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化学实验题专题

高考化学实验题专题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硫代硫酸钠(Na 2S 2O 3)硫代硫酸钠,又名大苏打、海波、次亚硫酸钠。

为单斜晶系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不溶于醇。

用于分析试剂等,用途非常广泛。

一、化学性质1、硫代硫酸钠在碱性或中性条件下稳定,遇酸分解立刻分解放出二氧化硫气体并产生硫的沉淀。

S 2O 2-3+2H +=S↓+SO 2↑+H 2O2、在空气中加热被氧化分解成硫酸钠、二氧化硫。

在隔绝空气下燃烧则生成硫酸钠、硫化碱和硫黄。

2Na 2S 2O 3+3O 2 →2Na 2SO 4+ 2SO 23、硫代硫酸钠具有很强的络合能力,能跟溴化银形成络合物。

根据这一性质,它可以作定影剂。

4、硫代硫酸钠有一定的还原性,能将氯气等物质还原:S 2O 2-3+4Cl 2+5H 2O =2SO 2-4+8Cl¯+10H + 二、制法:1、工业普遍使用用亚硫酸钠与硫磺共煮得到硫代硫酸钠,经重结晶精制:Na 2SO 3 + S + 5H 2O = Na 2S 2O 3·5H 2O2、亚硫酸钠法将纯碱溶解后,与(硫磺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作用生成亚硫酸钠,再加入硫磺沸腾反应,经过滤、浓缩、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Na2CO3+SO2==Na2SO3+CO2Na2SO3+S+5H2O== Na2S2O3·5H2O3、硫化碱法利用硫化碱蒸发残渣、硫化钡废水中的碳酸钠和硫化钠与硫磺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经吸硫、蒸发、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4、氧化、亚硫酸钠和重结晶法由含硫化钠、亚硫酸钠和烧碱的液体经加硫、氧化;亚硫酸氢钠经加硫及粗制硫代硫酸钠重结晶三者所得硫代硫酸钠混合、浓缩、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2Na2S+2S+3O2==2Na2S2O3Na2SO3+S==Na2S2O3重结晶将粗制硫代硫酸钠晶体溶解(或用粗制硫代硫酸钠溶液),经除杂,浓缩、结晶,制得硫代硫酸钠。

三、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一)原理结晶Na2S2O3⋅5H2O一般都含有少量的杂质,如S、Na2SO3、Na2SO4、Na2CO3及NaCl等。

同时还容易风化和潮解。

因此,不能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

Na2SO3溶液易受空气和微生物等的作用而分解,其分解原因是:1.与溶解于溶液中的CO2的作用硫代硫酸钠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较稳定,当pH<4.6 时极不稳定,溶液中含有CO2时会促进Na2S2O3分解:Na2S2O3+ H2O + CO2→NaHCO3 + NaHSO3此分解作用一般都在制成溶液后的最初10天内进行,分解后一分子的Na2S2O3变成了一分子的NaHSO3。

一分子Na2S2O3只能和一个碘原子作用,而一分子的NaHSO3且能和2个碘原子作用。

因而使溶液浓度(对碘的作用)有所增加,以后由于空气的氧化作用浓度又慢慢的减小。

在pH9~10间Na2S2O3溶液最为稳定,在Na2S2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2CO3(使其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02% )可防止Na2S2O3的分解。

2.空气氧化作用2Na2S2O3+O2→2Na2SO4+ 2S↓3.微生物作用这是使Na2S2O3分解的主要原因。

Na2S2O3→Na2SO3 + S为避免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可加入少量HgI2(10mg/L) 。

为减少溶解在水中的CO2和杀死水中微生物,应用新煮沸冷却后的蒸馏水配置溶液。

日光能促进Na2S2O3溶液的分解,所以Na2S2O3溶液应贮存于棕色试剂瓶中,放置于暗处。

经8—14天后再进行标定,长期使用的溶液应定期标定。

标定Na2S2O3溶液的基准物有K2Cr2O7、KIO3、KBrO3和纯铜等,通常使用K2Cr2O7基准物标定溶液的浓度,K2Cr2O7先与KI反应析出I2:Cr2O72- + 6I- +14H+ = 2Cr2+ + 3I2 +7H2O析出I2的再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I2 + 2S2O32- = S4O62- +2I-这个标定方法是间接碘量法的应用实例。

(二)操作步骤1. 0.1mol/LNa2S2O3溶液的配制(1)先计算出配制约0.1mol/LNa2S2O3溶液400ml所需要Na2S2O3⋅5H2O的质量。

(2)在台秤上称取所需的Na2S2O3⋅5H2O量,放入500ml棕色试剂瓶中,加入100ml新煮沸经冷却的蒸馏水,摇动使之溶解,等溶解完全后加入0.2g Na2CO3,用新煮沸经冷却的蒸馏水稀释至400ml,摇匀,在暗处放置7天后,标定其浓度。

2. 0.017mol/L K2Cr2O7配制准确称取经二次重结晶并在1500C 烘干1小时的K 2Cr 2O 71.2 1.3g 左右于150ml 小烧杯中,加蒸馏水30ml 使之溶解(可稍加热加速溶解),冷却后,小心转入250ml 容量瓶中, 用蒸馏水淋洗小烧杯三次,每次洗液小心转入250ml 容量瓶中,然后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计算出K 2Cr 2O 7标液的准确浓度。

