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橡胶树的栽培技术及病虫防治

橡胶树的栽培技术及病虫防治

橡胶树的栽培技术及病虫防治胶园开垦1、种植形式和密度橡胶树橡胶树(5张)(1)种植形式采用宽行密株的植胶形式,行距6-8m,株距2.8-3m。

(2)种植密度亩植32-37株。

种植品系主栽品种PR107、RRIM600占总植胶面积90%以上,另配置种植热研7-33-97、热研126等部分主推优良品种。

开垦按照规划的种植形式,根据丘陵地开垦的技术要求,采用水准仪按等高定标法进行定标,开垦出环山等高的环山行面:平缓地用十字线定标法定标。

1、修筑环山行规格按照规划定标的线路,开垦行面宽1.8-2.5m,行面内倾12-15。

的等高环山行,挖表土回穴并平整环山行面。

2、开垦方式采用挖掘机开垦作业方式进行开垦。

3、环山行间的坡面种植覆盖作物,以提高栏水、渗水的效果。

道路及防护林建设按照山、水、林、路综合规划的原则,开垦前规划好林段道路及防护林,确保林段道路通达率90%以上,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率。

苗木定植定植时间芽接桩3-6月份定植,最好在春季定植;袋装苗3-8月份定植:高截杆芽接苗3月底前种植定檀技术1、种植位置及深度要求在环山行中间(以机械开垦通沟为主),按照规划的株距进行种植。

种植时,苗木应置于植穴中央,植株要与地面垂直;定植深度,芽接桩的以芽接位下方离地2-3cm为宜,袋装苗维持原位置,高截杆芽接苗适当深种将接合点埋入地下。

2、茅眼方向芽接桩、袋装苗在定植时芽眼或枝条统一向环山行内壁。

3、多次回土,分层压实定植裸根苗,一般分3-4次回土压实。

要保持主根垂直,侧根舒展;定植袋装苗,先用刀切破袋底,将袋放置穴中,从下往上把塑料袋拉至一半高度,在土柱四周回土,并把土均匀踩实,然后再将余下的塑料袋拉出,并继续回土压实。

4、盖草、淋水种植苗木前先清好植穴淋足水,再种植苗木并回好土,并平整成锅底形,回好土后再淋水,以确保定根水淋透,然后在面上盖一层松土,最后在植株周围进行根圈盖草。

定植后如果天气干旱,要求3-5天淋水一次(如用竹框定植的可根据干旱情况来决定),淋水量以胶苗根部20cm半径范围内至根底部土壤湿润为准。

5、抗旱定植定植完并淋定根水后,用编好(下大上小两头通)的竹框罩住,苗木位于中间,再在竹框外围培土,形成一个土包。

如没有竹框的,用带叶树枝对芽接桩进行遮阴。

抚管措施修枝抹芽1、作业时间3-12月。

2、作业安排及要求①当年定植的苗木要求定植后及时进行抹芽作业。

用芽接桩定植的要及时抹掉全部的砧木芽、分枝芽和多抽的接穗芽:用袋装苗定植的要及时抹掉分枝芽。

对多抽的接穗芽和顶芽断掉或枯死的植株,要坚持“留强去弱”的原则进行抹芽,只留一个壮芽。

高截杆苗保留全部顶芽,以利增加植株同化面积,促进苗木生长,以后任其自然疏枝。

高截杆苗如果回枯成中截杆或低截杆苗时,宜留一个壮芽重新培养树干,其余的芽要及时修除,以利于培养笔直的树干。

②二至三年生苗木要及时进行封顶和修枝,要求主杆2.5米以下抽生的侧芽侧枝,必须在没有木栓化之前全部抹掉;苗木生长高度达3米左右,在主杆2.8-3米处,于密节芽处进行摘顶。

摘项必须在春夏季节进行,于苗木顶逢叶片老化和摘顶处木杆已开始木栓化时进行。

摘顶后要及时对抽生的分枝进行修枝,在主杆2.5米以上留1-2逢分枝,每逢分枝按不同方向留3-5条分枝。

补换檀1、作业时间:3-8月。

2、作业安排及要求当年定植和三年内胶园要及时对林段内需要补换植的缺株和弱株进行清点上报,二至三年苗林段先按长60cm、宽60cm、深50cm的规格清好植穴,后调拔同龄同品系的袋装苗或高杆苗木进行补换植,以确保林段的保苗率和均匀度。

