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43课时 图形的特征
郑祥旦编著
学习内容
课本第79~80页例例1、例2,第81页练习十七第1~2题。
学习目标
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课文讲解
例1,四边形。
从
众多的图形中区分出
四边形,并感悟到四边
形的特征:四条边和四
个角。
“做一做”,第1
题,巩固练习。
运用四
边形的特征,观察生活
中的物体表面。
感知立
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
间的关系。
第2题,巩固练
习。
通过画图进一步巩
固四边形的特征。
例2,长方形和正
方形。
认识边的名称,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
“做一做”,第1题,巩固练习。
通过画图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第2题,巩固练习。
进一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联系。
直观认识的平面图形,分类方法,测量长度,测量直角,是本课的学习基础。
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名称,是本课的新知。
辅导精要
读单元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让孩子浏览单元课文,了解单元知识的基本结构:四边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复习。
阅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说说各种平面图形的名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例1,读题,“四边形的图形”下划线,推演:三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七边形、…。
三边形就是三角形,再推演: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六角形、…。
正名: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
辨认图形。
把图形编号。
1,五边形;2,四边形;3,三角形;图4,圆形,它的边不是直的。
直观分类。
用二分法进行分类,即“是”为一类,“非”为另一类。
“是”的一类:5,6,8,10,12,14。
“非”的一类:7和9,有的边不是直的;11,是长方体;13,是十二边形。
边分类,边圈图形。
认识特征。
读小精灵的话,观察圈出来的图形,归纳总结四边形的特征: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
反过来说,有4条直的边的图形是四边形,或者有4个角的图形是四边形。
即有4条直的边的图形,它有4个角;反之,亦然。
“做一做”,第1题,读题,“物体的表面”、“四边形”下划线。
再举例子。
第2题,读题,“四边形”下划线。
可画规则的四边形,也可画不规则的四边形。
过渡到例2。
例2,浏览课文。
批注:长方形是四边形,正方形是四边形。
边的名称。
拿出一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先分类,再折一折,量一量。
用直尺测量长方形、正方形各边的长度,并批注在图形上。
正方形只要一个名称,就能喊出4条边,它的每条边都叫边。
长方形需要两个不同的名称,才能喊出4条边,较长的边叫长,较短的边叫宽。
边的特征。
长方形用“长”和“宽”喊出4条边,说明:长=长,宽=宽,即对边相等。
正方形用“边”喊出4条边,说明:4条边都相等。
角的特征。
用三角形测量角,批注直角号,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有4个直角。
小结。
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有4个直角。
正方形的特征:4条边相等,有4个直角。
反过来,根据特征想像长方形或正方形。
“做一做”,第1题,读题,“长方形”、“正方形”下划线,说说它们的特征,再画图。
第2题,读题,“长方形”、“正方形”下划线。
拿出长方形的纸,说它的特征。
剪出正方形,说它的特征。
反思:剪出的图形为什么是正方
形?折纸,邻边相等;原来,对边相等。
所以,4条边相等。
阅读课文。
把课文与批注结合起来读一读。
在图形分别批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习题解析
第1题,巩固练习。
整体读题,理解题意。
思考方法:读命题,想像几个不同的图形,它们都指定的特征吗?肯定的,即正确;否定的,即错误。
答案:√,╳,╳。
第2题,巩固练习。
读题,“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下划线。
辨认图形,在此基础上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答案:1,4,7;2,6,8;5。
说明:孩子对平面几何的认识水平基本上还处于第四阶段向第五阶段的过渡。
第四阶段,即只能辨认出某一个平面几何图形的本质特征,还不能赋予这个特征以相应的语言符号,简称为辨认阶段。
第五阶段,即能用相应的语言符号对几何图形的特征进行描述,简称为描述阶段。
所以,一般地不考虑图形的包含关系。
学具准备
1.直尺1把。
2.大小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片各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