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有限公司
2014年06月20日
组长:副组长:成员:
1.企业简介
公司注册生产“大迪牌”自卸车、半挂车、宽体矿用车、水泥搅拌车、厢式运输车100余种专用车产品,是“福田欧曼”“中国陕汽”“中国重汽”“北奔重卡”“重庆红岩”“安徽华菱”等在华北地区重要的委改生产基地。
公司有两个生产车间,一个是下料车间,面积为1.1万平方米,主体为钢结构,主要工序是对铁板进行剪裁、打磨、焊接、切割,用到的主要设备有开平线、剪板机、折弯机、冲压机、焊机、数控切割机等。
另一个车间是焊装车间,面积为2.5万平方米,主体为钢结构,主要工序是对下料车间加工好的工件进行焊接、打磨、喷涂、组装,用到的主要设备有焊机、角磨机、起重机等。
2.辨识过程
2.1生产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火灾
1)可燃气体较多,易造成火灾。
本公司各车间大多数采用钢保温结构,主要作业为焊接作业,过程中使用氧气、乙炔、二氧化碳、丙烷气体,这些为助燃、可燃气体,增加了建筑物内的火灾荷载,增大了火灾危险性,一旦发生火灾,这些气体燃烧猛烈,在燃烧时还会产生大量的高温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还可能引起爆炸。
往往会造成较大伤亡,并给扑救和疏散带来不便。
2)电气火灾
安装在顶、柱、墙上的照明灯具,多采用带状或分组安装的日光灯,数量较多,易发热起火。
低压线路短路火花造成火灾事故。
3)喷涂车间,产生有毒有害气体。
工件喷漆作业过程中使用喷枪进行作业,喷涂材料油漆、稀料,为易燃物,作业人员或周围有明火或火花,容易造成火灾,也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容易造成人员职业危害。
(2)机械伤害
车间内大型机械较多,大型折弯机、剪板机、冲压机、车床等机械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时容易发生磕、碰伤、砸伤、物体打击等机械伤害。
(3)厂内机动车辆伤害
车间内厂内机动车辆频繁进入,经常在车间内、外进行工件转运,作业人员在作业时若不注意,容易造成车辆伤害。
(4)高处坠落
作业人员在升降机上作业时,作业人员不使用安全带等防护用品,可能发生人员高处坠落。
(5)触电
作业人员在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时,未安装漏电保护器或电动工具电源线破损,金属外壳带电,造成人员触电。
(6)粉尘
电焊作业过程中产生有害粉尘,容易造成人员职业危害。
(7)噪声
大型机床、折弯机、剪板机、冲压机、车床等机械设备运转过程中噪声,对作业人员造成职业危害。
2.2电气系统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电气系统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触电、灼伤、火灾、高处坠落。
具体
分析如下:
(1)高压触电的原因
1)在设备运行、检修过程中,由于电气设备或线路故障,使不应该带电设备带电发生触电事故;
2)进行倒闸操作时未执行工作票、倒闸票和模拟操作,从而出现错误停送电发生触电事故;
3)高压设备检修时未执行停电、验电、放电、挂接地线、设置遮拦、悬挂标示牌等技术措施而发生触电事故;
4)高压带电设备或线路距离建筑物和通道的安全距离不够,人员在接近过程中发生触电事故;
5)高压配电柜、变压器室未设置安全标志和遮拦,人员误接近发生触电事故;
6)违章施工挖断电缆或施工设备与高压线路接触发生触电事故;
7)作业人员在进行验电、检查、操作过程中未采取充分的防护措施发生触电事故;
8)高压配电柜不符合“五防”规定,操作人员误操作发生触电事故;
9)非电气人员操作电气设备发生触电事故。
(2)低压电气触电伤害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电气装置绝缘损坏,接线端子裸露;
2)操作失误,误接触带电体;
3)临时用电线路敷设、使用不规范;
4)设备漏电、接地不良;
5)非电工维修电气设备和仪器;
6)使用非安全电压的工作行灯;
7)使用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插头、插座;
8)检修设备未停电、验电、挂警示标志、误送电等。
(3)灼烫:电气设备的短路、误操作可能引起电弧,发生电灼伤。
(4)不同的电气设备与用电设备,由于结构、运行各有特点,火灾、爆炸产生的原因和危险性也各不相同。
但总的看来电气火灾主要原因分三类:设计或选型不合理、设备缺陷、安装质量差等设计、施工方面的原因;在运行、检修中,电气设备绝缘失效、短路电流、电火花、电弧等原因;操作失误,雷电或其它外因也可能引起电气火灾爆炸。
