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美国》教材分析及评价摘要:《走遍美国》(Family Album U.S.A.)是一套在大陆畅销数百万册、在全球35个国家同步使用的生活化美语教材。
对我国英语学习者而言,其地位和受推崇的程度尚不及《新概念》英语。
本文对《走遍美国》这一套教材作了简要介绍之后,较为详细地从教材编写理念、教材内容、教材的不足之处等方面做出分析和评价。
关键词:《走遍美国》;教材简介;分析和评价《走遍美国》(Family Album U.S.A.)是一套在大陆畅销数百万册、在全球35个国家同步使用的生活化美语教材。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对关键词“走遍美国”进行检索发现,我国学者对该套教材的研究非常少。
究其原因,《走遍美国》与更加令我国英语学习者追捧的《新概念英语》相比,不论是从发行量来讲还是从使用范围来讲都明显处于劣势。
但这并不能简单地作为评价一套教材好与坏的标准。
事实上,它在编写理念、内容体系等方面有它独特的优点,不得不说是一套难得的视听教材。
1. 《走遍美国》教材简介《走遍美国》(Family Album U.S.A.)是一套在中国大陆广泛使用的生活化美语教材。
其是由美国新闻总署赞助,美国Prentice Hall公司制作,独家授权。
该教材所采用的"电视影集"式的组织形式,是在向全球105个国家的英语教学者广泛咨询后决定的,电视剧情节感人,能吸引学习者的兴趣。
《走遍美国》电视影集代表了国际最高制作水平,它的编剧兼导演William,以及动画制作群Dovetail Group都曾几度荣获艾美奖,所有演员都是优秀的专业演员,他们美语发音清晰、体态语言丰富,效果远远超出了一般所谓的“情景会话”教材。
《走遍美国》以住在纽约的一家三代人的生活为中心,内容涉及约会、就餐、节日等美国各地风土人情、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这套教材突出了最新的交际教学法,与情景式教学法和句型式教学法相比是一大突破。
教材以快速增进听说能力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提高阅读与写作能力。
该教材所采用的“电视影集”式的组织形式,使其从组织形式上明显区别于其它的英语教材。
2. 《走遍美国》教材分析2.1 教材的编写理念这套教材体现了当代英语课程教学理论,其中最突出的是交际教学法最为突出,尤其以非语言交际和跨文化交际为其特点,前者通过剧中演员们的演技,把表情和体态语言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学习者有如面对美国人交谈的临场感,后者则接着美国文化与生活的单元,细述美国生活的形形色色,使学习者透过对美国文化和生活的体验,学到活生生的美国英语。
因此,该教材从某种程度上来讲算得上是交际教学法在教材编写上的集大成者(刘超,2009)。
正是因为编者以交际教学法作为编写教材的理论指导,该教材的主要目标定位在了快速增进使用者的听和说的能力。
2.2 教材的结构体系《走遍美国》分为上、下两册。
该书的编写依照情景大纲、语法大纲、任务大纲的结合而成。
该书是以“电视影集”的形式组织起来的,和一般所谓“情景对话”教材不同。
麦克米伦公司和它的数十位专家们,就把这套教材编成26集的电视连续剧,每集分三幕,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一集与一集之间,又能脉络一贯。
所有故事围绕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三代人的生活展开,其外在结构表现为故事发展的时间顺序。
从教材的内在结构体系来看,该教材内容又是按一定的语法大纲要求的顺序编写,全书体现出语法知识有简单到复杂的渐进性(刘超,2009)。
在练习安排上,多采用理解并完成某项任务,如根据所听内容画出路线图,再如根据提示填写房申请表格等。
教材含有文字、录音、录像、实景、卡通、广播、电视、光碟等多种表现形式。
教材组成包括课本(包含听力原文,生词及语法注释、常用句型、美国文化背景介绍和与听力内容相关的练习及参考答案,即学生用书与教师用书合而为一)、学习辅导(以课文翻译及语法知识小结为主)和教学CD-ROM(分为课前准备、视听、练习、课后小结)。
2.3 教材的内容从语言话题上看,全套书共二十六个单元,以一本相册(American Album)的出版从构思到形成,直至最终展出为序,介绍美国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内容包括人生各个阶段发生的事,如高中毕业择校、工作、交友、娱乐休闲、结婚生子、理财、退休后的生活、社区活动,以及其形成的文化,等等。
其形式来源于实际生活,有利于为学生提供其感兴趣且实际的话题(王玉宇,2011)。
内容组织上该套书分为:1.课前热身(preview):通过剪辑课文短片中的重点或难点,提出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短片,并根据所提问题有针对性地处理所听的信息。
2.课堂视听(drama):通过播放光碟且无字幕提示,真实展现实际生活中美国人的日常交流,配上课本的对应剧本及剧本的相关语法和词汇的解析,有利于学生的泛听、精听的训练。
3.课堂小结(focus in):通过对短片中重难点的小结,帮助学生回忆并理解所学内容。
4.课堂练习(activities):多以任务式练习为主,锻炼学生动脑动手能力。
5.课后复习(final):通过对短片中常用句型、语法点、交际原则及技巧的归纳及练习,帮助学生懂得交际不仅仅是语言、待人接物或与人交往,也应有一定的交际技巧,在此基础上使其语言知识更为条理化。
6.文化简介(US life):通过图片或文字介绍有关美国历史文化常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运用该文化产生的语言及语言现象。
3. 《走遍美国》教材评价英国学者Cunningsworth(1995)在其著作Choosing Your Coursebook《如何选择教材》一书中,提出了整体印象和深入评价两种评估教材的方法。
整体印象评价属于主观评价,即教材评价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教材进行整体性印象性的主观评价。
