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编导考试视听语言【景别、运镜、角度】

编导考试视听语言【景别、运镜、角度】


4近景:以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为
距离概念。用来展示主体的上半身 动作。距离的逼近,使关注重心逐 渐移向细节,并使动作的幅度增强, 产生一定的冲击力。
作用: 重在表现人的神态;重在表现事物色彩、质地、纹理。
特写(大特写) 特写是从距离上最贴近被摄体的一种景别。镜头已经
逼近到人物的脸部,或人物、物体的某个局部或细部, 让它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环境的因素在特写中基本 上被排除出去了,它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那些关键性 的细节,比如眼睛、比如手指、比如某种戏用道具。 特写镜头通常是在人物正处于某种精神的巅峰状态之 下被使用的。也就是说,特写镜头不是着眼于人物一 般的情绪或情感的反应,而是或痛苦、或欢乐、或激 动、或沉思、或紧张、或焦虑的巅峰状态。更重要的 是,它还不仅仅是表现一种精神的巅峰状态,更表现 这种状态产生、变化、发展的过程。尤其是一些采用 特写来拍摄的长镜头,它对人物脸部的特别逼近,持 续的时间又特别长,就为演员表现角色的内心活动和 神情变化提供了可能
视点
1客观视点
它相当于剧作中语气平稳、不温不 火的描述,始终与被描述对象保持
一定的距离,不深入它的内部(进 行情感描述),也不故意拉大距离 (显出冷漠感),又称中立镜头。
景物等一般称之为“景”,摄影机 与被摄主体的空间距离叫做景别。 按照摄影机和被拍摄物体从远到近 的距离,可以粗略的分为远景、全 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1 景的分类
(4) 依照景在画面中所占的 空间大小(比重)可以 将景分为
①大远景 ②远景 ③全景 ④中景 ⑤近景 ⑥特写 ⑦大特写
对景的这种划分 也适用于人像或物象。 景别是对拍摄主体在 画框内占据的面积而 言的。
景别决定影片的风格
戏剧性因素较强的影片,不论是商业片还 是艺术片,
它们必然要运用或者说是依赖近景、特写等较小的景 别,来突出其戏剧化特征,来把观众带入其波澜曲折、 催人泪下的戏剧化情境;与它相反,戏剧性因素较弱, 追求生活化的电影,它们则也必然更多地使用全景、 远景等较大的景别,来减弱人为的戏剧化的倾向,把 观众带入那种朴实自然、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非 戏剧 化情境。
特写镜头不能滥用
特写其实是把一些平时我们肉眼不易察觉的东西, 放大、夸张给我们看。放大和夸张固然是好,但 是,如果都是放大和夸张其实也就没有放大和夸
张了。特写如同音乐中的高音,音乐中不可能都 是高音。国产电影中特写镜头过多,其弊病是: ①、由于都是“突出”,结果到了真正应该突出 的地方也不能“突出”了。 ②、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了不重要的人物和细节 上去,干扰了影片的叙事和主题。 所以,特写镜头不能滥用。
b俯视镜头
指低于水平角度,朝下俯拍的镜头,这种镜头能使人
和物的体积压缩以至于形状奇异,造成观众心理上的 渺小、可怜、压迫以及宿命的感觉,同时它可获得开 阔的视野,可表现大的场景。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有一种蔑视的态度
仰角度又称“仰拍”,是摄影机镜头视轴偏向视平线上方
的拍摄方式。摄影机处于仰视被摄对象的位置,既可用以 拍摄空中景物,也可用于拍摄地上景物。仰角度的特点包 括:景物的地平线在画面中处于下部或下部画外。仰拍地 上景物时,近处景物高耸于地平线上,十分醒目突出,后 景物被前景遮挡,得不到表现,有净化背景的作用。当有 后景物出现时,有被压缩在地平线上的感觉。画面中竖向 的线条有向上方透视集中的趋势,矩形物体底部变宽,类 似最稳定的几何形状——以底部为基础的三角形。用广角 镜头仰拍某些场景,高耸的近景和被压缩的远景可造成强 烈的透视对比视听语言是电影的画面、声音艺术表现形式 的代名词,又是电影艺术手段的总称。
第三节、电影影像的角度
思考题: ①、电影镜头的角度主要有哪些变化?
②、举例说明,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什么不同的艺术效果?
一、镜头角度的划分
两大类:垂直变化和水平变化。 1、垂直变化: ①平角;②仰角;③俯角。
2、水平变化: 正面(0度 ),侧面(90度 ),背面(180度 )
垂直角度
a平视镜头 指与水平持相同角度,接近于常人视线的感受的镜头,
5特写:以表现成人肩以上为距离
概念。它能呈现主体最丰富的细节 变化,它常被用来细腻地刻画人物 性格,表现心理情绪。
特写元素在电影中的作用: 1、特写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它是电影艺术区别于戏剧艺术的主要标志。 2、特写能够有力地表现被摄主体的细部和人物细微的情感变化,是电影通过细节刻划 人物,表现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示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 3、特写能够帮助观众更直接、更迅速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加深观众对事物和对生 活的认识。
