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悼念玛丽·居里》同步练习A卷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悼念玛丽·居里》同步练习A卷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悼念玛丽·居里》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14题;共39分)1. (2分)萧红,原名________,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

她的成名作是________。

2. (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其中似乎去què záo________只有一些野草。

②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huā tuán jǐn cù________,美不胜收。

③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做dǎo gào________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④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niān qīng pà zhóng________,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

3. (2分)照样子把句子写具体。

例如罐子里竟装满了水。

罐子里竟装满了(清澈新鲜的)水音乐吸引着观众。

________音乐吸引着________观众。

4. (2分)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 可歌可泣鲜为人知至死不懈热泪满框B . 当之无愧家喻户晓锋芒必露妇孺皆知C . 任人宰割燕然勒功感情振荡鞠躬尽瘁D . 风悲日噪凛若霜晨兽蜒亡群蓬断草枯5. (2分)根据语境,下列句中加线词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心中的芥蒂是人与人相处中的顽疾,必须加以消除。

B . 同学们快速徜徉在书山题海中,希望迅速找到解题的最佳思路。

C . 许多作家在遣词造句时非常讲究,有时甚至到了锱铢必较的地步。

D . 故宫像一部卷帙浩繁的史书,凝结着历史的烟云,记载着岁月的沧桑。

6. (2分)下面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 . 管辖(xiá)与会者(yǔ)B . 真挚(zhì)公正不阿(ē)C . 公仆(pǔ)热忱(chén)D . 罕见(hǎn)吝啬(lìng)7. (2分)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 . 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B .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C . 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D .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容易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

8. (4分)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真zhì________热chén________qīn________佩人迹罕zhì________9. (6分)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悼念________ 真挚________ 公正不阿________公仆________ 热忱________ 罕见________10. (3分)解释下面的词语。

①钦佩:________②真挚:________③公正不阿:________11. (4分)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①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

真挚:________②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

公正不阿:________③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公仆:________④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罕见:________12. (2分)仿照下面画线句;再写一个句子。

生命真是一个奇迹。

一枝从污泥里长出的夏荷,竟开出雪一样洁白纯净的花儿;一粒细细黑黑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________,________。

13. (1分)下面一段话不符合说理顺序,请加以调整。

①一天忙到晚,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

②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

③自己一向这样做,别人要他们这样做,一般人都这样做,他们就“依葫芦画瓢”,照样做去。

④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一般人的通例。

⑤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从来不想一想。

________14. (3分)将①②③句按照合理的顺序填入空缺处,使其成为语意连贯的话。

(只填序号)作为教师,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应该鼓励他们对生活作独立思考②应该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③应该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黑暗和邪恶现象二、问题理解 (共9题;共34分)15. (5分)读《黑羊》,文中的“偷窃”的含义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16. (1分)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本周末上午十点在学校举行“湖湘国学诵读大赛”初赛,学校要求学生家长参加。

你要父亲参加活动时,父亲说:“复赛比初赛应该更精彩吧!看戏还是要看好戏。

”父亲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________17. (2分)读《让我们停下来,唱一支歌儿吧》,作者反对________,就是主张保护环境,就是主张 ________ 。

18. (5分)文中作者说“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原子弹工程。

”作者这样的看法是否有道理,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19. (5分)读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想一想,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20. (1分)读课文《敬业与乐业》,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

21. (5分)①《日历》中“我的本职工作干得一塌糊涂,写作上也没有什么收获”是因为什么?②“我”成了远近闻名的教学能手,成了多家报刊的特约撰稿人是因为什么?22. (5分)霍金说爱因斯坦的一生是“踌躇于政治和方程之间”。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3. (5分)读课文《悼念玛丽•居里》,请根据你对画线句的理解,补写一个事实加以论证(最好是有关居里夫人的)。

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

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三、课内阅读 (共1题;共15分)24. (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①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

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

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

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②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

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

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

”③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

“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

④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

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

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

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

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

⑤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

⑥ 一夜无话。

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

起初,我认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叠被子。

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

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抻舒展了,那“唰唰”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

⑦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

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

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1)本文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

(3)请谈谈你对“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

在生活中你又是如何践行良好教养的?四、拓展阅读 (共1题;共25分)25.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世上最温暖的花①儿时的家乡,到处种的都是棉花,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它们开出一地的明朗,温馨着大地和农人的心。

春天,刚听到布谷鸟的鸣叫,人们就开始不停地忙碌了。

记忆中,母亲好像天天泡在棉田里,双手染满了棉叶的颜色,衣裤鞋子沾满泥水,全身上下都带着棉田里特有的气息。

②在盛夏的热风中,棉花很快就长成了茂密的灌木林,等到棉花开花时,棉田里则是另一番景象。

棉花的花儿美如蝶翅,颜色不一,红的,白的,娇艳柔嫩。

有趣的是每一朵花的底部都包裹着一个棉桃,初如豌豆,逐日渐长,直至变成一个硕大的桃子形状,那花儿才黯然谢去。

等到了秋天,棉桃绽开,白色的橘瓣一样的果肉呈现眼前时,那才是真正的开花了,是它一生丰厚的积蓄在展示。

③最喜欢那满田的棉桃吐蕊了,放眼望去,似乎是天上的云不小心走失了,一下子掉进棉花地一样。

等大多数花朵全白了,母亲带着我一起去摘棉花。

棉田里,母亲头裹方巾腰系棉兜,一会儿侧身,一会儿弯腰,五根手指同时伸向盛开的花瓣,一捏,就将一朵棉花收进棉兜里。

母亲的神情专注,动作娴熟,腰间的布兜也越来越鼓,看上去宛若幸福的孕妇,通体洋溢着母性的光辉。

④刚摘的棉花是潮湿的,还要在灿烂的晴天暴晒两日。

它们薄薄地摊开来,像天上的朵朵白云落到门前。

有时候我也会帮忙翻晒,让每一点棉絮都尽情吸收阳光的味道和温暖,棉花的清香也会混合着一股湿漉漉的水汽时不时地撩着鼻翼。

等忙完一阵后,母亲会瞅个时间,忙着弹棉花、套棉被、缝棉衣、做棉鞋。

柔韧的棉裹起秋阳的味道,母亲的手掖了又掖,拍了又拍,看着平坦温厚的棉被和胖嘟嘟的棉衣,她的心里好像就有了着落。

⑤母亲做的棉衣、棉鞋像是一堵厚实的墙,挡住了寒冷,留下了温暖。

穿着母亲做的棉衣,哪怕是走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寒冬里,依然温暖而又幸福。

等我有了女儿后,每到冬天女儿都会穿着母亲做的小碎花棉裤棉袄,不罩外衣,中式的棉袄有些溜肩,使女孩子看上去清秀而娇好,一张小脸反而生动起来。

⑥棉花,世上最温暖的花,也是世上唯一拥有阳光气质的花朵。

棉不断,母爱不断,温暖不止。

特别是在寒冷的冬日,只要有了棉,就有了温暖,就有了热度。

——摘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3期【乙】棉花!棉花!①什么样的词,无论如何也没法大声念出来?②是棉花。

③你只能用耳语般的嗓音低低地说出来——棉花!棉花!……④母亲和几位阿姨各占据被子的一边,专心致志地忙活着,银针闪烁,长线飘飘,她们看上去强壮、结实、胯骨宽大,头发和乳房却日渐干枯荒芜,这是无尽的生育和劳累所致。

缝被子时,她们把身子低伏下去,像对棉花表达虔诚的敬意,又像满心满怀去拥抱棉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