行面除草及盖草1、作业时间:3-11月。

2、作业安排及要求当年定植林段定植后及时对植胶行面进行除草和盖草,采取人工进行除草作业(不准采用药剂进行除草防治药害),把行面上的杂草清除干净,并在行面进行全面盖草。

每次作业先全面铲草、浅松土,然后加盖草料(盖草时胶头20cm范围内空出)。

同时,每隔15-20株设置一处防火带(留一截长100cm行面不盖草)。

当年定植林段行面除草及盖草要求每年进行三次作业,以确保行面不萌生杂草。

第二年以后林段行面采用药剂除草进行管理。

如已深翻的林段,与行面管理同步进行肥穴压青加盖草。

林带控萌及疏通1、作业时间3-12月。

2、作业安排及要求要求在每年的6月前和12月前分两次进行控萌作业,并对林段内的旱沟及周边进行疏通。

控萌作业要求乔木作物砍低至20cm以下,杂草及滕本作物要从根部割断,林段周边7m以内进行砍芭疏通,以确保林段良好的通风环境。

覆盖作物的种植及管理1、种植种类瓜畦葛藤和豆科作物。

2、种植方法等高穴垦进行整地,处理种子后穴播。

3、种植时间5月份雨季来临时种植。

4、植后管理及时清除杂草和芟割。

胶园施肥1、施肥时间化肥:3-9月根据胶树的抽叶情况安排施肥,年施2-3次;有机肥:8月至次年的3月结合冬春管理进行施放;水肥:三年内苗每抽生一至二蓬叶施一次,每年施3至4次。

2、施肥部位根据橡胶树树长式情况:1年幼苗施于20-60cm根圈内,2-3年苗施于60-100cm根圈内,4年以上苗施于肥穴内(没有肥穴的施于100-200cm根圈内)。

3、施肥方法①化肥:在离树干40cm处开长50cm、深20cm的浅沟进行撒施,然后回土盖好;②有机肥:已经深翻种植4年以上树龄的开始在肥沟内靠胶树内壁一边均匀施放,然后压青盖好覆盖物;③水肥:利用养猪场沼汽池、化粪池沤制好的水肥或氮肥与水按1:20对成的水肥,在胶头根圈20-60cm范围内浅松土后按每株10公斤进行浇灌,然后加盖草料。

深翻改土工程1、作业时间每年的8月至翌年的3月份进行。

2、作业安排及要求①4年以上林段全面进行深翻改土挖肥穴,并搞好“三保一护”工程,肥穴按长120cm×宽50cm×深40cm规格作业,二株一穴,一用多年。

同时进行扩行,使行面达2.5米宽以上(地势陡的地方可适当降低),反倾斜达12-15℃。

②挖好肥穴的林段要及时先压足青料,后在肥穴内施足有机肥,再进行盖草。

坚决杜绝“洞底见天”的现象出现,要求每穴每年分别压青料20公斤,施有机肥20公斤,盖草20公斤。

病虫防治白粉病1、症状:橡胶树向粉病侵害橡胶树的嫩叶、嫩芽及花序,不危害老叶。

感病初期,嫩叶出现辐射状透明菌斑,之后病斑上出现白粉;病斑初期多数为圆形,后期为不规则形。

病害严重时,病叶布满白粉,叶片皱缩畸形,最后脱落。

花序感病后也出现白色不规则形病斑,严重时花蕾大量脱落、凋萎。

2、防治方法:①加强栽培管理和选育抗病品种,增施肥料,促进橡胶树生长,提高抗病和避病能力,可减轻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②减少越冬菌源:在橡胶抽芽前,摘除冬梢,每株保留2-3条粗壮嫩梢,并用硫磺粉喷撒或25%丙环唑(敌力脱)2000~3000倍液或18.7%丙环·嘧菌酯(扬彩)2000倍液喷雾防治,混加氨基酸叶面肥效果更佳。

炭疽病症状:古铜色嫩叶感病后,呈现不规则形,暗绿色像开水烫过一样的水渍状病斑,即所谓急性型病斑,病斑大而凹陷。

淡绿色嫩叶感病后呈现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暗绿色或褐色病斑,病斑边缘凹凸不平,叶片皱缩畸形;随着叶片老化,病斑边缘变褐,中央呈灰褐色,并会穿孔。

