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专题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学习Na 2O2与CO2的反应时,就提出SO2与Na2O2反应的问题。
同学们设计实验探究SO2与Na2O2的反应。
(1)甲同学认为Na2O2和SO2的反应与Na2O2和CO2的反应类同,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导管口,预期现象与结果相反,如果甲同学的观点是正确的,请你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反应完毕后,综合大家的观点,认为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成分有多种可能:可能Ⅰ:全部为Na2SO3;可能Ⅱ:为Na2SO3和Na2O2的混合物;可能Ⅲ:________可能Ⅳ:为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可能Ⅴ:为Na2O2和Na2SO4的混合物;可能Ⅵ:为Na2O2、Na2SO3和Na2SO4的混合物。
(3)乙同学认为,无论哪种观点正确,甲同学设计的装置都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对可能Ⅳ持怀疑的态度。
现有下列实验用品:几支试管、带胶塞的导管(单孔)、滴管、药匙、品红溶液、蒸馏水、Ba(NO3)2溶液、BaCl2溶液、稀硫酸、稀盐酸、稀硝酸、请你帮实验步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骤编号①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到室温后,用药匙取少量白色固体于试管中。
②向①的试管中加入_____ ,塞紧带导管的胶塞,并将导管通入________。
③④2、Fe2O3和Cu2O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红色粉末的成分,该粉末可能是Fe2O3或Cu2O或两者的混合物。
探究过程如下:查阅资料Cu2O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KSCN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滴加KSCN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氧化铁。
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________。
简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滴加KSCN试剂时溶液不变红,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________,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探究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3、在实验室中用二氧化锰跟浓盐酸反应制备干燥纯净的氯气。
进行此实验,所用仪器如下图:(1)连接上述仪器的正确顺序(填各接口处的字母):______接____;____接____;____接____;____接____。
(2)装置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OH溶液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化学实验中常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检验是否有Cl2产生。
如果有Cl2产生,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写出气体发生装置中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写出NaOH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KMnO4的氧化性比MnO2强得多,实验室也可以用KMnO4固体和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①请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②该反应中被氧化和未被氧化的HCl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_,如果将20 mL 12mol·L-1的浓盐酸与足量KMnO4充分反应,实际能收集到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将________。
A.≥1.68 L B.>1.68 L C.≤1.68 L D.<1.68 L4、长期存放的亚硫酸钠可能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来测定某无水亚硫酸钠试剂的被氧化的程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1)若将虚线框内的分液漏斗换成长颈漏斗,则应该怎样检查虚线框内装置的气密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D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称量a g Na2SO3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向B装置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沉淀b g,原样品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4)C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现有以下试剂:蒸馏水、稀盐酸、稀硝酸、BaCl2溶液、Ba(NO3)2溶液,请从中选择合适试剂,设计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无水亚硫酸钠被氧化的程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常温下某非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未知气体的成分。
该小组成员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持续通入发现浑浊又变澄清,由此该小组成员对气体的成分提出猜想。
【提出猜想】猜想1: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验证猜想,该小组设计实验加以探究。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按下图所示装置,将气体从a 端通入,则:(1)B 中应该装________试剂(填编号)。
A .NaCl 溶液B .KMnO 4酸性溶液C .盐酸D .澄清石灰水(2)A 中品红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D 中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该实验,该小组同学观察到以下三个实验现象:①A 中品红溶液褪色 ②C 中品红溶液不褪色 ③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得出结论】(4)由上述现象该小组同学确认该气体为____________。
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一个课题是“NO 2能否支持木条的燃烧?”由于实验室中没有现成的NO 2\气体,该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两个方案,方案一如图甲所示,方案二如图乙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本题不考虑N 2O 4存在产生的影响)。
已知浓HNO 3受热分解与金属和浓HNO 3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4HNO 3(浓)=====△4NO 2↑+O 2↑+2H 2O Cu +4HNO 3(浓)=====△Cu(NO 3)2+2H 2O +2NO 2↑(1)方案一实验开始后木条上的火星逐渐熄灭,有的同学得出“NO 2不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
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硝酸铜固体加热分解的产物有氧化铜、二氧化氮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水中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方案二实验当集气瓶中充满红棕色气体时,木条复燃了,有的同学得出“NO 2能支持木条的燃烧”的结论。
你认为这一结论是否正确?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了更直接说明“NO 2能否支持木条燃烧”这一问题,请你重新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简述实验原理和主要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为探究铜跟浓硫酸的反应情况,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有关实验:(1)B 是用来收集实验中产生的气体的装置,但未将导管画全,请补充完整。
(2)实验中他们取6.4 g 铜片和12 mL 18 mol·L -1浓硫酸放在圆底烧瓶中加热,直到反应完毕,最后发现烧瓶中还有铜片剩余,该小组学生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认为还有一定量的硫酸剩余。
①请写出铜跟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什么有一定量的余酸但未能使铜片完全溶解?你认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药品中能够用来证明反应结束后的烧瓶中的确有余酸的是:____(填写字母编号)。
A .铁粉B .BaCl 2溶液C .银粉D .Na 2CO 3溶液(3)装置C 中试管D 内盛装的是品红溶液,当B 中气体收集满后,有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反应结束后,向C中烧杯内加入沸水,D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装置C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试用最简单的方法加以解决(实验用品自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