它可以使观众产生真实、平稳、庄重的感觉。
平拍角度 平拍角度指摄影机被放在主要被摄体的水平视点,
与人眼相等的高度。因此,若干主体要注视摄影机, 他不必向上或向下看,便能与摄影机相对。平拍角度 因接近人眼的平视而产生画面平稳的效果。但画面中 的地平线处于画面中央,易造成画面分割的感觉。 然而,平拍角度也有另一个意义:这个视野是一个 站着的成人的视点——事实上,是一个站着的西方成 年男人的视点。这项不成文的惯例可能是由于方便而 自然开始,因为过去有很长一段时间,大部分西方电 影工作者都是站着的成年男人。
远景(大全景) 远景是指镜头与被摄体之间距离较远的一种景别,它通过
模仿观众的眼睛来作为参照系;也就是说,远景镜头往往 产生一种效果,似乎是观众站在离开观察对象较远的地方 所看到的情景。采用这种景别拍摄的画面,主要表现环境, 表现与环境有关的剧情内容。展示人物及其周围广阔的空 问环境、自然景色或群众活动大场面的镜头画面。它相当 干从较远的距离观看景物或人物,视野宽广,能包容广大 的空间,人物较小,背景占主要地位,画面给人以整体感, 细部却不甚清晰。如果画面中出现人物,人物也往往只在 画面上占据较小的面积,甚至只是作为环境中的一个元素。 远景镜头就不仅可以用来交代环境.而且可以用来过渡剧 情、转换情绪与节奏。
类的语言系统有相似之处。 “视听语言”就是研究这种“语言”的规律与技巧的领域。
4
视听语言就是电影的语言( Audio-visual
language)视听语言就是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 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
5
景别 运动镜头 拍摄角度 构图 构图要素 蒙太奇 音乐
景别的功能
从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到特写,五种景别形成了五种摄影机和被
摄体的距离。距离不同,不仅导致画面图形上的区别、影像功能的区 别,也导致观众与画面之间关系的区别。从画面图形上看,则形成了 一个人物和环境的关系此消彼长的序列。远景镜头中环境占有更大的 比重,而人物相对小得多,观众的注意力被引向环境,感情上的参与 程度就很小。这就是为什么远景镜头通常被用于整部影片或一个段落 的开头,使观众有一个渐次介入的过程。反过来特写镜头中环境的因 素被排除出去了,甚至对人物也表现出很强的选择性。它使观众和被 摄体似乎贴得很近,对画面中人物的表情变化有细致的感知,并产生 强烈的印象。而在远景和特写之间,全景、中景和近景则在人物与环 境占有画面的比例中发生变化,使观众的注意力逐渐从人的活动(它关 联着环境)、人的关系(比如对话)向人的内心生活转移。 为此,在判断一个镜头的景别是否选择得恰当时,关键的是把这种景 别的功能与剧情的规定性联系起来考察。也就是说,每一种景别的镜 头都因为其不同的艺术功能,而适应于特定的剧情内容。
2全景:以表现一个成年人的全身
为距离概念。用来展示主体的全貌 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距离 模式营造了客观化的关注效果。
作用:
客观展现被摄体全貌;交待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交待 主体与环境之间关系
中景 中景是指镜头与被摄体之间比全景更近的一种拍摄距离。
在这种景别中,由于距离更近了,人物在画面上不再能摄 人全身,而只能超过半身(一般是在膝部以上)。由于人物 在画面中占有的空间比例继续增大,相应的环境因素也就 被进一步排斥。中景镜头是针对着人物推近的,于是就起 到了把注意力更引向人物的作用。这时,不仅人物的行为 和动作显得更触目和有吸引力,而且剧情的特征也逐渐地 从人物与环境的关系转向人物之间的关系,或者某个人物 自身。大量的中景镜头被用来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 (比如拥抱、对话、搏斗等需要共同参与才能实现的活 动)。
3中景:以表现一个成年人膝盖以上为距离概念。这种
拍摄距离运用最多,是从客观性距离到主观性距离的 过渡地带,一般呈现中性色彩。
作用:利于表现动作、姿态、手势;利于情节交流;是 影视剧中用得最多的镜头。
近景(特写) 近景是指人物胸部以上的镜头。由于距离的继续逼近,
更多的景物以及人物身体的更多部分都被排除在画面 之外了,只剩下胸部以上的部分还保留在画面中。随 着人物在画面上占据的面积进一步增大,环境模糊了, 与此同时,镜头对人物的逼近又使得脸部逐渐占据了 画面的中心,引起更强烈的注意,而且面部的表情也 看得更加清晰了。
6
二、语言的基本结构
语言符号的形式:
字,词(词组),单句,句群,段落,篇章 影视语言符号的形式: 镜头,镜头组,镜头段(段落),作品

7
一、景别的划分原则和标准
①、景别划分所指的对象应该是是被摄主体
②、通常的作法是以画格中截取成年人身体部分的多少为划分的标 准。
一 景别:
电影画面中的主体形象,如人物、
俯拍角度
俯拍角度又称“俯拍”,指摄影机镜头视轴偏向视 平线下方的拍摄方式。摄影机处于俯视被摄对象的位 置,主要用以表现视平线以下的景物。镜头俯拍,相 当于常人站在高处往下看的情景。画面上的人或物的 体积会在垂直方向上被压缩,以至于显得形状奇异(如 头大脚小)。从视觉经验上看,会产生一种压迫感或压 抑感,常常用来表现人物面临危险、遭到威胁、或内 心不安的情况。俯拍可以用来提供一个低位物体的视 野。
景别、角度、运动镜头
电影为什么能被人看得懂? 为什么有的电影又看不懂? 我们怎么制作能让人看得懂的影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