接近老化的叶片感病后,病斑凸起成小圆锥体。

嫩梢、叶柄、叶脉感病后,出现黑色下陷小点或黑色条斑。

芽接苗感病后,嫩茎一旦被病斑环绕,顶芽便会发生回枯。

绿果感病后,病斑暗绿色,水渍状腐烂。

防治方法:1、农业措施:①对历年重病林段和易感病品系,可在橡胶树越冬落叶后到抽芽初期,施用速效肥,促进橡胶树抽叶迅速而整齐;②在病害流行末期,对病树施用速效肥,促进病树迅速恢复生长;③选用抗病的高产品系。

2、化学防治:①28%复方多菌灵胶悬剂,每亩次用量为42ml,兑水5kg;②20%灭菌灵胶乳剂,每亩次30ml,兑水5kg;③10%百菌清油剂,每亩次10ml,或3%多菌灵烟剂,每亩次12g;④用80%代森锰锌兑水1000倍喷雾。

割面条溃疡病症状:病害初发生时,在新割面上出现一至数十条竖立的黑线,呈栅栏状,病痕深达皮层内部以至木质部。

黑线可汇成条状病斑,病部表层坏死,针刺无胶乳流出,低温阴雨天气,新老割面上出现水渍状斑块,伴有流胶或渗出铁锈色的液体。

雨天或高湿条件下,病部长出白色霉层,老割面或原生皮上出现皮层隆起,爆裂、溢胶,刮去粗皮,可见黑褐色病斑,边缘水渍状,皮层与木质部之间夹有凝胶块,除去凝胶后木质部呈黑褐色,块斑可分三种类型:①急性扩展型块斑;②慢性扩展型块斑;③稳定型块斑。

防治方法:1、农业措施:①加强林段抚育管理;②贯彻冬季安全割胶措施;③提高胶工割胶技术,保护好高产树。

2、化学防治:防治此病较好的农药有瑞毒霉、敌菌丹和敌克松。

割胶季节割面出现条溃疡黑纹病痕时,及时涂施有效成分1%瑞毒霉2次,能控制病纹扩展。

橡胶根病症状:一般表现为树冠稀疏,枯枝多,顶芽抽不出或抽芽不均匀,树干干缩。

其根部症状分为7 种类型:①红根病:橡胶树病根的表皮具有红色或枣红色菌膜;②褐根病:病根表面呈铁锈色,具有疏松绒毛状菌丝和薄而脆的黑褐色菌膜;③紫根病:病根表面密集深紫色菌索覆盖;④黑纹根病:病根表面无菌丝菌膜,树头或暴露的病根常有灰色或黑色炭质子实体;⑤臭根病:病根表面无菌丝菌膜,有时出现粉红色孢梗束;⑥黑根病:病根水洗后可见网状菌索,其前端白色,中段红色,后段黑色;⑦白根病:病根表面根状菌索分枝,形成网状,先端白色,扁平。

防治方法:1、预防:①彻底清除杂树桩;②防止病苗上山;③加强抚育管理;④定期检查。

橡胶树定植后,每年至少调查一次,宜在新叶开始老化到冬季落叶前这段时间进行;⑤病树的处理。

简单概括为“六个字”,即挖、追、砍、刮、晒、管。

2、化学防治:用十三吗啉与在软沥青混用,作为橡胶树根颈保护剂,效果较好,十二吗啉的保护效果次之。

褐皮病症状:割胶时,割线不排胶,割线干涸变褐色。

变成褐色的部分,集中乳管列周围。

当刮削割线以下的病皮时,也可看到变褐现象,随着乳管方向沿树干向下发展,有时可看出变褐现象只局限于分布在连续的乳管群的近似同心的薄层中。

该病可分为三个类型:内褐型、外褐型、稳定型。

防治方法:1、农业措施:①建立无病苗圃;②禁止使用有丛枝病的实生苗作砧木;③定期严格检查。

2、化学防治:保01农药治褐皮病效果较好。

橡胶小蠹虫症状:该生物是在橡胶树遭受风、雷、寒、病等灾害造成树皮溃烂、干枯后发生为害的。

被害部位显现针锥状蛀孔和黄褐色木质粉末,严重时,茎干遍布蛀孔和粉柱、粉末,以至胶树枯死。

(1)在初期,蛀孔和粉柱多见于胶树割面及其上下约50cm 的范围内,而后蛀孔和粉柱逐渐扩展到整个茎干表面,橡胶树枯死,但叶子不脱落;(2)树龄大的胶树,钻蛀致死的比例也较大;(3)高产树位为害较严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