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双孢蘑菇

双孢蘑菇


二次发酵操作程序-后发酵
1.菇房要求 选择室外的田地或闲地,50平方米建一个标准化菇房, 用竹或木做柱杆,覆盖塑料膜,外遮盖稻草,顶为人字 4.巴氏消毒 形,菇房内设2排床架,每排5层,床面12平方米 (1.5×8米),栽培面积120平方米,5个标准化菇房联 最好使自热达50℃的时间落在上午12时 体相通,总栽培面积600平方米,菇房南北向,2个房门, 左右,马上强火加热通蒸汽,使料温达 房顶设10个活动的拔风筒。
58~60℃,保持10小时。巴氏消毒后,打 开菇房门和排气筒进行换气,使新鲜的空 2.加温设备 气进入房内,当中层料温降到50℃,保持 每5个标准化联体菇房外的中间建1个简易土灶,离菇 房垂直1.5米,53加仑汽油桶改装的简易蒸汽发生器5个, 3~6天,培养放线菌等有益微生物。时间 煤块500千克,用直径10厘米的塑料筒拉成蒸汽通管5条, 的长短,视前发酵原料的腐熟程度而定。 连接汽油桶,通到菇房的不同位置。 5.整理床料 有益菌培养后,菇房进行通风换气,室 3.进抖、自热 前发酵料搬入菇房,集中堆入在2、3、4中间3个层架 内温度降到28℃以下,人员方可进入,把 上。腐熟程度相对较高的,放在第2层,料偏生的调足 集中堆放的发酵料,整理在每个层架上, 水后堆放在第4层。。 产生自热,一般气温在25℃左右,自热20小时后,料温
双孢蘑菇子实体形态 1-5:菌盖,菌褶,菌环, 菌柄,根状菌束
双孢蘑菇菌褶横切面图 1-4:幼嫩担子,成熟担子, 担子柄,担孢子
双孢蘑菇生物学特性
营养生理特性
双孢蘑菇是一种草腐菌。它生长最好 此外,矿物元素也是双孢蘑菇生长中不可缺 的碳源为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分解产物; 少的,所需矿物元素主要为钙、镁、钾、磷、 适宜的氮源为尿素、铵盐和多种氨基酸。 在堆制发酵过程中,堆肥中氮被微生物利 硫、铜、钼锌等,因而生产上常常在培养料 用并转化为菌体蛋白,这些菌体蛋白被分 中加入石膏、碳酸钙、过磷酸钙和石灰等到 解成为双孢蘑菇生长的优质氮源。通常, 来补充矿物元素。 据报道,培养料中N:P:K 蘑菇栽培时,培养料堆置时碳氮比为33:1, 的浓度比以13:4:10为好。最后,维生素 13 4 10 发酵后适宜蘑菇菌丝生长的碳氮比为17:1 是促进蘑菇生长所需要的微量物质,主要是 或者18:1;而蘑菇原基分化和子实体形成 硫胺素(维生素B1)和生物素(维生素H), 的最适碳氮比为14:1。双孢蘑菇不能直接 利用秸秆原料,需经堆制发酵腐熟即被微 在培养料堆置发酵过程中,嗜热细菌、放线 生物降解后才能利用。因此,栽培双孢蘑 菌、腐殖霉等微生物十分活跃,合成了大量 菇不能直接利用秸秆来栽培,这与平菇、 的维生素,所以在培养料的堆置时无需有意 香菇、木耳等食用菌的生产方式不同。

前发酵 ↓ 进菇房 ↓ 后发酵 ↑

包装贮藏 巴氏消毒
→控温阶段
栽培细节
栽培种的质量标准
麦粒菌种
菌丝体浓密,白色,生长整齐, 无霉变,麦粒较硬,没有变黄, 不烂,无黄水,不萎缩,无杂 菌感染,无害虫危害,封口物 洁净无霉菌。
袋装发酵料菌种
菌丝体浓密,白色,生长整齐, 无霉变,无高温抑制线,没有 萎缩和吐黄水现象,塑料袋没 有破损,无杂菌感染,无害虫 危害。
培养料的堆制
1、粪草比例:一般为6:4、5:5或者4:6(干重比) 2、碳氮比:在拟定培养料的配方时,计算碳氮比值要掌 握在(30-33):1,堆制发酵后碳氮比值为(17-18): 1 3、培养料配方:在实际栽培过过程中,因各地原料种类、 来源不同,C、N含量不一,应根据主材料用量,通过添 加辅助氮源量,制作合适的配方。
和菇房空间温度会达到50℃。
蘑菇培养料二次发酵的重要性
“二次发酵”堆制法
二次发酵操作程序-前发酵
