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高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解析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9-12为多选。

1.下面是某同学对电场中的一些概念及公式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 )A .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式E =Fq 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试探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成反比B .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 =QU 可知,电容器的电容与其所带电荷量成正比,与两极板间的电压成反比C .根据真空中点电荷的电场强度公式E =k Qr 2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场源电荷所带的电荷量无关D .根据电势差的定义式U AB =W ABq可知,带电荷量为1 C 的正电荷,从A 点移动到B 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 J ,则A 、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1 V 【答案】D2.如图所示,一圆环上均匀分布着正电荷,x 轴垂直于环面且过圆心O 。

下列关于x 轴上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低B .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电势最高C .从O 点沿x 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减小,电势升高D .从O 点沿x 轴正方向,电场强度增大,电势降低 【答案】 B【解析】根据电场的对称性和电场的叠加原理知,O 点的电场强度为零。

在x 轴上,电场强度的方向自O 点分别指向x 轴正方向和x 轴负方向,且沿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所以O 点电势最高。

在x 轴上离O 点无限远处的电场强度为零,故沿x 轴正方向和x 轴负方向的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选项B 正确。

3.某区域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其中间一根电场线是直线,一带正电的粒子从直线上的O 点由静止开始在电场力作用下运动到A 点,取O 点为坐标原点,沿直线向右为x 轴正方向,粒子的重力忽略不计。

在由O 到A 运动过程中,下列关于粒子的运动速度v 和加速度a 随时间t 的变化、粒子的动能E k 和运动径迹上电势φ随位移x 的变化图线可能正确的是( )【答案] B【解析】带正电的粒子从O 点向A 点运动过程中,电场线先变疏再变密,电场强度先变小后变大,故电场力和粒子的加速度也是先变小后变大,B 正确;粒子从O 向A 运动,一直加速,但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其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也是先变小后变大,A 错误;从O 到A ,电场强度先变小后变大,单位长度上的电势降落也应是先变小后变大,C 错误;根据E k =12m v 2=Fx ,知E k -x 图象的斜率为力F ,从O 到A ,粒子所受的电场力先减小后变大,故E k -x 图象的斜率也应是先变小后变大,D 错误。

4.关于电阻和电阻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才有电阻B.由R =UI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C.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D.将一根导线等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答案】C【解析】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而与导体两端有无电压、电压高低,导体中有无电流、电流大小无关,A 、B 错误;由超导现象的定义知,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叫超导现象,C 正确;导线的电阻率由材料本身的特性决定,与导体的电阻、横截面积、长度无关。

将一根导线等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电阻率不变,D 错误。

5.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为r,合上开关S后各灯恰能正常发光,如果某一时刻电灯C 烧断,则()A.灯A变暗,灯B变亮B.灯A变亮,灯B变暗C.灯A、灯B都变亮D.灯A、灯B都变暗【答案】A【解析】电灯C烧断,电灯B与电灯C并联的总电阻增加了,电灯B与电灯C并联部分分得的电压增加了,故电灯B变亮了。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干路电流减小了,故电灯A变暗了。

