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微型光缆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The Temporary Executed Technique Regulationfor the Installation and Checkingof The Micro-cable System Engineerfor China Unicom(Ver1.0)中国联通公司发布目次前言 (II)1 总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器材检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微型光缆路由的复测................................................ 2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微型光缆的敷设与安装.............................................. 2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微型光缆的接续和预留...............................................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工程验收.......................................................... 2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 A 本规定用词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条文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本规定是根据中国联通有限公司基础网络部的要求,在北京太运大厦--西单文化广场MCS微型光缆系统试验工程的基础上编制的。
近年来,随着中国联通通信业务的不断发展,本地网边缘层和用户接入层现有城区的管道设施已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租、购其他运营商的管道又受到种种制约,而新建管道又受到城建规划的种种限制,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改变这种被动局面。
北京西单微型光缆系统工程的试验成功,不仅为中国联通光缆的建设开辟了一条经济、可行、快速、有效的新路子,同时也为中国通信事业的发展、保持中国的通信技术发展与世界同步方面有积极意义。
而本标准的编制又为中国联通积极推广这一试验成果、规范联通各分公司本地网边缘层和用户接入层光缆的快速建设将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本规定的内容共分六章。
第一章规定了本标准的内容和适用范围,第二章规定了器材检验要求,第三章规定了光缆路由复测的内容,第四章规定了微型光缆的敷设与安装要求,第五、六章分别为微型光缆的接续和工程验收。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通信建设北京咨询设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金国、郝智荣、段宏坡、周耀权、李为民。
本标准的修改和解释权属中国联通公司。
中国联通微型光缆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1 总则1.1 《中国联通微型光缆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是微型光缆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查、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等工作的技术依据。
适用于中国联通本地网边缘层和用户接入层光缆线路工程的新建和改建工程,其他光缆工程可参照使用。
1.2 工程采用的光缆、接头盒及其他金具、器材的规格程式和质量应符合国标或行(部)标规定并经鉴定合格的产品。
1.3 本规定仅限于在排水管道和路面微槽内光缆的敷设安装与接续所涉及的工作内容要求。
未涉及的内容,仍应执行YD5006-2003《本地电话网用户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5051-97《本地网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和工程设计文件等的相关规定。
1.4 本规定与国家标准、规范相矛盾时,应以国家标准、规范为准。
1.5 微型光缆的施工建设应取得当地城市道路及市政排水管道部门的积极配合,竣工路由图应及时向相关主管部门备案。
1.6 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规定的个别条款有困难时,应充分论述理由,由设计、建设和施工单位共同协商确定,并报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1.7 在施工中,施工单位必须加强质量检查工作,确保工程质量;建设单位应加强随工质量检查,及时组织隐蔽工程的检验和签证工作。
1.8 施工单位制定的施工操作规程应贯彻本规定的要求,施工操作人员应经过相应技术培训合格,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并具有一定的质量和安全意识。
2 器材检验2.1 器材检验时,必须有建设方(工地代表或委托监理)及器材供应方(一般金具和材料可免)人员在检验现场,检验完毕后应由各方签字确认。
2.2微型光缆线路工程使用的光缆、接头盒应按工厂检验、现场检验和最终验收三阶段进行,其他金具和器材只进行现场检验。
2.3光缆、接头盒的工厂检验应符合以下要求:a.微型光缆光纤的芯数及性能,光缆结构、参数及技术指标等应符合设计及工程招标书的要求。
b.微型光缆接头盒应采用不锈钢、铝合金或其他可防腐、防锈材料制造,并具有防水、防潮及防鼠咬等性能;接头盒的容量和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及工程招标书的要求。