1.前发酵的时段 前发酵时间为11~13天,时间的长短视稻草的 质地而定。一般步骤:第4天第1次翻堆,第7天第 2次翻堆,第10天第3次翻堆,第12天进料。 2.前发酵的程序 建堆,加碳酸钙、氮肥全部(或大部分)、过磷 酸钙50%、石灰、水,4天后第1次翻堆,调水, 剩下的氮肥(碳铵),加入轻钙50%、过磷酸钙 50%、石灰,3天后第2次翻堆,调水,再加轻钙 50%、石灰,经3天进行第3次翻堆,然后调水, 加石灰,2天后进料。 3.前发酵翻堆方法 翻堆的要领应掌握把料堆的最里层和最外面的干 燥层翻拌到中层、将中层翻拌到里层和外层的原则, 同时拌入添加的辅料。
栽培前的准备
栽培原料的准备:主要包括草料 类、粪料和佐料。 稻草有早、中、晚稻草之分,粪 料主要是马粪、牛粪家禽粪及猪粪, 二者的准备应该根据各地的资源、气 候等因素进行选择、搭配。 佐料主要包括化肥、肥饼、石灰 石膏和过磷酸钙
栽培场所的确定
1、菇房:菇房地点应交通方便, 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卫生,排 水良好,环境干净。菇房坐北朝南, 排列和堆聊场地布局合理,保湿保 温好,空气流通,无直射阳光,电 灯照明度均匀,内部整洁。 2、菇房设施 3、菇房用料
双孢蘑菇的形态特征
菌丝体: 菌丝体:双孢蘑菇的营养菌丝体是由孢子在适宜条件 下萌发来的。由于其担子通常(63%)产生含有两 个异核双核体的孢子,故称为双孢蘑菇。蘑菇因栽培 菌株的差异,在同一培养基上有不同的形态表现型, 如在常规的PDA培养基上就有气生型、匍匐型和半气 生型三种。 子实体:子实体中等至稍大,菌盖直径3-15cm 子实体: 不等,初半球形,后近平展,有时中部下凹,白 色或乳白色,光滑或后期具丛生毛状鳞片,干燥 时边缘裂开。菌肉白色,厚。菌褶粉红色呈褐色, 黑色,较密,离生,不等长,菌柄粗短,圆柱形, 稍弯曲,柄长1-9cm,直径0.5-2cm,近光滑或 略有纤毛,白色,内实,菌环单层,白色,膜质, 生于菌柄中部,易脱落。孢子褐色,椭圆形,光 滑。孢子印深褐色。
添加。
生长条件
温度: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 水分与湿度: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水分主要来自培 5℃—33℃,最适生长温度为22℃—26℃,在 养料、覆土层和空气中的水蒸汽。在菌丝生长阶段, 5℃以下菌丝生长极缓慢,33℃以上菌丝生长 适宜的培养料含水量为60%左右,水分高于70%时, 基本停止,40℃以上就会死亡。子实体生长 培养料中氧气不足,往往会出现线状菌丝,生活力 发育的温度范围为4℃—24℃,最适生长温度 下降,影响菌丝体在料层中的蔓延;若含水量低于 为14℃—18℃,温度高于19℃时,子实体生 50%时,菌丝生长缓慢,绒毛状菌丝多且纤细,不 长速度快,菌柄长,肉质疏松,易开伞,品 易形成子实体。菌丝体生长期间,覆土层的含水量 质差。低于12℃时,子实体生长缓慢,出菇 以20%—22%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5%左 稀少,但菇大而肥厚,组织致密。孢子萌发 右。若覆土层的含水量过高,会影响菌丝体向料下 温度为24℃左右。 层生长,反而大量出现在覆土层,将会影响产量和
质量。 子实体生长期间,要求环境中空气相对湿度达 到90%左右,若湿度低于80%时,子实体表面就会 出现鳞片,从而降低质量;若长期处于95%以上的 高湿状态下,原基和幼菇容易死亡。子实体所需水 分主要通过覆土层的含水量来满足。
生长条件
空气:双孢蘑菇是一种好气性菌类。菌丝体和子实体 生长期间,都要不断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因此,要 求培养料、覆土层和环境能通风透气。培养料和覆土层的 通透性差,会出现因氧气不足而抑制菌丝体向料层内生长。 子实体发生期间,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偏高时,会影 酸碱度(pH): 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的pH值 响子实体发生,会促使子实体菌柄加长。
