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编导视听语言之画面分析
(2)长焦距镜头
焦距大于25毫米的镜头,又称窄角镜头、 望远镜头、远摄镜头。
这种镜头表现景物的范围小,因此在表 现物体的横向运动时,使人觉得其运动 速度很快
压缩了纵向,夸张了横向
(3)短焦距镜头
焦距小于25毫米的镜头为短焦距镜头, 又称广角镜头
弱化横向,夸张纵向
(4)变焦距镜头
可实现机位不动,景别的连续变化
3、表现一组镜头的重点,起重音和强调 作用
影视构图
影视艺术家运用镜头成像特征与造型手 段,把所要表现的对象以及相关的造型 因素(如光影、线条、色彩等),有组 织地安排在画面之中。
影视构图自身的特点
1、运动性 2、整体性 3、多视点、多景别 4、特技参与构图
影视构图的基本要素
主体 陪体 环境 景别
主体
1、画面内容的中心,也是画面结构的中 心
2、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3、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 4、一个镜头可以始终表现一个主体,也
可以通过场面调度不断变换主体 5、利用一切手段突出主体
陪体
陪体是画面中陪衬主体的景物或人物, 具有突出主体、说明主体、均衡画面、 美化画面和渲染气氛的作用。
加强影视艺术反映生活的逼真性,有助 于加强观众对银屏世界的认同感
(2)刻画人物
色彩可以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突出人 物的性格特征。
人物的心理往往通过服装的色彩来表现
(3)营造艺术氛围
通过色彩营造影片中需要的气氛。
(4)表现创作者的主观意图
创作者通过主观的色彩向观众传达或暗 示人物的命运、创作者的态度、以及主 题思想。
众以视觉上的间歇 3、常用在场与场之间的转换,其作用如
同戏剧幕间分场或音乐乐章段落的更换
(2)化入化出
也称“溶入溶出” 指前一个画面渐渐隐去(化出)的同时后一个
画面渐渐显现(化入)。两者隐显得时间相等, 并且在银屏上呈现一个短时间的重叠,即经过 “溶”的状态实现交替。 作用: 1、比较含蓄、委婉,常用于表现回忆、倒叙、 想象或梦幻 2、在时空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可产生柔和抒 情的效果
中景的艺术功能
1、中景是一种介于全景与近景、特写之 间的过渡景别,具有较强的叙事功能
2、中景是表现人物对话的最佳景别 3、有利于展示人物 手势与形体动作
近景
近景是表现成年人体胸部以上或物体局 部的画面。主要以突出面部神情或质感 为目的
近景的艺术功能
1、展示人物心理活动、面部表情、细微 动作和重要台词的景别
欢乐、优雅、纯洁、细腻的感受 暗调:给人压抑、阴森、恐怖的感觉 中间调:给人安定庄严的感觉
影调的反差:指影视画面的明暗差异。 硬调:给人爽朗、激昂、豪放 软调:富于浪漫色彩和抒情性 中间调:给人平和洁净的感觉
光线在人物造型中的作用
可以突出主要人物隐蔽非主要人物
光线在环境造型中的作用
塑造一定的空间深度,表现某种环境气 氛
2)距离感
如红、黄给人近的感觉 绿、蓝给人远的感觉
3)大小感
一般来说,明度强的颜色有大的感觉, 而明度弱的有小的感觉
黄色的物体看起来最大,其次是绿色、 红色、蓝色。
4)重量感
明度强的颜色给人轻的感觉 明度弱的颜色给人重的感觉
(3)色彩的象征意义
红色:象征热烈、温暖、喜庆、欢乐、 勇敢,使人产生兴奋昂扬之情。
主体动作的匹配 主体动作要保持视觉的顺畅 主体视线的匹配 上下镜头中主体的视线合乎视觉的逻辑
规律
布局的均衡规律
视觉的平衡,画面具有多样又统一的整 体感
对称:给人稳定、安静、庄严、静穆的 审美感受
构图的空白规律
空白也称空间,是指主体、陪体等占据 了一定的视觉平面外,空闲无物的视觉 平面即称为空白
方式 增强动作的连贯性,不打断时间的流程,
具有干净、紧凑、简洁、明快的特点
(5)叠化、叠印
谢谢!
