凤毒设相思局:见熙凤贾瑞起淫心,熙凤假装会意,约贾瑞晚上到西边穿堂,再把东边门锁上,让贾瑞喝了一夜的穿堂风,回家又遭祖父贾代儒责罚。
但邪心未改,凤姐又约他到房后小过道里头的空屋子,让贾蓉、贾蔷去捉他,并写下字据,又浇了他一身的尿粪。
回来就病了。
因正照风月鉴,不治而亡。
11、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秦可卿死后,宁国府大办丧事。
由于贾珍之妻尤氏犯病,不能料事,遂请风姐协理。
凤姐凭借敏锐干练,很快看出宁国府的诸种弊端,马上有针对性地一一加以整治.杀伐决断,令行禁止。
此后,众人兢兢业业,不敢偷懒。
12、王熙凤弄权铁槛寺:凤姐为秦可卿送葬夜宿铁槛寺旁的馒头庵,庵里老尼告诉她:长安府太爷的小舅子李衙内看中张财主的女儿金哥,但金哥已许配给一个守备的儿子,两家相争,打起了官司。
老尼求凤姐摆平此事,凤姐借机索要三千两银子。
凤姐得了银子,送信给主审官。
守备不得已,接受了张家的退礼。
结果金哥自缢,守备之子也随之殉情。
(十五回)13、元妃省亲:皇帝恩准元妃回贾府省亲。
元宵节之日,元春乘坐绣凤金銮大轿,前呼后拥来到省亲别院。
贾妃见到祖母、母亲及诸姐妹不禁泪珠滚滚。
随即元春赐园名“大观园”,给园中所喜之处题名,命宝玉和诸姐妹各题一匾一诗,以示庆贺。
太监启奏时辰已到,元妃与亲人洒泪而别。
(十八回)14、宝钗过生日:请戏班唱戏,十分热闹,凤姐说“这个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
”凤姐说的小戏子长相像谁,紧接着发生什么事:小戏子长相像黛玉,众人都明白,只是不肯说,只有心直口快的湘云说了出来。
这不禁使黛玉的自尊心受到伤害。
宝玉对湘云使了个眼色,更令黛玉和湘云气愤。
宝玉原是好心调停,却落了个两头不是,宝玉甚感无趣。
15、共读西厢:三月桃花开时,宝玉在大观园里偷偷阅读《西厢记》,黛玉来后发现宝玉读的是《西厢记》,于是也认真阅读记诵起来,二人还各借《西厢记》词句表白、打趣。
宝玉自比张生(我就是个“多愁多病的身”),比黛玉为莺莺(你就是那“倾国倾城的貌”);黛玉说宝玉是“银样蜡枪头”。
16、宝钗戏蝶:宝钗到潇湘馆找黛玉,恰遇宝玉来找黛玉,为避嫌疑,便抽身回来要寻别的姊妹去。
这时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
宝钗遂取出扇子来扑蝶。
只见那一双蝴蝶穿花度柳,引的宝钗蹑手蹑脚,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17、黛玉葬花:黛玉访宝玉吃了闭门羹,又眼看着宝玉送宝钗出来,产生误会,触动了寄人篱下的凄凉心境。
黛玉曾因为怜桃花落瓣,手把花锄,收抬残红,葬于花冢。
如今时值暮春时节,又来到花冢,她从落花中联想到自己的悲剧的宿命,于是以落花自况,十分伤感地哭吟了这首《葬花吟》。
18、晴雯撕扇:晴雯给宝玉换衣时失手把他扇子跌折,便训斥了她几句,晴雯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还击了一通,把宝玉“气得浑身乱颤”。
晚上宝玉喝酒回来,婉言向晴雯赔不是,为博一笑,任凭她将一大堆名扇痛痛快快撕尽了。
最后晴雯将宝玉手中的扇子撕了,又把麝月的扇子也撕了,主仆冰释前嫌。
19、诉肺腑(诉肺腑心迷活宝玉):湘云劝宝玉留心“仕途经济”,宝玉说要是黛玉“也说这些混帐话,我早和她生分了”。
恰黛玉听见,很是宽慰。
后因黛玉讽刺宝玉,宝玉气急,经黛玉道歉,宝玉说“你放心!”黛玉故作不懂,宝玉刚要解释,黛玉说“你的话我都知道了”。
之后,宝玉把赶来送扇子的袭人误作黛玉,并说睡里梦里都忘不了你之类的话,表明了对林黛玉的心意。
20、金钏儿之死:一天中午,宝玉来到母亲王夫人住处,见丫头金钏儿在旁为母亲捶腿。
宝玉以为母亲睡着了,就拿起荷包里的香雪润津丹往金钏嘴里送,还同金钏儿开起了玩笑,谁知母亲翻身而起,就给金钏儿一个嘴巴,并叫人把金钏儿赶出贾府。
金钏儿满含冤屈,竟投井而死。
(三十回)21、宝玉挨打: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
宝玉与忠顺亲王府戏子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
王爷派人向宝玉索要琪官。
贾政气得目瞪口呆。
贾环趁机向贾政诬告金川之死由宝玉逼奸不遂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