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谐音
2.关于谐音有趣的图片
瞧瞧这些小朋友!
(1)谐协音律。
逢吉旦兼暮,谐音埙且箎。——宋宋庠《送上元勾簿吴昌卿》诗
(2)谐和的声音。
Hale Waihona Puke 彰彩谐音,率由世巧。——刘师培《<骈文读本>序》
而竞发的喧嚣,抑扬的不齐,远近的杂沓,和乐器的嘈嘈切切,合成
另一意味的谐音。——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古代谐音对联 上联: 灯笼笼灯,纸(枳)壳原来只防风。 下联; 鼓 架架鼓,陈皮不能敲半下(夏)。 上联: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句)。 下 联;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题(蹄)。 上联: 狗啃河上(和尚)骨。 下联; 水流东坡诗 (尸)。 上联: 孔子生于舟(周)未。 下联; 光舞(武)起自 汉中。 上联: 莲(连)子心中苦。 下联; 梨(离)儿腹内酸。 上联: 两舟竞渡,橹速(鲁肃)不如帆快(攀哙)。 下联; 百管争鸣,笛清(狄青)难比萧和(萧何)。 上联: 身居宝塔,眼望孔明(诸葛亮),怨江围(姜 维)实难旅步(吕布)。 下联; 鸟处笼中,心思槽巢 (曹操),恨关羽不得张飞。 上联: 师姑田上担禾上(和尚)。 下联; 美女堂前抱 绣裁(秀才)。
(3)字词的声韵相同或相近。
人家也觉得‘八顺’大概是小名,而‘不忍’则是谐音。——茅盾
《手的故事》二
LakeWaban,谐音会意,我便唤她做‘慰冰’。——冰心《寄小读者》
七
桔子、红枣之类的食物是用它的谐音来求个吉利的。——秦牧《长街
灯语·北京春节》
(4)声学名词。发音体的振动一般都是复合振动。如除频率为f的振动外,
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中华文化最直接的载体。仓颉造字,字字有其意,词词有其 义,因此规范汉字使用的意义非比寻常。因此海南颁布的禁令,无疑是给那些乱用谐音的异类广告下了 “封杀令”。以立法的形式来规范汉字的使用,可以说是维护本土文化不失真的积极举措。 2、近年来国内一些商家为追求广告效应,吸引“眼球”,玩起了文字游戏,给一些成语改头换面,如 某服饰的广告语“衣衣不舍”某美容丰乳产品的广告语“挺挺玉立”以及其他一些商家发布的“一戴添 娇”、“大智若娱”、“默默无蚊”、“首屈一纸”、“酒负胜名”、“有痔无恐”、“咳不容缓”等。 这些所谓的广告创意,表面上看仅仅是改变了成语的本意,实质上却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亵渎。 谐音成 语
同时还有频率为f整数倍如2f,3f等的振动。则每一个这种振动产生一个音,
称“谐”音。[1]
4.谐音的歇 后语和对联
阿二当郎中——没人敢请 阿二满街串——吊儿郎当 阿哥吃面——瞎抓 阿公吃黄连——苦也(爷) 阿拉伯数字8字分家——零比零 阿婆留胡子——反常 阿庆嫂倒茶——滴水不漏;点滴不漏 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软不吃硬 挨打的狗去咬鸡——拿别人出气 挨打的乌龟——缩脖子啦 挨刀的鸭子——乱窜 挨了巴掌赔不是——奴颜媚骨 挨了棒的狗——气急败坏 挨了打的鸭子——乱窜 挨了刀的肥猪——不怕开水烫 挨了刀的皮球——瘪了 挨了霜的狗尾巴草——蔫(nian〕了 挨着火炉吃海椒(辣椒〕——里外发烧 矮梯子上高房——搭不上言(檐) 矮子穿高跟鞋——高也有限 矮子打狼——光喊不上 矮子放风筝——节节高;节节上升 矮子放屁——低声下气
“一鸣惊人”小组
音与同音的笑话:一个乡里开会,由于谐音,村 长说:“兔子们,虾米们,不要浆瓜,咸菜太贵 了。”(同志们,乡民们,不要讲话,现在开会 了。)主持人说:“咸菜请香肠浆瓜。”(现在 请乡长讲话。)乡长说:“兔子们,虾米们,今 天的饭狗吃了,大家都是大王八。”(同志们, 乡民们,今天的饭够吃了、大家都使大碗吧)
3、对于广告业来说,第一个用谐音篡改成语的或许是创意,如果经年累月大量地“复制”创意,那么 被津津乐道的创意也没啥技术含量了。广告业要持续良好地发展,真的不该继续把篡改成语当创意,而 应自觉承担起保护传统文化的义务。相信纵使不用谐音篡改成语,广告业人士断然不会黔驴技穷,反而 会加倍努力发挥智慧,为社会奉献更优秀、更能历经时代考验的广告。 4、不反对企业进行创意十足的广告设计,但必须要有遵守广告设计的法律法规意识,使广告在吸引读 者的同时也合情合法。其实好的广告创意,并不就只有篡改既定成语一条路,谐音是对语言的丰富。 5、许多谐音广告既有独创性又符合产品的形象特征,对祖国语言也是一种丰富。广告语作为一种语言 艺术,是允许创新的。汉字最大的特点就是象形、会意,一个字往那儿一放,就会引起许多形、意联想, 这是字母文字所不具备的,而且旧词新用、旧语翻新、语意延伸或改变原意,在汉语中既是允许的,又 是常用的一种手法。