选项A正确。

6.两个固定的等量异号点电荷所产生电场的等势面如图中虚线所示,一带负电的粒子以某一速度从图中A点沿图示方向进入电场在纸面内飞行,最后离开电场.粒子只受静电力作用,则粒子在电场中()A .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B.做直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C.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D.做曲线运动,电势能先变大后变小【答案】C【解析】由等势面可知电场线分布情况,正电荷在上面,负电荷在下面.带负电粒子将弯向正点电荷运动,先靠近后远离,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电势能先变小后变大,C正确.7.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 V,内阻不计,灯L1、L2、L3为三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灯泡L1的电流为灯泡L2电流的2倍B.灯泡L1的电阻为7.5 ΩC.灯泡L2消耗的电功率为0.75 WD.灯泡L3消耗的电功率为0.30 W【答案】D【解析】由于小灯泡L2、L3串联后与L1并联,所以L1两端电压是L2或L3两端电压的2倍,L2或L3两端电压是1.5 V,由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可知灯泡L2中的电流是0.20 A;灯泡L1两端的电压是3 V,灯泡L1中的电流是0.25 A,A错误.由欧姆定律可得灯泡L1的电阻R1=U1I1=12 Ω,B错误.由P=UI得灯泡L2(或L3)消耗的电功率P2=U2I2=1.5×0.20 W=0.30 W,C错误,D正确. 8.有一只电熨斗,内部电路如图甲所示,其中M为旋钮的内部接线端子,旋钮有“高”“中”“低”“关”四个挡,每个挡内部接线有如图乙中所示的四种方式,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a方式为“高”挡B.b方式为“低”挡C.c方式为“关”挡D.d方式为“中”挡【答案】B【解析】a中回路未闭合,故a方式为“关”挡,b中总电阻R b=R1+R2,c中总电阻为R c=R1,d 中总电阻为R d=R1R2R1+R2,由公式P=U2R,故d方式为“高”挡,c方式为“中”挡,b方式为“低”挡,所以B对,A、C、D错.9.如图所示的U-I图象中,直线Ⅰ为某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直线Ⅱ为某一电阻R 的U-I图线,用该电源直接与电阻R连接成闭合电路,由图象可知()A.R的阻值为1.5 ΩB.电源电动势为3 V,内阻为0.5 ΩC.电源的输出功率为3.0 WD.电源内部消耗功率为1.5 W【答案】AD【解析】电阻R的U-I图线Ⅱ的斜率等于电阻R的阻值,R=1.5 Ω,选项A正确;由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曲线Ⅰ知E=3.0 V,图线Ⅰ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电源内阻,r=1.5 Ω,选项B错误;电源的路端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图线和电阻R的U-I图线交点纵、横坐标的乘积表示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UI=1.5×1.0 W=1.5 W,选项C错误;由EI=P出+P内解得电源内部消耗的功率为P内=EI-P出=3.0×1.0 W-1.5 W=1.5 W,选项D正确。

10如图,电荷量分别为q和-q(q>0)的点电荷固定在正方体的两个顶点上,a、b是正方体的另外两个顶点。

则()A.a点和b点的电势相等B.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C.a点和b点的电场强度方向相同D.将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势能增加【答案】BC【解析】b点距q近,a点距-q近,则b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A错误;如图所示,a、b两点的电场强度可视为E3与E4、E1与E2的合场强。

其中E1∥E3,E2∥E4,且知E1=E3,E2=E4,故合场强E a与E b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C正确;由于φa<φb,负电荷从低电势移至高电势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D错误。

11.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E=2 V,内阻r=2 Ω,两个定值电阻均为8 Ω,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3×10-6 F,则()A.开关断开时两极板间的电压为43VB.开关断开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4×10-6 CC.开关接通时两极板间的电压为43VD.开关接通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4×10-6 C【答案】CD【解析】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等于R2两端的电压,开关S断开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I=ER2+r=28+2A=0.2 A,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IR2=0.2×8 V=1.6 V,此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为Q=CU=3×10-6×1.6 C=4.8×10-6 C,故选项A、B错误;开关接通时两定值电阻并联,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等于路端电压,电路中的总电流I′=ER外+r=24+2A=13A,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的电压U′=I′R外=13×4 V=43V,此时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Q′=CU′=3×10-6×43C=4×10-6 C,故选项C、D正确。

12.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通过研究平行板间悬浮不动的带电油滴,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

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M、N相距d,两极板分别与电压为U的恒定电源两极连接,极板M带正电。

现有一质量为m的带电油滴在极板中央处于静止状态,且此时极板带电荷量与油滴带电荷量的比值为k,则()A .油滴带负电B .油滴带电荷量为mgUdC .电容器的电容为kmgdU2D .将极板N 向下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油滴将向上运动 【答案】AC【解析】由题意知油滴受到的电场力方向竖直向上,又上极板带正电,故油滴带负电,设油滴带电荷量为q ,则极板带电荷量为Q =kq ,由于qE =mg ,E =U d ,C =Q U ,解得q =mgd U ,C =kmgdU 2,将极板N 向下缓慢移动一小段距离,U 不变,d 增大,则电场强度E 减小,重力将大于电场力,油滴将向下运动,只有选项A 、C 正确。

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填空题(两个题共15分,其中13题6分,14题9分)13.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挡测量阻值约几十千欧的电阻R x ,以下给出的是可能的实验操作步骤,其中S 为选择开关,P 为欧姆调零旋钮。

把你认为正确步骤前的字母按合理的顺序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a .将两表笔短接,调节P 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电阻的0刻度,断开两表笔b .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被测电阻的两端,读出R x 的阻值后,断开两表笔c .旋转S 使其尖端对准欧姆×1 k 挡d .旋转S 使其尖端对准欧姆×100挡e .旋转S 使其尖端对准交流500 V 挡,并拔出两表笔 合理顺序为________。

根据如图所示指针位置,可知此被测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____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