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__复习资料

中外新闻作品研究__复习资料

第一章新闻作品研究的原则1、研究新闻作品为什么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答:新闻作品是社会现实生活最迅速、最直接的反映。

一篇新闻作品,从采集、制作到面向社会公开传播,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客观事物的多样性,报道者的立场观点、认识水平、价值取向、评价标准,无一不对新闻作品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因此,研究新闻作品必须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这是新闻作品研究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

2、分析新闻作品为什么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答:新闻作品是纷纭复杂、变化万千的客观事物的反映。

新闻作品的作者的立场观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把握程度不同,对事物就有不同的选择。

即使对同一件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往往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给予不同的评价,得出不同的结论,采取不同的表现手法,写出社会效果截然不同的新闻作品。

所以,在研究评析新闻作品时,首先要从政治上对它作出准确的分析判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3、新闻的真实性包括哪些内容?答:新闻的真实性包含以下三个方面:【1】新闻中的具体事实必须真实,完全符合客观事实,包括构成新闻的诸要素,引用的资料等。

【2】新闻中概况的事实必须准确,不能夸大缩小,以点代面,以偏概全,要实事求是地概况事实全貌,完全同实际一致;【3】不仅要确保具体事实本身的准确无误,还要求在总体上和相互联系上也符合客观实际,也就是说,不仅要注意具体事实的真实准确,还要注意从总体上、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把握事物的真实性。

4、分析新闻作品为什么要了解和把握新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答:研究新闻作品,只有尽可能的把它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分析、比较、衡量,才能做到既有点上的了解,又有面上的把握。

新闻是时代的产物,与它所产生的时代有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

优秀的新闻作品,大都在不同程度上,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记录了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生活和斗争。

每个时代所产生的无数新闻作品,犹如一面镜子,折射出那个时代的人世百态,展现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情。

所以,了解和把握新闻作品所产生的时代,对我们的研究新闻作品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章新闻作品研究的思维特点1、新闻作品研究的思维特点表现在哪几方面?答:新闻研究的思维特定,体现于整个过程,大体上包括感性与理性、共性与个性、主观性与客观性等三方面。

2、什么是创造性思维?答: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一种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敢于提出新见解、新问题的进取型思维方式,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思维本身具有的能动性。

求新,是创造性思维最主要的特征。

3、评析新闻作品为什么要力求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答:在研究新闻作品时一定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原则,才能对新闻作品做出确切的评价。

新闻作品研究中,虽然研究者各有新意,但毕竟在研究过程中始终离不开新闻作品。

新闻作品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是第一性的;研究者的理解和评判是第二性的。

存在决定意识,这是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

坚持主客观的统一,一般来说,对优秀的新闻作品,往往能取得基本一致的肯定,低劣的作品会得到人们的否定。

4、新闻作品研究时的两个思维认识阶段是什么?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答:研究新闻作品时的思维活动包括两个认识阶段: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

所谓感性认识阶段,就是通过对新闻作品的阅读,从其形式到内容的直接印象的具体感受阶段。

是新闻作品分析研究的起步。

所谓理性思维阶段,就是对新闻作品的分析、评判的阶段。

他是感性认识阶段的飞跃、继续和深化。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研究作品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但二者又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他们往往互相分叉、前后互补。

研究者在具体感受时,不能说没有一点分析、选择、鉴别的理性思考,而在理性思考时,又离不开对具体新闻作品中人与事的个别特征的感受。

理解、需要不断感受;感受,由于理解而深刻。

二者是互相渗透,对立统一的心理活动。

5、在新闻作品研究中,运用创造性思维、求异思维、宏观思维和立体思维有何意义?答:?研究新闻作品成功与否,往往与所采取的思维形式有密切关系。

在研究新闻作品时可以采用:创造性思维、立体思维、宏观思维、求异思维等思维形式,使我们的研究活动具有创新思维。

第三章新闻作品评析的方法1、如何分析新闻主题?答:分析新闻主题要从以下方面入手:【1】要注意把握它的舆论导向和社会意义,看其是否正确和深刻。

【2】要注意它是否鲜明和集中。

新闻主题是新闻作品的统帅和灵魂。

“纲一举而万目张”,主题不能模糊不清,分散背离。

【3】分析新闻主题,还可以与新闻作品所选择的角度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有些新闻作品反映同一新闻主题,但由于它们各有其不同的新闻角度,而未让人们感到千文一面,相互雷同。

【4】还要注意的是,新闻主题寓于一定的事实之中,通过叙述一定的事实来说明和表现主题。

2、怎样分析新闻作品的形式?答:分析新闻作品的形式,要根据不同的新闻体裁做具体分析才能做出中肯的评价。

【1】对新闻结构的分析。

写文章讲究谋篇布局,谢新闻报道也要重视结构安排。

不同的体裁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

分析新闻作品的结构时,要注意其是如何遵循结构安排的原则和要求的。

【2】对新闻表现手法的分析。

新闻作品的内容需要采取一定的表现手法把它反映出来。

成功的表现手法有各自的特殊要求和方法。

我们在分析新闻作品时,要注意剖析作者在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表达新闻内容时,有哪些特色和成败得失。