3. Na 2S 2O 3溶液的标定用25ml 移液管准确吸取K 2Cr 2O 7标准溶液两份,分别放入250ml 锥形瓶中,加固体KI1g 和2mol/LHCl15ml ,充分摇匀后用表皿盖好,放在暗处5分钟,然后用50ml 蒸馏水稀释, 用0.1mol/L Na 2S 2O 3溶液滴定到呈浅黄绿色,然后加入0.5%淀粉溶液5ml ,继续滴定到蓝色消失而变为Cr 3+的绿色即为终点。

根据所取的K 2Cr 2O 7的体积、浓度及滴定中消耗Na 2S 2O 3溶液的体积,计算Na 2S 2O 3溶液准确浓度。

四、试题1.(2014·天津理综化学卷,T9)(18分)Na 2S 2O 3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易溶于水。

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

I .制备Na 2S 2O 3•5H 2O反应原理:Na 2SO 3(aq)+S(s)△Na 2S 2O 3(aq)实验步骤:①称取15g Na2SO3加入圆底烧瓶中,再加入80ml蒸馏水,另取5g研细的硫粉,用3ml乙醇润湿,加入上述溶液中。

②安装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加持装置略去),水浴加热,微沸60分钟。

③趁热过滤,将滤液水浴加热浓缩,冷却析出Na2S2O3•5H2O,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回答问题:(1)硫粉在反应前用乙醇润湿的目的是_________。

(2)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

(3)产品中除了有未反应的Na2SO3外,最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_________,检验是否存在该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__。

(4)该实验一般控制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否则产品发黄,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

II.测定产品纯度:准确称取W 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0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

反应原理为:2S2O2-3+I2=S4O2-6+2I¯(5)滴定至终点时,溶液颜色的变化:_________。

11819 起始终点(6)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_________mL。

产品的纯度为(设Na2S2O3•5H2O相对分子质量为M)_________。

III.Na2S2O3的应用(7)Na2S2O3还原性较强,在溶液中易被Cl2氧化成SO2-4,常用作脱氯剂,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答案】(1)使硫粉易于分散到溶液中(2)冷凝管;冷凝回流(3)Na2SO4;取少量产品溶于过量稀盐酸,过滤,向滤液中加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则产品中含有Na2SO4(4)S2O2-3+2H+=S↓+SO2↑+H2O(5)由无色变为蓝色(6)18.10;.M%W-⨯⨯3362010100(7)S2O2-3+4Cl2+5H2O=2SO2-4+8Cl¯+10H+【解析】(1)硫粉难溶于水,微溶于乙醇,故硫粉用乙醇润湿后易扩散到溶液中。

(2)装置中仪器a是冷凝管,起冷凝回流汽化的反应物的作用。

(3)因反应物Na2SO3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Na2SO4,故可能存在的无机杂质是Na2SO4;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Na2SO4,即检验SO2-4是否存在,需要防止SO2-3的干扰,故不能用具有强氧化性的硝酸酸化,而应用盐酸酸化,过滤除去不溶物,再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4)产品发黄,说明产品中含有硫杂质,这是由于在酸性环境中Na2S2O3不稳定,发生歧化反应:2H++S2O2-3 ===S↓+SO2↑+H2O所致。

(5)滴定终点时,过量的单质碘使无色的淀粉溶液变蓝,可指示滴定终点。

(6)起始读数为0.00 mL,终点读数为18.10 mL,所以消耗碘的标准溶液的体积为18.10 mL-0.00 mL=18.10 mL;根据2Na2S2O3·5H2O~2S2O2-3~I2,得n(Na2S2O3·5H2O) =2n(I2)=2×0.100 0 mol·L-1×18.10×10-3 L=3.620×10-3 mol,则产品的纯度3.620×10-3 mol×M g/molW g×100%=3.620×10-3MW×100%。

(7)S2O2-3被Cl2氧化成SO2-4,Cl2被还原为Cl-,首先根据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写出S2O2-3+4Cl2→2SO2-4+8Cl-,然后根据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写出S2O2-3+4Cl2+5H2O===2SO2-4+8Cl-+10OH-。

2.(2014·四川理综化学卷,T9)(13分)硫代硫酸钠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

某兴趣小组拟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I.【查阅资料】(1)Na2S2O3·5H2O是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其稀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

(2)向Na2CO3和Na2S混合溶液中能入SO2可制得Na2S2O3;所得产品常含有少量Na2SO3和Na2SO4. (3)Na2SO3易被氧化;BaSO3难溶于水,可溶于稀HCl。

II.【制备产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

[来源:学。

科。

网Z。

X。

X。

K]仪器a的名称是①;E中的试剂是②(选填下列字母编号)。

A。

稀H2SO4 B. NaOH溶液C。

饱和NaHSO3溶液(2)先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CO3混合溶液,再向A中烧瓶滴加H2SO4.(3)等Na2S和Na2CO3完全消耗后,结束反应。

过滤C中混合物,滤液(填写操作名称)、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