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期中考试及试卷分析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期中考试及试卷分析
【模拟试题】 一. 选择题
1. 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沙箱,沿固定斜面匀速下滑,质量为m 的铅球轻轻放入沙箱内,则沙箱和铅球组成的系统的运动情况是:( )
A. 立即停止运动
B. 减速下滑,逐渐停止运动
C. 加速下滑
D. 仍匀速下滑,但下滑速度减小
2. 对任何运动的物体,用一不变的力制动使它停止下来,所需时间决定于物体的( ) A. 速度 B. 加速度 C. 动量 D. 质量
3. 光滑水平面上停着一质量为M 的木块,质量为m 、速度为V 0的子弹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并深入木块距离为b ,两者最后有共同速度V ,已知这一过程中木块前进了距离a ,木块对子弹的平均阻力为f 。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
A. mV 0=(M+m)V
B. 2202
12
1)(mV mV b a f -=+
C. 220)(2
12
1V m M mV +> D. 22
1MV b f =⋅
4. 小车AB 静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A 端固定一个轻质弹簧,B 端粘有橡皮泥。
AB 车质量为M ,长为L ,质量为m 的木块C 放在小A 车上,用细绳连结于小车的A 端并
使弹簧压缩。
开始时AB 与C 都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
当突然烧断细绳,弹簧被释放,使物体C 离开弹簧向B 端冲去,并跟B 端橡皮泥粘在一起,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如果小车内表面光滑,则整个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B. 整个系统任何时刻总动量都守恒;
C. 木块到达B 端之前,当木块对地速度为V 时,小车对地速度是;V M
m
D. 小车向左运动最大位移小于 L M
m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波在媒质中传播的频率等于振源的频率与媒质的性质无关
B. 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媒质中传播的波也立即停止
C. 由v=λf 可知,波速v 与频率成正比,提高频率f 就可增大v
D. 媒介中相距n 个波长的两点,在振动起始的时间上相差n 个周期
6. 一列简谐波在x 轴上传播,在某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已知此时质点F 的运动方向向下,则:( )
A. 此波朝x 轴负方向传播
B. 质点D 此时向下运动
C. 质点B 比C 先回到平衡位置
D. 质点E 的振幅为零
7. 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水平x 轴的正方向传播。
A 、B 、C 、D 、E 、F 、G 、H 、I 表示依次间距为1m 的9个质点。
A 是波源,在t=0时刻A 点开始向上振动,在t=0.1s 时,A 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处,此时C 点刚开始要向上振动。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这列波的波长是8m ,周期为0.2s
B. 这列波的波速是20m/s,频率为2.5Hz
C. 经过0.4s,质点I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处
D. 经过0.5s,质点I第一次到达最大位移处
8. 在XY平面内有一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波,波速为1m/s,振幅为4cm,频率为2.5Hz。
在t=0时刻,P点位于其平衡位置上方最大位移处,则距P为0.2m的Q点()
A. 在0.1s时的位移是4cm
B. 在0.1s时的速度最大
C. 在0.1s时的速度向下
D. 在0到0.1s时间内的路程是4cm
9. 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作用,又有斥力作用。
B. 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增大,分子间的斥力减小。
C. 气体分子平均动能越大,其压强一定越大。
D. 温度相同时,分子质量不同的两种气体,其分子平均动能一定相同。
10. 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B. 温度相同,质量相同的物体具有相等的内能。
C. 物体的动能,势能越大,其内能就越大。
D. 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大。
