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表格信息加工
------表格数据的处理
课题:表格数据的处理
课型:新授课
教材分析:对信息进行表格化加工和处理,是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技能,也是对数据进行整理的常用方法。
本节为后续章节关于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的学习奠定基础。
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能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利用表格进行数据的计算操作及分析;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类汇总
教学难点:汇总
学生分析: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表格信息处理的简单知识,并学会基本的计算操作,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考虑适当的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教法:点题对应任务驱动法、引导法
学法选择:学案导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2分钟)
上节课学习了简单的评比统计即表格中的简单一般计算和函数计算(如SUM、
average)以及根据一定规则“筛选”和排序来发现在表格数据中所蕴含的其他信息,比如,我们刚刚过完年,大家都知道,很多公司年终的时候都会根据业绩情况对员工进行奖励,这里要你提供各个分公司经理的业绩也就是各个门市的销售情况,各种品牌产品的销售情况,各个周次中的销售情况,等等,就可以用一个新的操作“分类汇总”
题一、将“表格-分类汇总图表.xls”中的“销售产品情况统计表”工作表计算完成后复制到一个新的工作表并改名为“品牌”,在“品牌”工作表中对数据按以下步骤操作(5分钟左右)
1、复制“销售产品情况统计表”(为了保存原始数据的完整性,一般对数据进行其他操作前都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备份或复制到新工作表中进行操作)
2、在“品牌”工作表中按品牌进行排序(数据/排序)先分类,后汇总
3、再使用“数据/分类汇总”命令如下图设置
分类字段汇总方式及汇总项按要求选择
4、查看汇总结果
从这个汇总结果中可以清楚看到各品牌产品的销售情况
那么如果想查看各公司或每周的产品销售情况如何处理
题二、根据前面所学,分别复制“销售产品情况统计表”两份分别改名为“周次”和“公司”,并依次对“周次”和“公司”按周次和公司名称进行分类汇总,
请各小组选派代表演示操作
三、教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预计学生在以后操作中会遇到的问题加以讲解。
(表格-分类汇总图表)(5-6分钟)
1、数据的排序(总结上节课)
为了使数据看有规律,可以对排序进行调整
根据需要可以使用使用自定义序列
一般排序的默认哺育是“数字<字母<汉字”
汉字默认排序是按字母顺序,可以改为按笔画顺序排序
2、数据的分类汇总
进行“分类汇总”之前,必须先按分类字段排序
对应完成“销售产品”工作表中第4项任务
学生成果展示(10分钟)
请同学们检查自己的表格,完成两个工作表中所有项目的要求,让学生参考本教学案并思考、讨论,完成的同学把作业“另存为”“班级-学号-姓名”通过电子教室的作业提交功能上交自己的作业或上传到f tp://218.93.194.3上对应班级的目录中,用户名和密码均为对应班级代码,然后由教师或学生到演示展示学生成果。
提问: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教师结合实际进行简单评价、分析
小结(1分钟)
从上述操作中,我们了解表格是处理数据的常用而有效的方法,也是结构化表达信息的一种方式,通过对数据的计算、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更多信息,对事物的各个方面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因此表格是可以揭示事物本质及相互之间关系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有助于我们发现和分析更多有价值的问题。
同时指出excel还有其它的处理功能,以此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拓展:
根据现有数据,可否有直观的方法得出各品牌产品销售百分比情况或各分公司占总销售额情况,或是随时间(周次)销售变化情况
表格的图形化实质就是表格内要素关系的图形化展开,它反映了数据之间的直观比较,增强了数据的可读性,从而使我们更容易发现和理解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柱形图/饼图/折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