c.光缆、接头盒在工厂检验开始前,工厂应提交所有供货光缆或接头盒的工厂测试记录。
d.光纤光缆和接头盒的检测项目及抽样数量由相关工程项目的招标书提出。
当第一批抽样的测试中有不合格时,第二批抽样的数量应加倍;当第二批抽样测试结果仍有不合格时,则认为该批产品不合格。
2.4现场检验应符合以下要求:a.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应对所用光缆的衰减及其他相关指标进行测试,并对光缆、接头盒、安装金具、器材及配件的规格程式、数量及外观进行检验和清点,其他备品、备件及相关资料应齐全,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b.光缆盘上的标签、光纤光缆的测试记录及接头盒的安装手册、专用工具的使用说明等资料应齐全,清晰。
c.微型光缆安装所使用的导轨宜采用高强度尼龙材料制造,并具有抗张、防腐、防锈等特性;导轨凹槽的曲率半径应满足光缆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
d.拉板、拉杆等其他安装金具宜采用高级不锈钢材料或经过防腐、防锈、钝化处理的其他材料制造,并具有抗张、防腐、防锈等特性;金具的规格尺寸及偏差应符合安装要求,金具表面应光洁、平整、无伤痕,并不得有变形、歪斜、扭曲及破损等。
e.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的器材,施工单位应核对厂方提交的产品测试记录,所列项目及指标是否符合设计或定货合同要求。
f.各种粘接材料、粘结剂、堵塞剂等应检查其使用有效期,凡超过有效期的一律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g.经过检验的器材,应作好检验记录。
对不合格的金具和器材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
h.严禁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光缆、接头盒及其他金具和器材。
2.5 缆、接头盒的最终验收,需在光缆、接头盒安装完毕后,分别在各个局段上进行。
3 微型光缆路由的复测3.1 光缆路由的复测应以批准的施工图设计为依据,复测的任务应包括:a. 复核光缆路由的具体位置、敷设方式、环境条件等;b.核对施工图纸的内容,复测路由地面距离;c.核定光缆转角、路面类型变化及接头点的具体位置;d.为光缆配盘、敷设提供必要的资料。
3.2微型路缆路由的复测应现场核对以下内容:a.街道名称;b.光缆在街道路面上的敷设位置;c.路面类型、结构材料、路面铺砌物及埋深;d.线路起止地点、转角点、接头点、分线点,并复测其间距离;e.查明是否有其他管线与本工程路由相交或平行,光缆的安全性是否能够得到保证,本工程施工是否会对其他管线带来损伤;f.本工程需采取的技术措施等。
3.3微型水缆路由的复测应重点核对以下内容:a.排水管道所在的街道名称与位置;b.排水管道的类型(雨水管道、污水管道、合流管道)与走向;c.排水管道及人井的结构、形式和建筑规格;d.人井编号与间距;e.各人井的金具安装位置、安装方式、安装内容和使用数量;光缆长度及预留地点;f.排水管道内是否有其他管线设施,以及光缆需采取的防护措施等。
3.4光缆路由与其他地下管线或建筑物间的隔距应符合表3.4的规定。
表3.4 市区光缆与其他地下管线或建筑物间最小净距注1:主干排水管后敷设时,其施工沟边与通信管道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m。
注2:当通信管道在排水管下部穿越时,净距不宜小于0.4m,通信管道应做包封。
注3:与煤气管交越处2m范围内,煤气管不应做接合装置和附属设备;如上述情况不能避免时,通信管道应做包封。
注4:如电力电缆加保护管时,净距可减至0.15m。
4 微型光缆的敷设与安装4.1 微型光缆系统工程目前在我国较适用的敷设方式是利用市政排水管道敷设微型水缆和路面微槽敷设微型路缆二种方式,建筑安装方式的采用应结合铺设地区的具体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
根据两种敷设方式的特点和实现效果,中国联通本地网边缘层和用户接入层光缆线路工程的建设,宜采用以利用排水管道敷设为主、路面微槽敷设为辅的方式建设。
4.2微型光缆应按到货单盘光缆长度合理安排使用地段和配盘,使光缆接头数量最少,余出光缆最短,使光缆接头位置尽量避开地面微槽敷设地段。
4.3微型光缆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加保护,布放时严禁在地面上拖拉,脚踩、车轧、划伤、扭折、背扣等人为损伤。
4.4微型光缆布放的过程中及安装后,其所受张力、侧压力、温度范围等不得超过单盘光缆主要技术性能的要求。
4.5微型光缆布放的曲率半径应满足以下要求:a. 微型路缆---- 受力时(敷设中):光缆外径的20倍;---- 不受力时(敷设后固定):光缆外径的10倍。
b. 微型水缆---- 受力时(敷设中):光缆外径的20倍---- 不受力时(敷设后固定):最小曲率半径为100mm。
4.6微型路缆沟槽的切割应符合以下要求:a.光缆沟槽一般采用路面切割机进行一次性切割,遇有转角处应抬起锯片,变换方向后再继续切割。
光缆转弯处的沟槽切割方式见图4.6-1和图4.6-2,沟槽的转角角度应保证光缆敷设后的曲率半径符合要求。
图4.6-1 交汇点切割方式图4.6-2 弧形拐角切割方式b.光缆沟槽应切割平直,在正规路面上的切割深度宜为标准路面层厚度的三分之二,一般不得将路面层切割透。
根据所放光缆的芯数和外径,沟槽宽度一般可为10-12mm,对应光缆直径宜为6-8mm及以下;沟槽深度一般可为80-150mm,具体按施工地段和设计要求确定。
c.光缆沟槽的沟底应平整、光滑、无硬坎(台阶)。
在同一连续段内,当出现路面层厚度不同且距离较短时,光缆沟槽的深度宜保持一致。
如采用不同沟深标准时,在两沟深交接处的沟底应保持平滑过渡。
4.7微型路缆的敷设应符合下列要求:a.微型路缆在布放前,应先用清洗水车对光缆沟槽及路面进行清洗和冲刷,沟槽内不应有碎石等杂物。
b.用刷状机械清洁沟槽,并保持沟槽干燥、沟底平滑,然后在沟底预置一根用做保护层的PE泡沫填充条,见图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