11. 汽缸中的气体吸收了 4.2×103J 的热量,同时推动活塞向外作了 2.2×103J 的功,那么()
A. 其内能增加了2×103J
B. 其内能增加了6.4×103J
C. 其内能减少了2×103J
D. 其内能减少了6.4×103J
12. 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汽缸竖直放在地面上,T形活塞质量为M,下底面面积为S,上底面积为4S,若大气压为P0,则被封闭气体的压强等于()
A. 4P0+Mg/S
B. 3P0+Mg/S
C. P 0+Mg/S
D. 无法判断
二. 填空:
13. 如图所示,一只小船以速度v = 2m/s平行于河岸航行,小船总质量m = 250kg,船过码头时,船上有一质量为50kg的人(B)从船弦跳上码头,同时另一质量为75kg 人(A) 从码头跳上船弦,此后船的速率为 m/s。
(水的阻力不计)。
14. 有一宇宙飞船,它的正面面积S=0.98m2,以v=2×103m/s的速度飞入一宇宙微粒尘区。
此微粒尘区1m3空间中有一个微粒。
每一个微粒的平均质量为m=2×10-4g。
设微粒尘与飞船外壳碰撞后附着于飞船上。
要使飞船的速度保持不变,飞船的牵引力应增加_____________N。
15. 如图,是一列简谐横波在传播方向上相距3m的两质点P和Q的振动图像,其实线是P点的振动图像,虚线是Q点的振动图像,若P质点离波源比Q质点近,则该波的波长值可以是________。
若Q质点离波源比P质点近,则该波的波长可以是________。
16. 利用单分子油膜法可以粗测分子的大小和阿伏加德罗常数,若已知体积为V 的一滴油在水面上散开形成的单分子油膜的面积为S。
这种油的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那么求出的阿伏加德罗常数应为N A=------------------------------------。
三. 计算题
17. 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水平初速度V0滑上原静止在水平光滑轨道上的质量为M的小车上,物体与小车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小车足够长。
求:
(1)物体从滑上小车到相对小车静止所经历的时间?
(2)相对小车物体滑行的距离是多少?
(3)从滑上小车到相对小车静止的这段时间内小车经过的距离是多少?
18.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m1=3Kg的玩具小车,用不可伸长的轻绳与质量为m2=2Kg的平板车连接,在平板车的右端放一个质量为m3=1Kg的小金属块(可视为质点),开始时小车,平板车和金属块都静止,但绳子没有被拉直,若突然给玩具小车向右的速度V0=6m/s后,但最终金属块刚好不从平板车上掉下来,那么:(1)小车最终的速度是多大?
(2)金属块在平板车上滑动产生的热量有80%被金属块吸收,那么金属块的温度将升高多少?(金属块的比热容为C=432J/Kg.℃)(保留两位小数)
19. 如图,为一列简谐波在两个不同时刻的波形,实线为t=0时刻的波形、虚线为s
∆
<,则在t∆内波向前传播的距离=
<
∆x?(2)=
t5.0
∆后的波形(1)若T
t
T3
若波速v=1.8m/s,则波向哪个方向传播?为什么?
试题答案 一. 选择题:
二. 填空题: 13. 1.54m/s 14. 0.784N
15. )43/(12n +(=n 0,1,2……);)41/(12n +(=n 0,1,2……) 16. 33/V MS ρ
三. 计算题: 17.
(1)0mv =v M m )(+ v m t mg ∆=∆μ
M
m mv v +=
)(0M m g Mv t +=μ
(2)2020))((21
21M
m mv m M mv l mg ++-=
∆μ )
(22
M m g Mv l +=∆μ
(3)20)(21
M m mv M mgs +=μ 2
2
0)
(2M m g mMv s +=μ 18. 122101)(v m m v m += s m v 6.312=
332101)(v m m m v m ++= s m v 33=
2
332121221)(2
1)(21v m m m v m m E k ++-+=
∆ t Cm E k ∆=⨯∆30080 3
8.0Cm E t k
∆=
∆=C 001.0
19. cm 24=λ T t T 3<∆<⇒λλ3<∆<x
左传播 cm
x cm
x 546484
1
2304
24
244121=+=+=∆=+=+=∆λλλλ
右传播 λλ4
3
1
+='∆x cm 421824=+= cm x 6618484
3
22
=+=+='∆λλ
【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的依据是课本教材,考查的宗旨在于检查和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本次试卷涵盖了机械振动、机械波、分子热运动、能量守恒,以及固体、液体和气体等概念。
其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对知识的探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