深入评价是指对教材进行深入性评价,既要评价教材本身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和趣味性等,又要评价教材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我国教材方面的专家程晓棠(2009)教授也将教材评价分为随意的印象性评价和有系统的评价两大类。
本文综合运用了整体印象评价和深入评价两种方法对《走遍美国》进行了评价后得出了如下的结论。
3.1 理论先进每一套教材的编写都要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的支撑,并在教材的编排方式、内容等方面体现这一理论。
《走遍美国》这一套教材的编写以当代最先进的交际教学法作为理论指导,尤其以非语言交际和跨文化交际为其特点,其先进的理念确保了教材旺盛的生命力。
有一些人认为《走遍美国》已经过时了,不再适合中国学生作为学习英语的教材,他们的理由是该教材中的影视资料已经脱离了美国当前的社会现实。
他们在对该教材进行评价时只看到了其表面的内容而为考虑其先进的理论支撑,这种观点的片面性是极其显然的。
3.2 特色的组织方式该书是以“电视影集”的形式组织起来的,编者们把这套教材编成26集的电视连续剧,每集分三幕,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而一集与一集之间,又能脉络一贯。
所有故事围绕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三代人的生活展开。
这种独特的组织形式使《走遍美国》与其他的同类教材相比具有了独特的优势。
对教师而言,他们可以极为方便地利用该书的组织方式和书中提供的多媒体影视资源开展听说教学;对学习者而言,他们完全可以将本教材作为自主学习的材料,而不需要或极少需要教师给予课堂上的指导。
3.3 地道的美式英语这套教材,使用了典型的美式英语。
由于故事的角色涵盖了祖孙四代,因此,读者可以熟悉属于不同年龄层次的美国口语,这也是一般英语教材罕见的优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剧中人物有意地使用正常的语速说话,能让学习者更加贴近真实的语言环境,而不是经过处理了的(降低语速、排除噪音环境等)人造环境。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让学习者习惯并模仿实际场合的正常语言,以使学以致用;另外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让学习者充分体会美式英语口语中常用的缩短和弱化形式,养成美式英语听和说的正确习惯。
3.4 注重跨文化交际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套好的英语教材必须具备的特征和功能。
该套教材(包括其影视资料)展现给学习者的既有美国的文化、历史、名胜、山川、大街小巷、商店、旅馆、学校、公寓,更有这一家人生活、工作、学习、休闲、交往、求职、欢度佳节、恋爱结婚的日常生活琐事,透过这些具体的情节,可以帮助我国英语学习者比较全面、客观地理解这些美国人的柔情、烦恼、欢乐、信任以及他们对生活体现出的价值观、道德观、人情味和幽默感等。
可以说,这一整套书的所有内容都渗透着真实的美国文化。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我国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
跨文化交际的障碍不仅仅是在语言交际方面,而且更有非语言的交际障碍。
非语言交际包括时间语言、空间语言、身势语言、声音变化,以及环境等等。
因此,要成功地进行跨文化的交际,语言的学习和非语言交际的学习具有同等重要意义。
这种跨文化的交际,以往在一般英语教科书上少有介绍,《走遍美国》在每幕之后,都设有美国生活点滴,介绍美国衣、食、住、行、风土人情等诸多方面的情况,在跨文化交际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标准的范例(李大鹏,2008)。
通过学习这一套教材,学习者可以在不自觉当中耳濡目染全方位的美国文化,在循序渐进中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5 该教材的不足之处《走遍美国》不论是编写的理论基础、编写的方式还是内容的选择等方面都具有其不同于其它教材的特色和优点。
在为我国众多英语学习者所接受的同时,我们也明显注意到了这一套教材并没有像《新概念英语》那样达到全民追捧的程度。
相比之下,《走遍美国》从未成为我国英语学习者的首选。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还是要从教材本身说起。
首先,《走遍美国》的编写目的主要是快速增进学习者的听力和口语,其“电视影集”的组织方式正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
该教材虽然也兼顾了阅读、写作等能力的培养,但并没有作为其主要的教材编写目的。
这是跟我国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重视书面英语、忽视听力和口语的英语教学现状相冲突的。
虽然《走遍美国》依据最先进的交际教学法编写而成,却依然被大部分学习者当作“不实用”、“对考试没有帮助”的教材而直接忽视。
与之相比,《新概念英语》选取长短适中、适合背诵的短文作为主要的内容,重视培养学习者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契合了我国英语教学现状和学习者的应对考试的现实需求。
其次,《走遍美国》对教材使用群体的定位不明确。
该套教材只分为上、下两册,且两册之间并没有明显的难度梯度差异。
我国基础阶段的英语教学主要分为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阶段。
而该教材不论是作为课堂用书还是课外用书都很难明确地对应其适用的学习阶段,这一定程度上给学习者选用合适的教材造成了困难。
然而,《新概念英语》共分为四册,且每一册都有明确的学习级别的界定。
第一册基础:敲开英语成功之门(First Things First);第二册初级:构筑英语的基石(Practice and Progress);第三册提高:掌握英语的关键(Developing Skills);第四册高级:体味英语的精髓(Fluency in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