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物体》教学设计公开课
学法:观察、总结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资源与工具准备
教师准备:玩具小熊,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动物玩具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评价与反思
课前热身
师:上课前,我们先热一下身,听老师的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看谁反应快?
师:伸左手伸右手
伸右手摸右耳
伸左手摸右耳等等。
通过课前热身,复习方位,为上新课做准备。
设置游戏
引入课题
1、猜一猜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玩个游戏,猜一猜的游戏。你们可能会奇怪,什么提示都没有,怎么猜呀?别急,老师会把你们要猜的东西慢慢变出来,在老师变的过程中,你们随时可以抢答,猜出它是什么。老师用橡皮工具慢慢擦出,学生猜。(斑点狗、犀牛、豹纹帽子)
2、猜一猜
师:老师有一个宝贝,我还给它拍了照,你们想看吗?
第5单元观察物体(一)
课题名称
观察物体
科目
数学
教学对象
时
总课
时数
2课时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学生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和交换的过程,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使学生体验从不同位置上观察物体获得不同观察结果的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师:好,现在请每个同学和你对面的同学交换位置坐好,再从这个位置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边说边用手比划比划。
学生交换位置观察,与小组同学交流观察结果
2、重点观察,对比辨析。
(1)重点观察动物的两侧面。
(2)说说小动物的鼻子朝自己的那个方向。
3、寻找全面观察物体的方法。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熊猫,老师站在这里不动,但是我又想要观察到熊猫的四个面,怎么办?同学们,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激发兴趣
合作求知
师:为什么同一只小动物,看到的却不一样?
生:在不同位置观察,看到的小动物的样子是不同的。
(二)换位观察,建立表象
1.交换位置观察。
师:你想换个位置观察看看吗?
生:想!
师:那要先请你记清楚你现在看到的小动物样子,闭上眼睛,想想你看到的样子,记住了吗?
学生闭上眼睛,记忆现在看到的小动物的样子。
生:因为拍摄的位置不同。
师:想要看到物体的真实样子,就需要全面观察物体。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观察物体)
揭示课题:观察物体
通过第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应用希沃白板5的蒙层功能,用橡皮擦出慢慢呈现物体,让学生猜,从而让学生初步感受部分与整体的关系。通过第二个猜一猜,让学生初步感受在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同时利用存钱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孩子养成存钱的好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从小仔细观察事物,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倡导保护动物。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初步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左侧面、右侧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三、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法:游戏教学、引导教学、情境教学
出示第一张照片,(从下面照的)
出示第二张照片,(从后面照的)
出示第三张照片,(从正面照的)
出示第四张照片,(从上面照的)
直到这时学生才猜出是存钱罐。
师:没错,我的宝贝就是一只小猪存钱罐,同学们,你们也有自己的存钱罐吗?希望同学们能从小学会理财,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师:同学们,为什么同一个存钱罐拍到的照片却不一样呢?
学生先仔细观察,然后把自己看到的与同组同学交流。
2、学生汇报。
(1)先选一个看到小动物的正面的学生汇报。师:这个面的特点就是有两只眼睛。请看到这个面的同学举起你的右手来。
(2)再选一个看到小动物后面的学生汇报。
生:我看到的动物的尾巴和后面的两条腿……
师:请看到这个面的同学举起你的右手。
(3)再请一个看到小动物左侧面的学生汇报。
生:可以转动小熊。
师:如果不可以动熊猫,我想全面观察熊猫,又怎么办?
生:老师可以围着熊猫转着观察。
学生必须具有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经验,并通过想象,唤醒自己在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表象,作出正确的判断。
情境模拟,沟通联系,发展空间观念。
4、老师这里有熊猫的几张照片,你能根据照片,找到拍照的位置吗?(分别出示熊猫前、后、左、右的照片,让学生站到相应的位置)
激发兴趣
合作求知
(一)明确观察对象,固定观察对象的位置。
师:今天,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一位动物朋友,它要和我们一起学习,请组长把动物朋友放在桌子的正中间,面朝黑板摆正。
1、小组合作观察、交流。
请4位同学分别站到动物的前后左右。
师:现在请同学们头不偏、手不动,目光正对着小动物,仔细观察。然后和你们小组的同学说说,你看到的动物是什么样的?
生:我看到小动物长长的身体、一只眼睛和一只耳朵……
师:请问小动物的鼻子是朝着哪一边?可以用手指一下吗?
学生用手指了指左边。
(4)与汇报观察左侧面同样的步骤,汇报观察小羊的右侧面。
3、小结。
3.引导学生想象,由立体图过渡到平面图。
师:请同学们都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站在这个小动物的前面,你看到了什么?
的两只圆溜溜的眼睛、两只弯弯的羊角、蝴蝶结、两只前腿。
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从正面观察到的小羊的样子。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玩具小熊,我们请四位同学代表全班来观察一下。
四位同学上来后分别站到小熊的前后左右。
1、先说一说各站在小熊的什么位置。
2、再说一说你看到的小熊的样子。
按顺序从小动物的正面、后面、左侧面、右侧面来观察,先易后难。先让学生自己描述在本位观察到的小动物的样子,了解观察物的形状特征,四次重复同样的观察步骤,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表象,为后面看平面图时进行表象的提取作准备。
5、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是不是所有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样子都不一样呢?
生:是的
师:大家观察一下这个(出示不锈钢饭碗),从这个位置观察,再从这个位置观察,是不是一样的?
生:一样的。
师:对了,我们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看到的,可能是不一样的,也可能是一样的
板书: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看到的可能是不一样的
5、小明,小红、小亮和小芳他们也在观察物体,他们在观察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好不好?
(多媒体出示数学书第68页主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