镜头自下向上拍摄,相当于常人的仰视 给人庄严、雄伟的审美感受 美化拍摄对象 大仰镜头可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
俯视镜头
镜头自上向下拍摄,相当于常人的俯视 用于表现大的场景 对被摄对象有贬低的作用
空镜头
只有景物没有人物的镜头,又称景物镜头 空镜头并不空 作用: 1、交代故事的环境背景 2、作为时空转换的手段 3、为作品增加诗情画意,表达深远的意境 4、表现哲理 5、抒发人物的思想情感
和心理状态 2、表明运动中人或物的运动方向、速度、
体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3、增加剧情的现场感
镜头拍摄的角度
1、平视镜头 2、仰视镜头 3、俯视镜头
平视镜头
镜头处于正常的水平线上,相当于常人 的平视。
使画面产生稳定、亲切而平易近人的效 果,常用作客观叙述,而不带任何主观 感情色彩
仰视镜头
镜头的转换技巧
是从一个画面到另一个画面,从一个场 景到另一个场景的有效方法。
它可以改变影视中的时间与空间,推动 情节的发展,并造成对比、象征、比喻、 讽刺等多种艺术效果。
常见的转换技巧
(1)淡入淡出 (2)化入化出 (3)划入划出 (4)切出切入 (5)叠化、叠印
(1)淡入淡出
淡入:画面逐渐显现,最后完全清晰 淡出:画面逐渐隐去,直到完全消失 作用: 1、表示一个段落的开始或结束 2、节奏舒缓,具有抒情意味,并能给观
2、展现宏伟壮观的场面 3、借景抒情,创造意境
全景
指表现成年人的全身或一个场景全貌的 画面,相当于我们在剧场时所看到的舞 台框内的那种景别
全景的艺术功能
1、常用来交代地点 2、表现主体或场面的全貌 3、表现主体与环境的关系 4、表现主体与陪体之间的交流
中景
表现成年人体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画 面
(3)划入划出
用不同形状的线,将前一个画面划去, 代之以后一个画面。
“帘入帘出”、“圈入圈出”也是划入 划出的实际应用时的变形
作用: 1、用于节奏较快,时间较短的场景转换,
尤其使用同时异地平行发生的事件 2、产生活波、明朗的节奏,常用在广告
片、电视片中
(4)切入切出
前一个镜头叫”切出” 后一个镜头叫”切入“ 一般在同一场面的镜头,最常用的转换
2、近景缩短了剧中人物和观众的距离, 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3、可以表现物体的局部特征
特写
表现成年人头部或物体某个局部的画面
特写的艺术功能
1、可以刻画人物细微的表情与动作,可 以传达人物瞬间的心理活动以及微小的 变化
2、可以表现物体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 都具有特定的含义,会造成悬念,启发 观众的联想和思索,把握观众的欣赏心 理
绿色调 按色性分:暖色调调、冷色调和中间色
调
色饱和度是指彩色的深浅程度,即色的 浓淡
亮度是指彩色光的明亮程度
(2)色彩的心理感受
1、温度感 2、距离感 3、大小感 4、轻重感
温度感
如红、橙、黑、黄给人暖的感觉,被称 为暖色,能使人产生活跃、扩散、兴奋 的心理感受。
如青、蓝、紫、白给人冷的感觉,被称 为冷色,能使人产生低沉、收缩、平静 的心理感受。
光线
按光的来源划分:自然光、人造光、混 合光
按光的方向划分:顺光、侧光、逆光、 顶光和脚光
按光的性质:直射光和散射光
光的艺术功能
1、造型作用 2、特殊的戏剧元素
光线的造型作用
1、改变画面内的影调结构 2、塑造人物形象、渲染环境气氛
影调
指画面所表现出的景物的明暗层次 影调的层次:指影视画面的明亮程度。 亮调:光线柔和、画面明亮,给人明快、
间 2、演员的形体和动作 3、摄影机的运动 有利于引导观众的注意,使画面富于动
感和变化 能使观众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
场面调度的方式
1、演员不动,调度摄影机 引导观众的注意力 丰富演员表演的感染力 2、摄影机不动,调度演员 展示出环境和空间感 有利于表现形体的改变,表情、细微的动作。 3、演员和摄影机同时调度 复杂
画留三分白,生气随之发‘
空白的作用
1、突出主体 2、创造意境 3、平衡画面
场面调度
从舞台剧里借来 影视导演根据剧本提供的拍摄基础,通
过对场景设置、演员表演和摄影机运动 的安排调动,拍摄出富有动态和造型效 果的影视影像。 时间和空间是必备元素 一般在长镜头中实现
场面调度的手段
1、场景设置 要为演员和摄影机的运动提供合适的空
可引起观众的心理变化 4、代表人的眼睛,观看周围
(4)移镜头
摄像机的位置改变,边移边拍摄 作用: 1、像展开的画卷,产生独特的审美感受 2、表现主体的运动和主体的感受 3、上下垂直移动的镜头称为一种气势,
给观众以临空之感
(5)跟镜头
摄像机镜头紧随运动着的人或物进行拍 摄
作用: 1、详尽地表现人物运动中的动作、表情
影视编导视听语言之画面分析
景别
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出来的范 围
景别的分类
一种是以成年人的身体作为测定标准 表现成年人的全身为全景 膝盖以上为中景 胸以上为近景 肩部以上的头像为特写
远景
各类景别中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 别
远景的艺术功能
1、远景常用在影视片开篇与结尾的画面 上,用来表现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环 境特点和气势。
绿色:象征生命、青春、和平、希望, 给人宁静的感觉
黄色:象征富贵、权势、至高无上 蓝色:给人一种平和之感 白色:给人高雅、纯洁、明快之感 黑色给人以神秘、忧郁、昏暗、恐怖之
感
色彩的艺术功能
(1)还原功能 )2)刻画人物 (3)营造艺术氛围 (4)表现创作者的主观意图
(1)还原功能
画面效果表现为逐渐远离被摄主体 其作用为: 1、展现人物所处的环境,揭示拍摄对象
与其他人物、环境的关系 2、通过展现景象带给观众丰富的情感和
无穷的想象
(3)摇镜头
摄像机的位置不动,改变镜头的拍摄角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