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市高港区中考化学六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0题;共21分)1. (2分) (2019九上·松江月考) 小明在探究蔗糖的性质实验前,所做的假设属于化学变化范畴的是()A . 能否溶于酒精B . 能否磨碎变成糖粉C . 能否变成酒精D . 能否通过结晶方法变成大晶体2. (2分) (2018九上·鞍山月考) 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A . 二氧化碳B . 氖气C . 铁D . 氯化钠3. (2分) (2016九上·安庆期中) 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 . 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B . 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C . 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约78%,氧气约21%D . PM2.5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之一4. (2分) (2015九上·李沧期中) 化学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定量研究,下列有关定量实验的误差分析中,错误的是()A . 在拨动游码的情况下,把砝码放在左盘称量食盐,会导致称得食盐质量偏多B . 配制5%的食盐溶液时,若烧杯内有水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C . 配制好5%的食盐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撒漏一部分,瓶中食盐溶液仍为5%D . 用白磷燃烧探究质量守恒的实验中,白磷质量的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5. (2分) (2018九上·营山期末) 下列化学用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 . OB . FeC . N2D . CO6. (2分)(2013·锦州) 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 用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保鲜鱼肉等食品B . 在食盐中添加适量碘酸钾,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元素C . 发霉的大米,煮熟后安全使用D . 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7. (2分) (2017九下·大石桥期中) 下列说正确的是()A .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混合物B . 某物质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则该物质一定是酸C . 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D . 同一温度下,某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其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8. (2分) (2017九下·沂源开学考) 如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较上图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转化的是()甲乙丙丁A Cu CuO CuSO4Cu(OH)2B Na2CO3CaCO3CaO Ca(OH)2C H2SO4Na2SO4BaSO4Ba(OH)2D CO2CaCO3H2O O2A . AB . BC . CD . D9. (2分)氯化铁溶液显黄色,其中存在的离子有Fe3+ 和Cl−。
在含有Cl−的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生成白色AgCl沉淀,在含有Fe3+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Fe(OH)3红褐色沉淀。
某同学想用实验证明氯化铁溶液的黄色不是Cl―引起的,设计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A . 观察氯化钠溶液的颜色,呈无色B . 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未消失C . 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黄色消失D . 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为黑色10. (3分) (2019九上·兴化月考) 氧气是生命活动的必需气体。
下列关于氧气的性质、制备说法正确的是()A . 自然界中发生的燃烧、动植物的呼吸,金属的锈蚀都是氧化反应B . 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C .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氧化铁D . 利用如图装置可比较MnO2和CuO对H2O2分解的影响二、填空题 (共7题;共25分)11. (3分) (2018九上·深圳期中) 成语是我国的文化瑰宝,请按要求用恰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如胶似漆:胶中含有碳、氢,钙等元素,写出其中一种金属的元素符号:________;(2)争风吃酷:醋酸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写出氢离子的符号:________;(3)信口雌黄:雌黄即三硫化二砷(砷元素符号 As),写出三硫化二砷中砷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________.12. (2分) (2013·锦州)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是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和硫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硫的原子序数是________,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_______电子(填“得”或“失”),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________(2)已知某钾盐可发生如下反应,4K2Cr2O7═4K2CrO4+2X+3O2↑,则生产物X的化学式是________.13. (3分)小冬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1)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________;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__.(2)净化后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________来检验.(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健康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我采用________法.14. (7分)根据要求填空:(1)在“a金刚石、b石墨、c氧气、d氮气、e二氧化碳、f稀有气体”中选择适当物质的编号填空.①属于混合物的气体是________,②常用于制作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___,③供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④固态常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⑤人体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__.(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在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试回答相关问题:①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玻璃管不容易插入胶皮管内,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②过滤时滤液浑浊的可能原因________,③外壁潮湿的试管未擦干就加热固体时可能的后果是:________.15. (4分)(2018·牡丹江模拟)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t2℃时,将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
.(2)要使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为饱和的溶液,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________。
(3)当A中含有少量B时,为了得到纯净的A,可采用________方法。
(4)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16. (3分)(2013·辽阳) 金属材料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填字母).A . 金刚石B . 不锈钢C . 生铁(2)铜可制成导线,主要是因为铜具有良好的________.(3)黄金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原因是________.(4)铁制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等发生了化学反应.为防止铁制栏杆生锈,通常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5)某溶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锌,向其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中一定含有________.17. (3分) (2019九上·兴化期末)(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①缺________有可能导致骨骼疏松,②氦气________,③铵根________,④写出硫酸铁的化学式并标出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2)在实验室配制50g 15%氯化钠溶液后,请回答下列问题:①配制过程的步骤是:________、称取氯化钠、量取水、溶解、转移。
②用已调节平衡的托盘天平称取氯化钠时,发现指针偏左,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__。
A.添加氯化钠B.减少氯化钠C.调节平衡螺母D.添加砝码③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俯视读数,则会导致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 (填“<”或“>”)15%。
④在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________。
三、实验题 (共3题;共9分)18. (3分)(2020·北碚模拟)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面是初中化学中几组重要的对比实验。
(1)实验1中,观察到A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由此可验证分子的性质。
(2)实验2中,观察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得出可燃物燃烧的一个条件为________。
(3)实验3中,实验过程中布条能变红色的试剂瓶是________,C烧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19. (4分)(2017·梁溪模拟) 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1)图1中标有①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2)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作用,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若用 F 装置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气泡________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3)实验室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与 B 装置比较,选用 C 装置做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4)已知:钠在常温下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小明结合已有知识设计如图2装置进行验证,他的操作如下:①打开止水夹 1 及分液漏斗活塞,待液体充满大试管后,关闭止水夹 1 及分液漏斗活塞.观察到液体分层,钠熔成银白色小球,产生大量气泡,下层溶液变成红色,并逐渐被压入 B 中.②打开止水夹 2,待 B 中部分溶液进入 C 中,迅速关闭止水夹 2,C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③打开止水夹 3,D 中溶液进入 C 中,产生气泡,溶液红色消失.反应结束,C 中溶液的溶质是(酚酞除外,写出所有可能)________.④将燃着的木条伸到导管尖嘴处,打开止水夹 1,气体燃烧,产生________色火焰.20. (2分) (2019九上·沂源期中)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如图两个实验:实验一:实验二:组合序号①②③组合的溶液(实验一):把试管①②中静置后的上层清液倒入洁净的烧杯中,最后只得到蓝色沉淀和无色溶液。
(1)根据上述现象判断,试管①中一定反应完全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试管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混合后得到蓝色沉淀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混合后所得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3)(实验二):在组合①、②、③中,组合________无明显现象,但它们的实质不同,为了证明实质不同,小夕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酚酞试液。
(4)实验结束后把3个组合反应后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也显无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