1)电气设备过热引起火灾
电流通过电气设备时要消耗电能,它是以发热的形式将电能消耗掉。
这部分热量不仅使导体本身温度升高,而且同时对周围其它物质和材料进行加热。
此外,交变电流的交变磁场可以在磁性材料中产生热量。
绝缘材料绝缘老化后,会引起绝缘电阻降低,通过泄漏电流而产生热量,使绝缘物质温度升高,从而引起火灾。
电气设备正常的发热是允许的,如果正常允许条件遭到破坏,发热量增加,温度升高,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引起火灾。
导致电气设备过热的原因有短路、过载、接触不良、散热不良等等。
2)电火花及电弧
电火花是极间的击穿放电。
电弧是大量的电火花汇集而成的。
一般电火花的温度都很高,特别是电弧,温度可高达6000℃。
因此,电火花不仅能引起绝缘物质的燃烧,而且可以引起金属熔化、飞溅,它是构成火灾、爆炸的危险火源。
(5)电气设备、线路高处作业检修过程中,由于违章操作或未佩戴安全防
护措施而导致高处坠落事故。
2.3消防设施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1)未设置消防供水系统或消防供水系统存在缺陷,如消防蓄水量不够,消防水泵、消防给水管网及消防栓设置不当,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能及时有效的扑救,可能酿成更大的火灾。
2)消防水池等处没有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损坏,有可能使人坠入池中造成淹溺事故。
4)消防水泵房等处,有高速运转的电机,如果操作人员安全意识差,或设备运转部分未安装防护罩,则可能造成操作人员的机械伤害事故。
5)消防水泵运转过程的噪声和振动,对人造成噪声和振动伤害。
6)消防器材不定期换药,又无专人负责管理,一旦发生火灾不能使用,会造成火灾的扩大蔓延。
7)消防报警系统存在缺陷,如火灾报警系统失灵,消防器材设置不当,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不能及时有效的扑救,可能酿成更大的火灾。
8)机械排烟风机运转部位防护装置不到位,有可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风机排风量若不能满足要求,发生火灾后,由于烟气中的有毒气体可造成人员中毒和窒息。
综上所述:消防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有火灾事故扩大化、淹溺、机械伤害、噪声和振动、中毒窒息。
2.4检修过程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在检修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危险有害因素,而且在以往的事故统计当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其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包括:(1)动火作业未按规定进行,引发火灾事故,导致人员伤亡。
(2)登高作业防护措施不力(不系安全带、爬梯或架子不牢固等)造成的
高空坠落伤害。
(3)施工时进入检修现场不戴安全帽造成的物体打击。
(4)进行电气线路检修,不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绝缘鞋、绝缘手套等)或雨雪天气进行电气作业造成的触电伤害。
(5)检修电气和运转设备不执行作业票制度导致的触电和机械伤害。
(6)检修、检查机械忽视安全措施。
如进行检修、检查作业,不切断电源,未挂不准合闸警示牌,未设专人监护等措施而造成严重后果。
也有的因当时受定时电源开关作用或发生临时停电等因素误判而造成事故。
也有的虽然对设备断电,但因未等至设备惯性运转彻底停住就下手工作,同样造成严重后果。
(7)安全措施不完善或违反操作规程导致的起重伤害(挤压、坠落、物体打击等)。
(8)交叉作业,组织协调不力造成的人员伤害事故。
2.5辨识结果汇总
生产过程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触电、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容器爆炸、噪声、粉尘等危险因素。
生产过程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存在部位见下表。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存在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