【3】对新闻语言的分析。

新闻的语言要求准确严谨、鲜明生动、简练明白。

此外,记叙事实要明快畅达,写人状物生动形象,议论说理要精确严密,抒发感情要情真感人。

人物语言符合人物特点,具有个性特色。

3、如何分析新闻作品的结构?答:分析新闻作品的结构时分析新闻作品的重要一环。

新闻结构使新闻作品的各个部分成为有机的整体,它是表现新闻内容、体现新闻主题的重要表现手段。

分析新闻作品的结构时,要注意其是如何遵循结构安排的原则和要求,根据新闻作品的具体内容,安排一个既能恰当反映新闻事实,又能充分显示新闻主题,并易于读者理解的结构形式的。

把握它在上述这些方面的主要特点和成败。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消息有消息的结构形式,通讯有通讯的结构形式,不同的新闻体裁具有不同的结构特点。

4、如何对新闻作品进行综合分析?答:所谓对新闻作品的综合分析,指的是把不同的新闻作品按照一定的要求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分析。

它使我们从不同的新闻作品的比较、分析、研究中认识它们的各自特点和异同,从而博采众长,更好地掌握新闻作品的内在规律,提高新闻作品的评析水平和新闻报道水平。

对新闻作品综合性分析有以下几种方式:【1】分析同一题材同一体裁的不同新闻作品。

比如把几家报纸报道同一新闻事件的消息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中评析哪家报纸的消息写得好,符合消息的特点和写作要求,哪家报纸的消息相比之下要显得差些。

【2】分析同一题材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

比如,把报道同一新闻事件或人物的消息和通讯等不同新闻体裁的新闻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从中评析其报道内容和形式等方面的成败得失。

【3】分析某一类专业报道的新闻作品。

比如,对一个时期内某一类专业报道(或经济报道,或科技报道,或体育报道等)的新闻作品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专业报道有关问题,掌握专业报道的规律和特点。

【4】分析某一位记者的新闻作品。

比如,对某一位有显著成就的记者一个时期内采写的新闻作品,或是对其所有的新闻作品进行综合分析,研究这位记者的作品的特色和风格。

第四章关于研究外国新闻作品1、什么是倒金字塔结构?答:所谓“倒金字塔”结构,即以重要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新闻中的各项事实。

较重要的部分在前,次要的部分在后,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所以称为“倒金字塔”结构。

2、调查性报道如何分类?答:调查性报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某人某事进行的“单项揭丑式”报道,如“水门事件”报道;一类是针对某一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的“综合分析式”报道,揭露剖析政府和公共机构及整个社会体制中存在的弊端。

3、什么是新闻的接近性?答:接近性是传统新闻价值的要素之一,指新闻事实同受众在地理上或心理上的距离与新闻关注程度的关系,距离近则新闻价值大,距离远则价值小。

接近性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点明事实与受众厉害攸关的关系,如果事实牵涉到受众的切身利益,自然会引起他们的关心和关注。

一是按照新闻事实最容易为受众接受的原则来写作。

某些内容本来就是为受众提供生活、工作等方面的服务,以获得受众的认可的。

4、西方新闻作品的语言简洁明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西方新闻记者谢消息似乎是“惜墨如金”,努力做到简洁明了、突出要点、短小精悍。

新闻作品的语言简洁明快,首先表现在西方记者写作新闻时多用简单句,以便使新闻事实一目了然。

其次遣词造句注意长、短句交替使用,创造与内容相符的节奏。

最后,西方记者也十分懂得“炼字”、“炼句”,以求富有表现力。

5、外国新闻作品的主要写作特点是什么?答:主要有以下五点:【1】注重新闻报道的接近性,拉近读者与新闻的距离,引起读者的关注。

【2】重视使用背景材料,增加新闻作品所揭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3】着力将新闻报道写得生动易懂,有现场感,使新闻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4】注重进行式报道,及时将新闻报道出去,对读者较为关心的事件,还采用后续报道、跟踪报道等形式,揭示其发展变化的过程,给读者以完整的印象。

【5】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表现力。

6、背景材料的运用对新闻作品有哪些影响和作用?答:重视使用背景材料,增加新闻作品所揭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新闻时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而新的东西人们往往是不熟悉的,在报道中增加一些必要的说明和解释,交代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揭示其与周围事实的联系和影响,从而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新闻事实。

西方记者使用新闻背景来说明新闻事实产生的具体条件和原因,或将一些记者不便作出的判断通过背景性事实揭示出来,从而显示出“用事实说话”的力量。

对于一些比较深奥难懂的专业领域的东西,一般要运用背景材料予以解释和说明,如科技成果的通俗介绍、技术性问题的解释、名词术语的注释,帮助读者看懂新闻内容,增长知识和见闻。

第五章新闻作品研究者的素养1、什么是新闻敏感?他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新闻敏感是指新闻工作者在现实生活中,能迅速地辨别和捕捉事物变动的信息并衡量信息含有的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

它是新闻工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综合的考察和分析判断能力。

新闻敏感不是先天性的,而是新闻工作者在长期新闻工作实践中锻炼和培养起来的一种职业能力。

新闻敏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判断某一事物的政治意义以及它可能产生的政治效果;【2】判断某一事实在全局中的地位以及是否会对全局产生影响;【3】判断某一事实能否引起受众的广泛关注以及关注程度如何;【4】判断同一新闻事件中的许多事实,哪一个重要,哪一个次要,并能迅速进行取舍;【5】从看来无关紧要的事实中,迅速判断其有价值的部分和方面;【6】从新闻线索中,迅速预见是否可能导致发现重要新闻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