双孢蘑菇栽培的情况
双孢蘑菇是世界上最著名、栽培国家最多,面积最 大的一种食用菌。也是目前我国栽培数量最多的菇类 品种。我国年产鲜蘑菇约为40万吨,年出口的蘑菇罐 头﹑蘑菇干片﹑盐渍蘑菇﹑速冻蘑菇等,居世界首位。 据有关资料统计,大约有七十多个国家栽培蘑菇, 世界年产量一百多万吨。其中以中国﹑美国﹑法国﹑ 英国﹑荷兰﹐南朝鲜﹑德国﹑澳大利亚等国最多。蘑 菇不仅是一种高档的菌类蔬菜,而且也是一种有保健 作用的营养食品,消费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我国栽培蘑菇的历史较短,三十年代福建闽侯县三 山农艺社的潘志农首先进行过小规模的栽培,但在当 时的社会条件下无法普及推广。解放后,在1958年, 由上海农科院陈梅朋先生试验栽培成功,随后在我国 普及和推广。目前我国蘑菇生产较多的有10多个省市。 其中以福建省最多,福建从六十年代开始大力推广栽 培蘑菇以来,是我国蘑菇面积最大,发展迅速最快, 总产量最多的省份。
章小寅 2009-6-9
主要内容
★ 双孢蘑菇简介 ★双孢蘑菇的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双孢蘑菇栽培 ★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育种研究进展 ★相关信息介绍
双孢蘑菇简介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 ( Lang ) Sing],又称洋蘑、 白蘑,在分类上隶属真菌门,担子菌纲,无隔担子菌亚纲, 美国、日本还发现蘑菇的核酸具有抗病毒 伞菌目,蘑菇科,蘑菇属。是世界上商业化栽培规模最大、 普及地区最广、生产量最多的食用菌。我国双孢蘑菇栽培最 的功效。据报道,从蘑菇菌丝体中提取一 多的有福建、山东、河南、浙江等省。其营养价值比肉类还 种糖蛋白质(称LEM物质),具有抑制艾 高。蘑菇肉质肥嫩,洁白如玉,色、香、味具佳,有“植物 肉”的美称,是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其干粉的蛋白 滋病病毒侵染与增殖的作用。今年来也出 含量高达42% 。它富含18种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人体必需 现了一些利用蘑菇菌丝深层发酵等深加工 氨基酸,还含有多种核苷酸、维生素和矿物质。此外,蘑菇 还是良好的保健食品,具有滋阴壮阳、延年益寿之功效。蘑 工艺所获得的一些列新产品,如蘑菇蛋白 菇子实体内所含的物质、蘑菇浸出液对治疗消化不良、降低 饼干、蘑菇面包、蘑菇酱等,为食品开发 血压、白细胞减少症、肝炎、贫血、营养不良等都具有显著 疗效。 提供了新途径。
栽培季节的选择
蘑菇栽培季节的选择应根据当地子实 体发生适温和建堆适温来推算。 蘑菇子实体发生适温为14-16℃,在 自然条件下,一般安排在秋季和早春两 季栽培。由于子实体发育期较长,为了 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一般安排在秋季 开始栽培。 建堆适期可根据当地历年气象资料, 了解日平均气温稳定在25-26 ℃时的大致 日前(播种期),减去“二次发酵”所 需时间(16-18天),就是建堆日期。 建堆过早或者过晚,都会影响蘑菇整 个栽培、生产过程。因此,应因地制宜, 根据当时当地的中、长期天气预报作适 当的修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